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水翼船起飞前船体对水翼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在起飞前,船体处于滑行状态,自由表面表现为“双翼效应”。计算中,水翼及类似于小展弦比机翼的高速船体滑行面采用存在分离涡的绕流模型,将偶极子分布于物体表面上,通过迭代计算出非线性水动力系数。探讨了船体滑行面与前、后水翼间的相互干扰。结果表明,高速时,船体的存在对前翼影响不大,但对后翼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由于水翼对船体滑行面提供了相当的升力,使得相干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输出反馈H∞算法的高速水翼船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输出反馈H∞控制算法,利用Matlab的Simtllink工具箱和LMI控制工具箱,基于高速水翼船的运动仿真平台,研究了高速水翼船在波浪中运动的姿态控制器设计。通过对水翼船的非线性运动数学模型在设计速度点处线性化,得到了考虑外界干扰的水翼船运动状态空间模型。以高速水翼船HC200B—A1为实例进行控制器设计的仿真研究,发现输出反馈H∞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减小波浪引起的摇荡运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仅需要系统的部分状态信息,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翼船以其独特的翼航技术,在安全、高速、舒适和增效方面优势明显。本文探讨了水翼船的掉头、靠离泊操作特征,旨在提高水翼船实际操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对大型桥梁设置合理的夜间照明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工程的宏伟壮观,还能增加桥上行车、桥下行船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在充分考虑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江干线几座具有代表性的桥梁景观照明和桥区航标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桥梁景观照明设计对船舶航行安全的注意事项与设计原则,以有效避免船撞桥,保障船舶和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标船感知技术在船舶航行安全和海上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并对比了现阶段目标船感知技术,分析了基于航海雷达、AIS和视觉传感器的目标船感知原理及局限性,并对现阶段感知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简介了川江高速客船现状,针对川江具体航线,分析了各类调整船优缺点。从水、陆、空综合交通合理分工出发,认为水上调整客运不会因为高速公路的发展而淘汰,仍有发展前途,关键是要开发、研制适合航线,其航行性能、结构强度、舒适性、经济性均比现有高速客船优越的新船型。  相似文献   

7.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VHF频道上能够提供船舶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预测准确的相遇点,自动识别航道的船只,及时接收其他船转航向、船向及航速的资料,并通过数据链作短信息传输,为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航行管理提供一种新型的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薄膜型LNG船船体结构晃荡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结构晃荡强度评估是保证薄膜型LNG船(No96型)安全航行的重要环节.参考一般液货船舶及薄膜型LNG船绝缘层晃荡强度评估方法,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完整的针对No96型LNG船船体结构的晃荡强度评估方法.以某薄膜型LNG船为例进行了晃荡强度评估整个流程计算,并针对膨胀珍珠岩密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 3种局面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 ,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 ,按《内规》的要求 ,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两船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航行、从不在互见接近到互见后的避碰过程,简要分析了船舶在遵守避碰规则上可能存在的争议,给出了英美海事法院对此所持的两种不同的观点,最后讨论了两船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航行接近到互见后应遵守的避碰规则和避碰行动.  相似文献   

11.
考虑船舶操纵特性、《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良好船艺要求,提出了动态自适应目标船不协调避碰行动的开阔水域智能航行方法;将物标分类、建模并构建数字孪生交通环境,结合航向控制方法、操纵运动和复航模型构建了自动航行模型,推演了船舶非线性操纵运动;基于自动航行模型量化解析了《规则》要求,探究动态避碰机理,建立了可行航向求取方法;在多目标环境中,提出了目标船机动判别方法,研究了《规则》约束下构成自主航行方案的改向时机、幅度和复航时机等要素求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依靠信息秒级更新的滚动计算,提出的智能航行方法可自适应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提出的智能航行方法能将可行航向区间和改向幅度精确到1°;将程序运行和复航时机计算步长设置为1、10 s,设置多类静态物标和6艘保向保速目标船,在640、1 053、2 561和3 489 s,本船进行右转9°、复航、保向保速和复航等操纵可让请所有目标并自主航行至终点;设置目标船在300 s采取不协调转向避让行动,本船在980、2 790、3 622、5 470 s时进行右转9°、左转12°、右转17°和复航等操纵可让请所有目标并自主航行至终点。可见,任意初始状态下的船舶均可沿计划航线自动航行至终点,提出的方法能满足多个、多类动静态物标共存的真实开阔水域环境中的智能航行需要。   相似文献   

12.
水中含气量对螺旋桨空泡噪声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中含气量对螺旋桨空泡噪声的影响,在大型循环水槽中对某一高速双桨船模型的螺旋桨模型辐射噪声进行了测试.试验中进行了同一含气量下,不同船速时螺旋桨模型的辐射噪声的测量以及给定速度下,不同含气量情况下螺旋桨模型辐射噪声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同一含气量,模拟实船不同航速工况时,噪声的总声级随着航速增加逐步增加;模拟实船某一航速工况,水中不同含气量时,测量得到的噪声总声级随含气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LNG船液货舱的预冷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预冷过程的数学模型,由此得出预冷理论规律.同时,以12.5万m3的MOSS型LNG船为母型船进行了理论推导、编写计算程序和实际计算,并与实船试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LNG船预冷的实际规律.本研究对船舶实际航行中的预冷计划和节约预冷时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响高速三体船连接桥砰击压力峰值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的砰击问题是一个包含动边界、结构-空气-水三者耦合的非线性、非定常问题,一直是船舶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新船型高速三体船的砰击问题与常规单体船不同,除了主船体底部砰击外还包括连接桥砰击,这使高速三体船的砰击问题更为复杂.文中利用LS-DYNA仿真软件建立高速三体船结构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入水过程中连接桥的砰击问题.计算中考虑高速三体船的空气层、结构质量、连接桥宽度和主船体的舭升高角度因素对连接桥砰击压力峰值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高速三体船连接桥砰击压力峰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分析探索了“沙虫女”船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现代风帆助航船航行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应用于远洋船舶运输是航运节能减排的一种重要手段。风帆助航船以机主帆辅的形式运行,以节能减排为最终目标。船舶在满载、压载等不同的航行状态下航行时,要选择不同的帆机配合航行模式,主要有定航速航行模式和定功率航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新型的助航设备,能够实现船舶间和船岸间船舶信息和航行状态的自动交换、监测和识别,将极大地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文章着重介绍了 AIS的产生过程、 AIS的系统构成、主要功能和 AIS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并对 AIS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散货船由于结构问题引起安全性事故较多,为确保航行的安全性,结构强度校核是重要措施,对人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一散货船为实例船,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强度校核,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该船强度符合船级社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新安船上装载的与新安船的交易活动范围有关的商品中,最突出的是陶瓷器、铜钱和紫檀木,紫檀木是从属于热带以及亚热带的东南亚购入的,而当时前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地区的中国商船主要从泉州港出发.由于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出土,新安船被认为是在福建地区制造的泉州船舶.新安船是以东南亚和中国以及东北亚作为活动舞台的贸易船,在向最终目的地日本博多航行过程中,经过高丽沿岸时遇难,最终没能返回.新安船装载的1017根紫檀木,是把新安船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中国和日本以外的东南亚和西域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人救生船的工作效率,鉴于当前无人船导航系统的局限性,本文设计了MEMS和卫星组合的导航系统,同时搭载小型悬挂吊舱,以实现无人救生船在复杂海洋环境的精准定位和精准转舵.还开发了远程控制界面,对无人船的航行、电量进行监控和管理,为长时间搜寻海上目标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最后搭建了无人救生船运动可视化仿真平台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