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吕继佳  柴田 《中国船检》2004,(11):66-67
ISM规则作为国际性管理规则.它提供的是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管理标准。这些管理标准主要从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和维护以及防止污染三方面提供。ISM规则从管理出发.涉及到了公司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管理的各个方面。规则所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已经涉及到从事管理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工作.从事相关审核的公司和船上的所有人员.而且也涉及到船籍国主管机关、港口国有关当局和船旗国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等。  相似文献   

2.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颁布实施后,我国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对国内航运公司的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发生交通事故、防止船舶污染水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规则进一步落实,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综合分析这些问题都与人的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管理活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出解决好人为因素的方法,从而更好的贯彻落实iSM规则、NSM规则,为中山市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建言献策,打好航运企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3.
滞留是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安全检查中为了防止低标准船对船舶或船上人员构成危险和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所采取的禁止船舶离港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它是海事管理机构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的一种有效的履职手段,能对船舶、航运公司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船员技能水平,加强船舶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事机关对船舶进行安全管理规则符合性检查是监督船舶执行安全管理规则,确保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船舶安检是摆在海事检查官面前的重要课题。文中从实践出发探索安检中对安全管理规则符合性检查的方法和缺陷处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船旗国监督检查中船舶维护保养方面缺陷的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出缺陷背后船舶和岸基管理在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一方面指导海事执法人员在船旗国监督检查中有效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指导船舶管理公司和船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运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船舶安全营运水平。  相似文献   

6.
黄友超 《珠江水运》2012,(23):81-83
为了使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成效更加显著,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针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船舶安全营运、ISM/NSM规则的有效实施、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海事监管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从培养审核员、审核、任用船长、海事监管服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供优化海事监管服务和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赵广福 《航海》2020,(1):66-67
我国航运业的实质性进步,其主要体现之一便是《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有效实施[1]。本文从上述两项规则在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与实际开展为着眼点,简要直观地分析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船舶安全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06,(2):58-59
根据交通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对第三批船舶生效的通知》(交海发[2005]635号)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自2007年7月1日起对第三批适用船舶,即500总吨及以上沿海跨省航行的散货船和其他货船生效。为做好第三批船舶实施《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船舶的安全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包括人身安全、航行安全、设备安全、货物安全、船体安全、管理安全等,而船长,则是连接各安全系统的主线。ISM规则赋予船长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绝对的权力和责任,体系文件中表述:在涉及防止船员和其他人员受伤害、航行安全、保护本船舶和/或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原交通部根据《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NSM规则》)。国内船公司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运行符合《NSM规则》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运行过程中持续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封波 《航海技术》2012,(5):63-66
国际海事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已自1998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至2002年7月1日全面实施。我国政府主管机关,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规则),自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逐步对国内航行的各类船舶生效。ISM规则和NSM规则的实施,极大地促进我国航运业健康发展,提高了我国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国内安全管理SMS规则》)在航运企业强制实施,负责船舶营运的公司及所营运的船舶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和程序化的、并且在船上和岸上实施后经主管机关审核、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2,(11):3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4.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5):5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5.
欢迎投稿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6.
最近,天津远洋运输公司有四艘船舶分别从美国、日本港口用电话、传真方式向公司报告,由于船舶实施ISM规则,安全质量管理和防止污染工作成效明显,经美、日港口海上安全监督部门认真检查考核,确认为“安全管理和防污染工作无缺陷船舶”,并发“信得过船舶”证书,一年内进出该国港口免予此项检查。这是天远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航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船舶的安全管理就成了航运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证船舶及人员安全.防止污染,减少和避免财产损失,需要一套集船舶安全管理、检查、跟踪、监控、整改、反馈、分析、统计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船岸同步使用该信息系统,达到信息数据的同步共享及数据的统一规范管理,进而达到对船舶安全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同时可为岸基及船舶提供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减轻岸基和船舶人员的压力,最终让海务安全管理进入先进、科学、无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开展中小型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工作,通过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规则》)对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的相关要求,针对航运企业在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动中的有效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分析有效性评价的主要环节和内容,指出当前中小型航运企业在实施有效性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切实有效性评价的办法。全面落实中小型航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航运更安全、水域更清洁。  相似文献   

19.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9):56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环境保护【注】(航运减排、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管理等),航海技术【注】(船舶操纵  相似文献   

20.
船舶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尊重船员的安全管理主体地位、维护船员的切身利益、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和预防水上交通事故等方面阐述了船舶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准则,最大限度地调动船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正确地操纵船舶与设备并前瞻性地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消除存在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防止各类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达到船舶安全生产和保护海洋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