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是建立在海军乃至全军各种信息设备基础上,为海军各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武器系统提供来自海陆空天潜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集成、管理、共享、检索以及分发的系统。论文通过对美军网络中心战以及全球信息栅格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海军基于信息栅格的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框架以及基于服务的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模型,同时对系统的信息体系、信息的传输体系、信息的处理和管理体系、信息服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中心的数据策略》为美军基于全球信息栅格(GIG)的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提供了顶层指南,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确保信息栅格环境下的数据的可视、可获取和可用。论文首先描述了美军《网络中心的数据策略》的基本概念,接着重点阐述了美军在信息栅格环境下实现数据策略的三大关键因素,即"关联群体"、"元数据"和"GIG企业服务",最后分析了美军实现GIG数据共享的处理方式——信息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3.
以海上信息栅格的军事需求和本质特征为基础,对构成海上信息栅格的基础资源层、信息传输层、协同计算层和服务聚合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栅格节点定义标准,对海上信息栅格节点按位置属性和功能属性进行了合理规划;建立海上信息栅格物理资源的信息描述规范,提出通用类、信息探测类、信息处理类和武器打击类元数据描述方法,并对典型元数据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军事信息栅格的军事需求出发,分析了信息栅格服务到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映射关系,提出了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建立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模型、层次结构模型、功能服务模型,并探讨了服务运行机制和典型作战应用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5.
海上信息栅格资源形式化描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信息栅格将网格技术与海军作战环境相结合,资源发现是海上信息栅格的三大关键性技术之一。而对网格资源进行合理的描述则是资源发现、管理的前提,作者分析了栅格系统对资源描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通用资源描述模型,并结合海军作战环境,利用EBNF范式对海上信息栅格的资源属性进行了形式化定义,规范了资源描述,同时对可扩充性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下一步在具体系统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五计划”第一次明确地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纳入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接着我国又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这意味着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肩负重任。因此,如何促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规模化发展信息服务产业,要害在建立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和适合国情的产业运行机理,造就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根本出路,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其中蕴涵着信息  相似文献   

7.
全球信息栅格与带宽扩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网格计算的延伸,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全球信息栅格(GIG)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基础.全球信息栅格带宽扩展(GIG-BE)是GIG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升美国防部现有通信网络中最繁忙部分的传输容量.分析现在使用的网络存在的不足,介绍全球信息栅格的概念、带宽扩展计划及其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涉农信息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涉农信息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的涉农信息服务方而还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中国涉农信息由不同部门归口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清 《中国水运》2006,3(2):206-207
信息经济时代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时背景下,图书馆正在经历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知识服务就是高级形态的知识提供,使在知识层面或语义层面对数据、信息进行组织加工、挖掘、重组、浓缩已经变换形式,并以高度集成化的分布式网络平台传递这些资源内容.本文论述了21世纪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和模式,知识服务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IMO A.857(20)决议船舶交通服务(VTS)指南》中提到"VTS服务-VTS应至少包括信息服务,并可包括其他服务,如助航服务或交通组织服务或两者兼有。"由此可见船舶交管中心VTS的服务功能主要是向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交通组织。信息服务是VTS服务功能中最基本的服务,VTS的信息服务水平如何,不仅  相似文献   

11.
海事政务线上服务的出现基于互联网的诞生和广泛应用,而自2020年起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海事政务线上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并日渐成为政务服务方式的主流.因此,在没有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探究如何使海事政务线上服务仍能坚持人本化极为必要.分析了海事政务线上服务的产生与政务服务人本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提...  相似文献   

12.
港口决策支持系统标准化、规范化,有助于提高港口规划建设效率和港口管理水平.为此,基于成熟的Java开源框架,采用Web GIS、Ajax、数据持久化等技术,给出基于多种开源框架的港口信息服务系统的4层体系结构图,来解决数据库管理、地理信息查询,用户体验增强等系统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而提高港口信息服务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杨品福 《水运工程》2013,(5):136-142
数据交换规范是长江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的基础.根据长江数字航道建设规划项层设计要求,提出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分析当前现有航道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数据交换的技术需求,制定适应于长江航道基本要素自动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规范化方案,并建立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测试平台,为下一步数字航道与智能航道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虽然我国港口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服务功能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货物运输和装卸层面,物流服务功能等还未得到充分拓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基于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内涵,针对我国港口发展实际,从提升传统服务功能、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我国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炳堂 《世界海运》2002,25(6):45-46
分析介绍了Inmarsat最近推出的Fleet F77通信业务,分析了F77移动地球站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对Inmarsat-A、B、C以及F77业务进行比较,指出F77业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慎  姜晔  邹勇军 《水运工程》2008,(2):96-100
为了有效地指导我国水网地区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规划建设,提升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和水运行业形象,增强航道服务性功能,从内河航道服务区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分析入手,从航道服务性功能角度出发,对内河航道服务区进行系统定义与分类;结合船民服务需求意向调查,对各类服务区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内河干线航道服务区布局的指导性原则、要求、步骤,提出分类布局、整体优化的航道服务区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响应时间对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定价的影响及不同响应时间下的最优定价,构建了纳什均衡理论模型,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在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且处于不完全信息下,两家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提供商如何在不同的响应时间下进行其最佳定价行为选择,发现响应时间对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提供商的影响明显,得出了最优价格和利润的计算模型,为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提供商的定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教师角色等方面转变,使自己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组织者,信息服务的报务者,学校文化的建设者;以适应新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