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充满生机的国际油轮运输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忠 《航海》2004,(1):5-8
目前全球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印尼、西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湾、俄罗斯巨海、北海等地。据香港船东协会“2003年后的国际海运市场”的预测报告,全球海运市场的国示油轮需求量前景看好。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自需求量为每年增长1200万桶,2001—2002年  相似文献   

2.
国际干散货海运量预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国际干散货海运需求量的预测十分困难,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对其作出准确预测,本文提出国际干散货海运量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由于综合利用各种预测方法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船艇》1989,(2)
西欧造船联盟(AWES)最近发表了2000年世界船舶需求量预测,预测提到世界经济和海运贸易在预测期间将继续增长。对於闲置和过剩的船舶开始逐渐启用,船队需要扩大。与此同时,这些年来船队的船龄在老化,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将加速旧船的报废  相似文献   

4.
吕波  杨志军  许淼 《中国造船》2012,(2):192-197
世界海运周转量是衡量未来航运市场运力需求的直接体现,在确定航运市场和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针对世界海运周转量受到众多复杂因素影响的现实,基于传统的单个预测方法,分别采用时间序列、灰色系统、神经网络方法对世界海运周转量进行预测,然后再对单个预测方法进行加权组合,建立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海运周转量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赵爱莉 《世界海运》2001,24(2):14-15
全球经济与世界海运密切相关,相互依存。2000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海运也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挪威普拉图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海运咨询机构,每年发布报告,对上一年的世界海运做出分析,对下一年的世界海运及全球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咨询公司对2000年的世界海运作了分析,对今后几年的海运形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以高效、清洁、价廉为人们所青睐,世界各国对液化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信息部门预测,从1997年到2010年,世界清洁能源天然气的用量将增长一倍以上,为了满足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只有大幅度提高KNG船船队运力。正因为LNG的开发和LNG海运需求量日益扩大,从而推动了LNG运输船舶的建造  相似文献   

7.
海运空箱调运模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港工技术》2007,(4):11-13
介绍应用模糊规划的方法研究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模型以空箱调运和租借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空箱供给能力、空箱需求量和空箱运输容量限制等条件,并考虑到空箱需求量是模糊数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1997年的世界海运情况要好于1996年,这一年得到了1973年以来的最大数量的订单,由于世界的经济的整体关联性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全球经济和海运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过去一年的世界海运趋势做了分析,对今后几年的海运形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船艇》1994,(5)
据联合国贸发会最近公布的海运报告预测,今后10年中世界海运贸易将稳定增长。预计从1993年到2003年,国际海运贸易将以年均递增3.1%的速度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日本邮船调查部发表了从世界海上货运量等宏观分析、预测不定期船、油轮市场的2003年版《海运市场的回顾与展望图解》。在干散货船部门,2003~2005年间的船舶供给量各年比上年增长2%~2.5%,由于船舶需求量随着货流增加,各年增长3%左右,因而供求将很紧张,总体上市场走好。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for the fluctuation of the container freight rate due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emand for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and the container fleet capacity. The demand is derived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s assumed to be exogenous, while the fleet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new orders made two years before, proportional to the industrial profit. Assuming the market clears each year, the shipping freight rate will change with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shifts in the demand and fleet capacity.

This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the world container shipping market statistics from 1980 to 2008, applying the three-stage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have hig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overall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odel is above 90%. The short-term in-sampl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can largely replicate the container shipping market fluctuation in terms of the fleet size dynamics and the freight rate fluctuation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market trend reveals that the container freight rate should continue to decrease in the coming three years if the demand for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grows at less than 8%.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forecasting both the number of ship visit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Knowledge of future shipping trends for any port is no doubt important, as the future number of ship visit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sical facilities of a port. In addition, more reliance on tonnages as a revenue source has made this knowledge more valuable. The proposed model identifies such major economic determinants as the expected trade throughput, world shipping trends, standards of facilities and future plans of shipping companies/agents. The model examines three possible scenarios for the Port of Melbourne and produces a range of shipping forecasts based on certain assumptions. From the model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world trends in shipping did not have any immediate impact on the shipping trends at the Port of Melbourne;

Future shipping services at the Port of Melbourne in the next 11 years are most likely to be determined by trade demand rather than b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overseas;

there has been no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the Port of Melbourne has been excluded from the schedule of general cargo ships due to the Port's physical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3.
我国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垄断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场集中度指数、市场力量和垄断行为3个方面考察我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垄断程度,显然高于将全球作为“一个”市场的程度。从市场集中度指数可以认为我国班轮运输市场已经达到中型寡头垄断程度。我国远洋班轮航线的勒纳指数高于0.6,甚至接近于1,说明班轮公司市场力量之强大。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为班轮运输市场的买方预设运价谈判和利益诉求机制,则使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国外贸企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贸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陷入低迷,BDI指数持续低谷盘整。研究了国际干散货运输需求情况和运力增长规模,剖析了国际干散货运价走势,并针对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状况,提出了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孟宪海  祁斌  秦琦  明慧 《船舶》2007,(1):1-8
总结了近一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对2006年的船舶行业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世界船舶行业在2006年出现一个显著特征,即在航运市场回落的情况下船舶建造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船舶交易出现价高量大的场面.究其原因,船厂任务已饱满、受新规范影响,成本进一步提高以及对后市航运市场看好等原因起到主要作用.鉴于目前订单情况及航运市场现状,预测未来船价还将保持高位运行,航运市场运力将得到进一步快速扩增,甚至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不过崩盘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6.
刘方琦  汪颖异  杜亮  魏梅 《船舶》2021,32(1):1-16
回顾了2020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并对2021年船舶市场进行展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球经济整体呈现负增长,导致航运各细分市场情况迥异,除集运市场年底火热外,其他市场均处于低迷状态。新船交付量整体大幅回落,与去年同比减少约31%,市场出现大面积撤单现象,仅海工市场基本面向好。新船建造市场受疫情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跌约11%,散货船是今年交付量中唯一呈现增长的船型。2021年预计世界经济同比大幅反弹,航运市场需求将强于供给,市场形势总体将优于2020年;同时,考虑到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效应短期持续,预计世界船舶市场将逐步趋于理性,主要船型的新船订单量将朝着长期均衡方向逐步恢复增长,并且绿色和智能依旧是未来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0月份以来,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表现十分强劲,但从2005年的BDI指数走势来看,这种高景气度已有明显的见顶迹象,对于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能否持续高涨的行情,说法众多不一。首先对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进行回顾,并针对与干散货航运市场关系密切的世界经济以及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2006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发展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对2014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5年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总体属于不均衡复苏;航运市场总体表现低于预期,油运市场相对较好,商船队保有量增速持续放缓;新造船市场订单量过亿吨,液货船订单增多,新造船价格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走势。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呈现不均衡复苏态势,2014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航运市场方面,预计集装箱运输市场和油运市场贸易运输需求增速超过运力增速,干散货运输市场继续供大于求;预测2015年油船订单将继续复苏,集装箱船和散货船市场维持2014年的景气度,海工市场看淡。  相似文献   

19.
顾家骏 《世界海运》2002,25(1):7-10
总结了近年世界石油海运市场的需求、供给、发到船量与运价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油运船队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先进船体建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沁溢 《造船技术》2007,(5):9-12,15
在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航运业需求旺盛以及各造船强国自行研发新技术的推动下,船体建造技术实现了飞跃。对国外先进船体建造技术现状进行了跟踪以及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