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问题,基于运输需求理论选取有效人口数量、有效人均收入、有效运输需求量、公路通行能力作为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的影响因素.应用灰色理论,通过计算聚类系数,建立了一种新的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方法,并基于山东省17个公路网节点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方法,根据节点重要程度可以将山东省17个公路网节点划分为3个灰类层次,第1灰类层次为公路网关键节点,包含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德州、菏泽;第2灰类层次为公路网重要节点,包含淄博、泰安、聊城、滨州;第3灰类层次为公路网一般节点,包括枣庄、东营、威海、日照、莱芜.与既有划分结果相比,提出方法的划分结果更优,与山东省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节点重要度是节点层次划分的依据,节点层次划分又是路网布局优化的依据,因此,节点重要度的计算是公路网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避免了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对公路同规划与布局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区域优势显著,在空间联系上具有网络性特点. 客观准确地评价各节点的重要度,是城市群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针对城市群的特点,在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评估中增加了城市流强度评价指标,节点重要度计算中采用了因子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以避免各指标主观赋权的随意性,为进一步更好区分各节点的重要度等级,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客观划分了城市节点重要度的类别. 最后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了节点重要度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将影响地铁供电系统安全的因素作为灰类指标,应用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法,通过计算三角白化权函数,构建灰类白化权函数模型,并以我国某城市的一条地铁线为例,对其供电系统进行了综合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实用性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道路安全等级定权聚类评价模型及因素辨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衡量区域内高等级公路的整体交通安全水平,辨析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综合运用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理论、模糊一致性理论及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系统评价道路安全性的新方法,通过灰色定权聚类对区域内高等级公路分类,采用模糊一致性矩阵确定聚类权,运用AHP分析道路因素重要度。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公路5属于低安全等级灰类,层次总排序结果表明平纵线形组合、隔离防护设施、视距和混流程度4项道路因素是导致其安全等级低的主要原因。这说明该方法可客观划分高等级公路安全级别,并对影响交通安全的各项因素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网节点层次划分中,一般的做法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划分层次.由于专家的主观认知角度不同导致节点层次与实地情况出现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公路网布局方案出现不合理.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综合指标模型在路网节点层次划分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选取影响节点重要性的指标来计算节点综合重要度.根据计算值,初步划分节点层次;再通过对中间层节点的鉴别.确定最终层次.运用该方法对诸暨市所辖27个街道(镇)进行了层次划分,所得结果符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总体布局原则 布局通用原则 布局原则要立足于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各类节点,合理选择路线控制点,使之与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协调,与国土规划相吻合,与生产力布局及社会经济和综合运输发展战略相适应.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交通区位优势,以保证路线的运输通道,政治、国防功能,同时考虑到整个路线布局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经济上发达的规划节点有相对较好的对外交通联系,地理上相近的规划节点有相对便捷的交通联系,选定规划指标要考虑公路建设资金的约束与公路网密度的制约,以总体可达性最优为目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县乡(村)公路网将划分以下功能层次.  相似文献   

8.
重点区域是我国人口集聚、城镇密集和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也是公路交通需求较高的区域.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各重点区域的公路网络发展水平存有较大差异.本文依据国家相关区域规划,以全国最具有代表性的27个重点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反映公路网络规模、质量、通达、运输等四个方面的9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重点区域公路网络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划分为三类地区.同时,对于公路网面积密度、平均技术等级、平均路面等级、县级节点连通度、建制村通畅率5个指标,分别遴选出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区域,为分析制订这些区域公路网络优化升级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评价理论中的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方法,对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可实现对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客观准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10.
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开展普通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是公路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明确普通干线在公路网的作用,分析布局规划过程中节点选择、路网规模预测、网络布局等主要步骤,并以河北省普通干线布局为例,详细阐述了各步骤的应用,为其他区域开展普通干线公路布局研究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立辉 《交通标准化》2009,(11):168-171
在分析公路网规划中交通流路网分配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交通动态分配过程及其交通分配模型进行的分析表明,该模型的选择是解决区域性公路网合理性和最优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出现。文章对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骨架路网的布局形态进行了研究,认为应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形态、发展方向、区域性重大发展规划、周边路网等因素的影响,再进行骨架路网的布局研究。最后,文章以合肥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在行政区划调整后高速公路布局的思路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区域公路网规模是保障交通供给能力的基础,确定合理的路网规模是调节交通供需平衡的关键. 本文从路网发展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里程、密度、等级结构三项指标出发,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马尔可夫链的公路网里程规模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公路网等级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公路网规模演变的宏观调整与微观波动规律,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最后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区域特征年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及结构进行了分析预测. 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能够较科学、客观地反映公路网发展的数量特征和质量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路运输量波动系数反映了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在时空上的不均衡状态.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辆货物运输量月度波动系数的统计方法和其在统计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依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交通量自动观测点与交通量调查信息系统等平台,建立了公路路网货物运输量月度波动系数推算模型,把车货质量、收费总额、交通量、车道数、通车里程等参数引入到模型中来,并对公路路网货物运输量非基数月度波动系数提出了量化处理、权重赋予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公路路网货物运输量统计调查、区域内公路路网规划和综合运输体系优化提供切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公路网规模是保障交通供给能力的基础,确定合理的路网规模是调节交通供需平衡的关键. 本文从路网发展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里程、密度、等级结构三项指标出发,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马尔可夫链的公路网里程规模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公路网等级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公路网规模演变的宏观调整与微观波动规律,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最后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区域特征年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及结构进行了分析预测. 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能够较科学、客观地反映公路网发展的数量特征和质量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姜镇 《交通标准化》2014,(13):11-15
依据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城市公路网布局的新要求,通过节点选择、线路重要度密度最优树求解、基于可达性的公路网络布局完善等,形成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的城市公路网络布局方法,并以太仓市域快速通道体系布局规划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以往的公路网规划理论与方法在规划思想、规划目标、规划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结合现阶段公路网规划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提出公路网规划任务上的变化和规划理念上的变革。最后以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依托,以交通数据预测为补充,提出"城镇空间优化-路网发展目标-网络布局-线路规划"多层次渐进的综合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是分析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将灰色聚类理论引入分析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的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构造白化矩阵和白化函数的基础上,计算出聚类权系数和聚类系数,并利用聚类系数确定出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综合分析情况。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客观性和适用性,并归纳了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分析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型城镇化对县域公路网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县域公路网规划的关键问题,提出从对外通道和内部网络两方面布局县域公路网的方法,对外建立主通道、内部运用层次布局法构建了干路层-联网层-社区层的层级路网,并给出了对外主通道与干路层、联网层、社区层统筹规划的具体方法,可为县域公路网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支撑县域科学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公路交通发展的目标,研究适合本地区的公路网规划方法,旨在寻求本地区发展规划与公路网空间布局的协调关系.建立与本地区发展新格局相适应的路网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