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4月16日至19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组织(简称"东京备忘录")第22届委员会会议在智利维尼亚德尔马市(Vina Del Mar)举行。会议由东京备忘录组织现任主席来自新加坡的Ong Hua Siong先生主持。16个成员国(地区)和7个观察员组织派代表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2.
PSC快报     
TOKYO MOU 第 14 届港口国控制委员会于2004年11月 22日至25日在中国上海召开,18个正式成员国和由十国家(地区)或组织组成的观察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评审和批准了备忘录修正案,此修正案将在2005年2月1日生效。   PSC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备忘录滞留Panel),批准了  相似文献   

3.
东京备忘录第22次港I:1国监督研讨会于7月21日至7月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来自东京备忘录组织秘书处、成员国(地区)和观察员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广东海事局李华文、深圳海事局俞磊等三名港口国监督检查宫代表中国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在CIC检查、STCW公约及MLC公约执行等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为统一各成员国PSC检查尺度,推动PSC检查能力总体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在会议过程中,我国代表紧紧围绕主题,深入参与各项活动,并在主旨发言阶段全面介绍了中国代表东京备忘录参加巴黎备忘录第57次PSC研讨会的总体情况,促进了两大备忘录之间的技术交流。随后,我国代表向东京备忘录秘书处汇报了由部局承担的《MARPOL附则Vl船舶能效规则PSC检查导则》相关提案的准备情况,为推进该提案在新西兰东京备忘录第25次PSC大会上表决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5日至11月9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理事会第109届会议在伦敦召开,原则上批准国际海事组织分委会进行重组。国际海事组织主要的技术委员会,即海上安全委员会(MSC)和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受邀参加审查提案,提案中显示分委员由现在的9个调整为7个.具体内容如下:1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将更名为环境委员会,并将专门负责处理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各项事务,允许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向委员会委派初步的技术和科学论题。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106届会议于2022年11月2日—1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本次会议对议程5即“制定基于目标的海上水面自主船舶的文书”进行了重点讨论。该议程下共产出2份工作文件,4份动议类提案,1份评论性提案,以及7份信息类提案。提案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俞勤伟 《中国海事》2014,(1):24-25,28
巴黎备忘录新检查机制(以下简称为:巴黎备忘录NIR)已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借鉴巴黎备忘录NIR和东京备忘录本身的研究成果,东京备忘录第23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东京备忘录新检查机制,并定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2002年10月21—24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巴黎备忘录第35次港口国监督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在备忘录国家中引入拒绝进港制度,并于2003年7月22日起生效实施。2009年5月22日,在巴黎备忘录委员会第42次会议上通过新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京备忘录(TOKYO-MOU)第23次委员会会议上,东京备忘录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新检查机制(New Inspection Regime,以下简称东京备忘录NIR),并于2014年1月1日生效实施,这将在港口国监督领域发生又一次重大变化,也将对我国海事监管和航运业带来广泛的影响。为便于理解掌握东京备忘录NIR,本刊特编辑一组稿件对东京备忘录NIR出台背景、总体概况、产生影响和应对策略进行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10月8日至12日,国际航标协会(IALA)在法国召开e航海委员会第22次会议(ENAV 22),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统一组织下,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派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发言,其中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提交了会议提案《关于e航海技术服务规范中增加对即时通讯的支持的建议》(Proposal to Support Instant Messaging Data Exchange Pattern in The e-Navigation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公约的跟踪研究、转化吸收和创新升级,履约能力实现了由被动式技术输入到主动式技术输出的跨越,在参与全球治理和制定国际规则中,不断发出中国最强音。1月29日至2月5日,国际海事组织人的因素、培训和值班分委会第4次会议(HTW4)在英国伦敦召开。本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共提交10个提案,是参加国际海事组织(IMO)单次会议提案最多的一次。其中《关于承担雷达及自动雷达标绘仪管理级示范课程》等多个提案获得会议一致通过。经积极争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06,(1):40-40
日前,交通部海事局向相关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MARPOL73/78公约附则Ⅰ履约情况集中检查活动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如下:根据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T-MOU)第15届委员会会议决定,自2006年2月1日至4月30日,备忘录各成员国将与巴黎备忘录(P-MOU)各成员国同步在亚太地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4):11-11
港口国监控巴黎谅解备忘录(PARISMOU)于上周在其希腊路特奇召开的会议上,决定给予地中海谅解备忘录、利雅德谅解备忘录和黑海谅解备忘录以观察员资格。这意味着这些谅解备忘录的代表可以参与PARISMOU的会议,包括委员会会议。PARISMOU秘书长RichardSehiferli称,向所有具有观察员资格的国家提供有关港口国监控官员远程学习建议和得到专家培训机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事》2006,(12):73-74
东京备忘录第十六届港口国监督委员会会议在维多利亚市召开;IMO将召开海安会第82次会议;门的内哥罗成为IMO第167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7月5日至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8)第11届期间会议及工作组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四个国家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SC8主要负责制定船舶接口定义和互换性建立以及安全要求和船舶性能确定等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标准。SC8目前下设7个工作组:WG10 LNG测倾仪工作组、WG12船舶振动工作组、WG13船舶噪声工作组、  相似文献   

15.
甘政 《中国海事》2014,(1):21-23
东京备忘录组织在其第23届港口国监督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2014年1月1日实施港口国监督新检查机制的决议,东京备忘录新检查机制的实施是自巴黎备忘录在2011年1月1日实施其新的检查机制以来,在港口国监督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化,将对我国海事监管和航运业带来广泛影响。对比分析新检查机制与现行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检查机制之间的差异,将使我国港口国监督检查人员及航运业内人士对新检查机制有更深入了解,以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2006,(2):64-65
东京备忘录第十四届数据库主任会议于2005年 11月4日至5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中国、斐济、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澳门、朝鲜和巴黎备忘录秘书处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第14届委员会会议决定,2005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备忘录各成员国将在亚太地区统一开展针对船舶操作性要求的港口国监督集中检查活动(concentrated Inspection Campaign)。交通部海事局要求各单位按照文件及东京备忘录秘书处发布的《船舶操作性要求集中检查活动指南》的要求,做好与集中检查活动相关的;隹备、宣传、实施检查及数据上报和核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25日~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管系与机械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3)第20届全会及ISO/TC8/SC3/WG5(真空压力阀)、ISO/TC8/SC3/WG14(低温阀门)、ISO/TC8/SC3/WG12(压载水)工作组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丹麦、德国、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7月14日至1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8)第9届全会及工作组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会议由上海船舶设备研究院和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4个国家的20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ISO/TC8/SC8目前下设7个工作组,包括:WG9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事》2006,(1):63-65
港口国监督东京备忘录第十五届委员会会议于2005年11月7日至1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中国、斐济、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的代表以及秘书处成员参加了会议(瓦努阿图代表因故未参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