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面先期病害是影响公路使用性能,危及公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经济的路面检测方法对于及时发现路面先期病害至关重要.地质雷达路面检测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损检测技术.首先阐述了地质雷达技术原理,进而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在路面检测中的运用,并对地质雷达检测与落锤式弯沉仪检测、钻芯检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法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路面病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桥梁混凝土结构中内部缺陷和病害是危害桥梁安全的重大隐患,常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这些缺陷和病害。三维雷达检测技术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桥梁混凝土内部结构信息,并且一次探测5条测线,探测深度和探测范围较常规雷达检测深度和精度有大幅提高,可对检测结果生成三维模型显示和切片查看,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由素混凝土、单层钢筋网及双层钢筋网3个区段组成的隧道衬砌试验模型,模型中布设了常见病害(空洞、空洞积水和混凝土析水)。模型自然养护28天,运用地质雷达对衬砌模型进行检测。对比隧道衬砌模型的地质雷达剖面图与实际的衬砌布设情况,可得结论:地质雷达检测对钢筋的存在反应敏感;双层钢筋网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病害复杂(叠加)处检测图像辨识准确度较差;钢筋网的存在对其上下方病害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空洞积水的反射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地质雷达(配800 MHz天线)的检测精度约在50 mm范围内,不能完成小尺寸空洞的检测。这为隧道衬砌常见病害的检测识别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并对隧道衬砌中双层钢筋网内病害和小尺度病害的检测做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经济速度的加快,隧道工程也逐步增多,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约束,使得隧道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各种病害。为有效预测和检测隧道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隧道工程建设单位也开始加大了对隧道病害的检测工作,开始应用各种检测技术来实施该项工作。纵观当前隧道病害检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为地质雷达。为加深对技术的认识,更为熟练地掌握与操作地质雷达技术,就该技术在隧道病害检测中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省道222线塔城~裕民公路"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特征,总结了该段公路的各种工程地质病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并对不同工程地质病害提出了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地质雷达在公路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的原理,通过对公路病害实例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地质雷达的检测方法,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梳理了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 从表观状态、内部状态、几何形态、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和数据信息化5个方面, 分析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 探讨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表观状态检测主要有相机摄像和激光扫描技术, 相机摄像系统适用于车载平台, 检测速度达80 km·h-1, 激光扫描系统结构精巧, 检测速度约为5 km·h-1;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是表观病害识别的2种技术, 拓展设计病害特征、提高识别效率、降低非病害因素干扰是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 计算机视觉推广关键在于构建行业级病害样本库; 地质雷达是开展内部状态检测的关键技术, 地耦型雷达速度约为10 km·h-1, 空耦型雷达速度达80 km·h-1, 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关键在于优化天线结构、信号增强、抑制电气化设施和机械系统振动干扰, 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超声层析成像、激光缺陷检测法等检测技术在探测范围、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可构成多技术综合运用策略; 几何形态检测主要有激光扫描、激光摄像、惯性测量技术, 激光扫描测量精度高, 速度约为10 km·h-1, 激光摄像速度达60 km·h-1, 提高激光摄像测量精度关键在于系统标定与振动补偿, 可基于惯性测量深化研究开展仰拱上拱变形检测; 发展和推广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检测数据信息化是与隧道规模相适应、状态精准管理相匹配的保障措施; 检测技术体系建议由“车载式快速综合检测+原位与地面移动精确检测+数据信息化平台”3部分组成, 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空耦型雷达快速检测、复合变形快速精确测量、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病害智能识别及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桥头搭板脱空,是现在高速公路上比较常见的病害,利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可以对该种隐蔽性病害实现无损、高效、准确的检测。运用雷达检测技术通过大量的搭板脱空检测,总结出桥头搭板脱空出现的常见部位,及影响搭板脱空病害产生的三大因素:桥头与路基刚柔性过度问题、路面防水层、台背回填压实度。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隧道施工条件以及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之下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高效的获取到隧道信息。将阐述重点放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体阐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检测当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实际的检测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依托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三维探地雷达和落锤式弯沉仪检测旧路面内部损坏、弯沉、结构层模量,评价旧路面状况和制定病害处治方案;采用红外成像仪、无核密度仪和三维探地雷达检测加铺层的施工温度、空隙率和厚度均匀性.旧路面病害具有隐蔽性和发展特性,三维探地雷达可识别路面内部已形成的病害特征,落锤弯沉仪可识别内部发展中的损伤特征.无损检测技术有利于公路改扩建旧路面病害处治和沥青加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桥梁病害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采集过程复杂、可视化效果不佳及缺乏时间关联要素的问题,结合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实现了某钢桁梁桥裂纹病害的可视化,基于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研发了一种裂纹病害信息快速批量更新的方法,且将更新代码模块化;通过引入病害时间参数,创建了4D裂纹病害信息模型,实现了裂纹病害信息与三维图形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关联,呈现了裂纹的扩展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桥梁病害管理系统中引入BIM技术可以提升病害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裂纹病害信息的可视化,通过4D裂纹病害信息模型的创建可以直观地对裂纹病害的发展历程加以呈现,帮助桥梁运维管理人员科学地预测裂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桥梁病害检测技术,运用程序语言基于数字图像处理,设计出一套桥梁病害检测程序,对已知桥梁病害信息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并标识病害部位,快速准确简洁的得到病害信息数据,从而为桥梁病害检测工作提供了便捷的、精确的、快速的处理手段。该程序系统由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图像采集子系统两部分组成,两系统相互结合使得病害信息在检测处理中能达到相当好的效果。桥梁结构病害可以通过此方法快速准确的标识出病害的精确位置。裂缝病害在这项技术应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可为日后桥梁检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得桥梁检测工作更加快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寒区公路隧道在长期服役中产生的病害问题,采用地质雷达等方法进行检测,并通过整理、分析检测结果,评定隧道病害总体技术状况,详述隧道衬砌劣化、拱顶衬砌厚度不足、衬砌开裂及渗漏水等明显病害的检测与综合整治技术。提出两种病害综合整治方案,并比较方案的优缺点,重点论证三次衬砌方案的可行性,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寒区公路隧道病害综合整治技术。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公路隧道病害的检测、评价与综合整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不仅能准确地检测高速公路面层厚度,帮助工程单位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可以探测路基填土不密实、填土脱空、基层与路基土之间脱空、原状地基土下洞穴等病害隐患,为病害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存在的病害,详细介绍路面破损图像识别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探测技术、GIS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维一体化"公路病害无损检测的概念、这对提高高速公路检测效率、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桥梁搭板出现脱空病害后难以检测的问题,通过搭板实体模型试验,利用地质雷达进行检测,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信号处理分析,降低噪声,提高信噪比,为该病害处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目前常规唧浆病害处治方式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对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唧浆病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地质雷达进行无损检测,设计处治方案,明确高聚物注浆施工工艺,并成功在醴潭高速上应用;从路面外观评判、雷达检测、钻芯检测等3个方面对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高聚物注浆技术可较好地处治沥青路面唧浆病害,具有...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公路隧道中常见的撞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无损健康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加以概述;对常见的7种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的成因与相应的防治技术作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恺 《交通标准化》2014,(16):47-50
道路检测技术是关系着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地质雷达检测系统因具有众多优点,而在现阶段的道路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一级公路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意义、工作原理、所用仪器及数据分析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推广该技术在道路质量控制及其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王家崖处的地理环境与地质病害的分析 .认识到高台地边缘地带对公路工程产生的地质病害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