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热带气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为远洋驾驶员,掌握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活动等情况,对保障航行安全意义重大。根据最新的全新热带气旋资料,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分类标准和名称、命名规划、发生季节和移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台风的概述     
台风(热带气旋)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的经纬度变化特征,也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源地和发生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西北太平洋有三个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洋面。  相似文献   

3.
刘大刚  何欣  李志华 《中国航海》2007,(2):34-38,78
介绍了目前对热带气旋发生及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及预报业务,指出目前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距离。推荐了美国为弥补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预报的不足而采取的对热带气旋的胚胎——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进行监测的编号情况和方法。同时,根据几年来对上述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了几个较为实用的,可以及时了解全球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所提供的理论动态和信息,可使船舶驾驶员和船舶安全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和预报现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热带气旋初生和发展的动态,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热带气旋对在热带气旋活动海区航行船舶的威胁,以达到保障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热带气旋是各大洋海域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但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做好防、避热带气旋工作,就可能化险为夷。本文主要介绍各大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平均移动路径,以供航海者参考。1各大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因为热带气旋是热力性质的,所以都是生成在热带洋面上,一般在南纬  相似文献   

5.
利用美国飓风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提供的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数最多的源头位于10°N~20°N、95°W~110°W的区域,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发生频率及移动路径具有明显的经纬度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对正确预测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保障安全航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近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利用2006—2015年热带气旋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5°N~20°N的纬度带内,南海中部海面、菲律宾以东海面和关岛附近海面是主要发生源地;平均每年发生热带风暴(Tropical Strom,TS)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23.5个,较常年平均偏少;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以西行、西北行和转向路径为主,占所有路径出现频数的80%以上,其中转向路径频数最多;热带气旋的移速与纬度关系密切,在东风带中移速较慢,进入西风带中移速加快;平均每年约有8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少于常年平均;热带气旋10级和7级以上大风圈半径平均值分别约为100 n mile和200 n mile;热带气旋最大波高与其强度关系密切,中心气压低于950 hPa的强热带气旋,平均最大波高在8 m以上,出现狂浪和狂涛的概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央气象台1981-1990年共10年的编号热带气旋资料,选择其中对我国南海中北部海域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并对其进行气候分析,探讨了热带气旋影响该海域的时间变化特征和路径活动牲,初步揭示了热带气旋在这一海域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南印度洋避离强热带气旋的航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通过对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航行中判断船位与热带气旋之间相对位置的具体方法,并对在热带气旋影响水域中的航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对我国会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包括台风概述,热带气旋的形成与消亡,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我国热带气旋的产生季节,南海热带气旋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此文引用中央气象台1981 ̄1990年共10年的编号热带气旋资料,选择其中对琉球群岛周边海域有影响的热带气旋,通过对其出现时节及影响时间进行的气候统计分析,探讨了琉球群岛周边海域热带气旋的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