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沥青砼搅拌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烟气量大,含尘浓度高,温度较高,含湿量大而且烟气温度波动大,尘粒细小.因此对其烟气的除尘净化十分困难.同类型的日本设备使用的是专为该设备制做的袋式除尘器.这种袋式除尘器净化效果极好,排放浓度一般在50mg/Nm~3以下,但这种专用除尘器一次性投资甚高,国内大多数用户难以接受.使用 XGG 多管旋风除尘器串联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作为该机的除尘系统,实际结果表明这一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和运行状况都十分理想.1 除尘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沥青砼搅拌机排放烟气:原始含尘浓度50~60g/Nm~3最高可达80g/Nm~3,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配置现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低、达不到环保要求,而配置布袋式除尘器又投资和使用费高、经济性差的问题,在应用“矩形悬挂降液管导流板塔板”专利技术的摹础上.研制开发了塔板式大通量高效除尘系统。该系统经环保部门检测和公路系统用户使用,不但除尘效果好、粉尘排放达到国标要求,而且设备结构简单、不易堵塞、投资与运行成本均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导流板位置对蜗壳除尘器内流场和粉尘粒径的影响,以指导回收粉在沥青搅拌设备中的实际使用,在导流板3种不同位置工况下,对蜗壳除尘器内部气相和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数值模拟基于FLUENT软件,其中气相流场模拟选用雷诺应力模型,气固两相流场模拟选择相间耦合的随机轨道模型模拟粉尘的运动轨迹,分别追踪了16 400个粒径在50~1 000 μm的粉尘,计算了除尘效率。在沥青搅拌设备工地分别采集了导流板3种位置工况下的回收粉,结合筛分和电镜扫描试验,分析粉尘粒径分布,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吻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导流板处于O位时,除尘器内部气流的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和静压分布轴对称性较W位和M位好,可有效抑制非对称性扰流及夹带涡流,并削弱涡核摆动现象;导流板处于不同位置时,通过与粉尘颗粒的碰撞反弹来改变粉尘的运动轨迹,进而影响除尘器对不同粒径粉尘的除尘效率,且当导流板处于O位时更有利于对粒径大于100 μm的粉尘的回收。导流板处于O位时,试验测量的粉尘平均粒径为117.6 μm,筛底平均粒径为49.9 μm,均大于W位和M位的粒径,且与数值模拟的结论相吻合。沥青搅拌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导流板O位布置,并根据回收粉粒径的需要进行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4.
尽管有许多类型的生产场地清扫机,但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垃圾和灰尘往往扫向一侧,然后用人工装上运输装置。生产场地用清扫机所提供的装置将垃圾清理并收集在一个专门的圆桶内.技术参数:生产率(m~2/h) 6000所需功率(kW) 10.4转弯半径(m) 4.7外形尺寸(m) 1.9×22×2.1质量(kg) 755清扫装置悬挂在施拉机 MTЗ-80上(见附图).在框架(16)上安装2组由旋风除尘器(11)和通风机(4)组成的除尘设备πA-218.垃圾收集桶(10)与旋风除尘器  相似文献   

5.
1996年,为承建新疆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工程任务,我公司引进了一台日本日工株式会社生产的UBD-16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楼。该拌和楼在安装调试后一次性投料成功,为本合同段提供了大量优质拌和料,确保了该段路面面层的摊铺质量。日工UBD-16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楼为积木模块式单元,拌和缸、计量仓、振动筛、除尘箱及控制室级配等均为独立的功能单元,可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设计产量为120t/h,实际使用中可达到125~130t/h,其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也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1 厂址选择我公司承建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地…  相似文献   

6.
《公路》1990,(6):33-34
一、前言1986年省公路管理局调给我站由西安筑路机械厂生产的BL-3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一套,其产量、质量经两年的生产实践基本达到设计标准,运行可靠,是国内定产厂家的设备。但是,其除尘、排尘却存在很大缺陷:一是污染环境;二是使有用的石粉变成废料。同时由于该机连续生产,每天有14~16吨石粉进入集灰斗,需配备两名扒灰工和相应机械来配  相似文献   

7.
从隧道的发展趋势看,实现工程全局的高速和高效益必须依靠高度机械化的长距离独头掘进来实现,研究高性能施工设备及配套技术和施工管理技术自然成为至关重要。以贵广铁路斗篷山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压入式通风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CO及粉尘分布规律,并介绍了干式除尘空气净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风10分钟后隧道工作区域的CO浓度已降至安全浓度(24ppm)以下,粉尘浓度最大处为掘进工作面未被风筒风流直射的一侧;增设除尘机后的掌子面附近粉尘测试数据显示,除尘机开启120秒后,空气中的粉尘质量浓度由初始的75 mg/m3下降到3mg/m3,空气质量达到隧道施工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设计涉及一种砂轮机辅助装置,是一种新式砂轮机工作台,它不但可用于砂轮机,也可用于砂带抛光机。此砂轮机工作台,台面呈长方形,上面有六个对称的腰子孔,箱体里面的上部有一块倾斜的挡尘板,与下面的上封板相连接,上封板中央加工有一个大圆孔;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装有一个叶轮,叶轮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固定在下封板的下面,箱体的左面,挡尘板和上封板之间设有一个吸尘管,吸尘管的开口向上与塑料软管相连接,上封板和下封板之间设有一个排尘管,排尘管的开口向下与储尘袋相连,底座呈长方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螺孔。该工作台方便安装各种不同的机型。将与吸尘器管连接的塑料软管对着砂轮机磨削的工作部分,可以将磨削抛光产生的粉尘收集到储尘袋里,进行集中处理,到达了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1,66(8):55-60
以哈密G331项目碎石加工的经验为基础,阐述了碎石加工生产线设备的选型和工艺流程,从规格、棱角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洁净度、粉尘含量等主要控制指标方面进行碎石加工关键技术的探讨,提出了沥青面层碎石加工设备选型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原则,建议沥青各结构层碎石加工应该采用破碎整形机,并采取合理的除尘措施保证集料的洁净度。同时,对于沥青拌和楼的筛网配置也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宁  陈坤  马文荣  苏杰 《隧道建设》2022,42(4):630-639
为解决隧道爆破粉尘排除难和粉尘质量浓度超标的问题,设计了新型三区段喷雾系统并对其相关参数开展研究。基于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试验平台,分析隧道爆破粉尘样本粒径特征与喷嘴适用性; 利用CFD软件对喷嘴不同布置方式与入射角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雾滴场中质量浓度、速度和粒径等特征的变化规律; 通过现场应用测试新型喷雾系统降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沿程粉尘峰值体积频率向小粒径方向移动,且峰值体积频率不断增大; 2)直径1.9 mm的广角型实心锥形喷嘴对近掌子面处的粉尘抑尘效果更佳,1.2 mm的精细型实心锥形喷嘴适用于小粒径粉尘除尘; 3)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雾滴直接入射区域内质量浓度超过1 g/m3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小; 4)喷嘴置于顶部、侧部和底部时,最佳入射角度分别为60°、60°和45°。现场应用表明,采用三区段喷雾系统后,各测点位置呼吸尘和全尘降尘效率均高于75%,与原有控尘措施相比,平均降尘效率提高了42.71%,能有效改善洞内施工人员作业环境和阻止隧道内粉尘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快速有效地消除隧道爆破所产生的粉尘,该文提出“风筒水雾包裹式”与“车载水雾包裹式”两种喷雾降尘方案,并依托云南轿顶隧道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对于“风筒水雾包裹式”除尘技术方案,掌子面处1号特征位置在降尘10 min后,粉尘浓度下降至3.87 mg/m3,满足规范要求;针对“车载水雾包裹式”的降尘技术,相比于无降尘初始状态,前20 min粉尘浓度下降最快,1、2、3号特征位置处粉尘浓度20 min后的降幅分别为70.6%、61.1%及89.9%。风筒、车载水雾包裹式技术均可达到相应的降尘效果,后者降尘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颗粒捕集器旋转式过滤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旋转式载体的多孔介质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旋转式过滤体内部气-粒两相流的速度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排气流速、直径比、进气扩张角等参数对过滤体内流动均匀性和涡流损失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捕集器入口流速从20 m/s提高至80 m/s时,过滤体内气流流动均匀性会增加,但流场基本结构变化微小;当过滤体直径比在4~6之间变化时,其数值越大,过滤体表面的流动均匀性越差,过滤体利用率越低,当直径比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特定数值后,过滤体内流场分布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当进气扩张角在60°~120°之间变化时,扩张角越大,颗粒捕集器扩张管内越容易产生涡流,并首先在过滤体相对位置为0.8的地方产生,随着扩张角的增大,涡流强度和区域都会增大,减小扩张角可以减弱过滤体内进气回流现象,改善流场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某车型后制动器总成,利用乘用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和颗粒物监测采集设备进行制动磨损颗粒物排放测试。在四种循环测试工况下进行制动磨损颗粒物的收集,并对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粒径质量分布特征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PM2.5还是PM10,NEDC循环测试工况下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最小,WLTP-Brake循环测试工况下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最大。粒径质量分布特征方面,粒径在2.5~5.0μm范围内的颗粒物质量占比较高,NEDC工况下细颗粒产生较多,在10 nm~0.1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质量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工况。粒径数量分布特征方面,四种工况下粒径小于0.07μm的颗粒物数量占总颗粒物排放数量的绝大多数,WLTC和WLTP-Brake循环测试工况下超过98%,NEDC和CLTC-P工况下超过了9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排石颗粒中芦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4.6×200mm,5μm);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7nm。结果:排石颗粒中芦丁的含量为0.029%,r=0.9997,其中重复性测得峰面积分别为1638.27、1629.66、1630.28、1628.80、1626.88,计算RSD为0.28﹪。结论:该法测定排石颗粒中芦丁的含量,结果可靠、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涂装排头兵,专用车行业引领者汽车/专用车智能涂装设备+环保治理解决方案琼花是集科研、设计、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三十年著名品牌。致力于工业涂装+环保治理,以优良的技术,卓越的品质著称。琼花是中国涂装标准化制定专家单位,编写审核涂装环保国家标准13个,拥有37项国家专利。琼花主要产品曾获国家科技成果奖,两项产品在全国推广应用。涂装集成生产线:化学前处理、喷抛丸前处理、空调送风喷漆室(油性漆、水性漆、喷粉)、烘干室(节能四元体燃油、燃气、电加热)、输送转运设备(自行胡芦、地面链、转运车)。环保设备:VOC处理设备管理有吸附+催化燃烧、转轮+RTO燃烧、废水处理采用物化生化工艺、焊接烟尘采用除尘净化工艺。智能高效,一步达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煤制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NO_x,CO和HC等气体排放物及炭烟颗粒排放特征的影响,在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以FB50(50%煤基F-T柴油和50%生物柴油的混合物)为试验燃料,测量了标定转速2 100r/min下,负荷为25%,50%和75%,EGR率为0,10%,20%和30%时的NO_x,CO和HC比排放,研究了颗粒的粒径分布、碳氧质量之比(φC/O)、可溶性有机物与固态炭烟质量之比(φSOF/Soot)和氧化活性等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在转速和负荷一定时,EGR能显著降低柴油机的NO_x比排放,最大降幅为52%;EGR率高于20%时,中高负荷下CO,HC明显增加;随着EGR率的增加,小于1μm颗粒的数密度逐渐增加。颗粒的φC/O与峰值粒径呈正相关,颗粒的φSOF/Soot与活化能呈负相关。EGR率在0~30%的范围内,低负荷时核态颗粒数密度增加,颗粒的φC/O变小,φSOF/Soot变大,颗粒易被氧化;中高负荷时积聚态颗粒的数密度明显增加,颗粒的φC/O变大,φSOF/Soot变小,颗粒较难被氧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试发动机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回位弹簧在工作时的应变,设计了半桥惠斯顿电桥,将应变片桥路布置在弹簧和相位调节器表面,以倒拖电机台架为发动机载体,采用了无线遥感测试系统以及高频采集设备测量并记录发动机在运转时的回位弹簧动态应变值。通过测量结果发现发动机转速为3500r/min左右时,回位弹簧应变值突然增大,最大应变值可达约1500μm/m。  相似文献   

18.
就地热再生施工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热再生工艺包括如下工序 :加热软化现有沥青铺层 ;将加热后的铺层耙松到 30~ 6 0 mm深度 ;将耙松下的材料进行复拌再生 ;再生材料的摊铺及压实。上述工序由热再生机组的各工作装置一次性 ,同时连续地完成包括加热、耙松、沥青再生剂的加入、新混合料的添加、新旧材料的拌和、整平、摊铺及预压实。1 设备1.1 再生设备用于加热、复拌及重铺的设备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自行式机械 ,在将现有铺层加热到所需深度时 ,至少有 75 0 m2 / h的工作能力。该设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一台配备多组加热元件的预加热机 ,它在将热能辐射到磨耗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量国六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测试数据,文章选取了四辆测试过程中DPF(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的样车。样车DPF主动再生完毕后,进行正常状态下的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对比样车DPF主动再生与正常状态下的排放测试数据,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状态,样车DPF主动再生时,NOX和PN均不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NOX升高了5.8~29.4倍;PN升高了14.0~7148.9倍;CO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CO2升高了6.3%~24.2%;油耗升高了16.2%~32.8%;动力性不变。  相似文献   

20.
明阳  卫煜  李玲  王鹏淮  陈平  胡成  向玮衡  李青  甘国兴  李航 《公路》2023,(5):289-295
针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低活性废渣难应用问题,将钢渣、矿渣和粉煤灰复掺粉磨制备高活性超细矿物掺合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和颗粒细度对超细矿物掺合料性能的影响,对超细矿物掺合料使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微观形貌,使用粒度粒形仪分析粒度粒形,将超细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研究其流动性和活性。结果表明:当钢渣∶矿渣∶粉煤灰质量比为3∶5∶2时,采用球磨粉磨90 min可制得平均粒径3.64μm、D50=2.53μm, 28 d活性指数可达104%的高活性超细矿物掺合料;超细粉粒径随粉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超过90 min后粉磨效率降低细度趋于稳定;掺入超细粉体后浆体的流动度略有降低,但对浆体硬化后的结构增强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