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降低常规交叉口中左转车流对通行效率的影响,给设计及施工人员在实际的连续流交叉口改造中提供借鉴,基于车辆到达分布情况和排队论方法给出了左转存储车道的计算模型;考虑不同速度下跨越车道的问题,给出了圆曲线及回旋线两种不同的横向渐变段形式及相应的长度计算模型;基于车流波理论给出了引道长度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有效运用于实际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左转交通流一直是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影响交叉口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为了比较左转交通流不同组织方式对交叉口延误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专用相位左转和远引掉头左转两种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下的车辆运行特性,并选取某典型交叉口为例进行基于Vissim的两种组织方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最终得出,在该交叉口情况下,采用远引掉头方式可明显减低车辆延误,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左转掉头交通是平面交叉口转向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左转掉头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文章分析了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掉头的交通影响因素,并通过归纳分析我国现有的3种左转掉头设置方式的优劣,提出了合理的左转掉头设置方式,同时阐述了左转掉头的空间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公路和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车道数测算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总结了两种性质道路通行能力与车道数测算计算方法的不同以及工程中实际应用的一般做法,并以阜宁南站连接线工程为例,按照公路和城市道路性质计算车道数,给出合理建议,以指导道路横断面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交叉口的拓宽车道引起通行能力降低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周期长度,信号相位顺序对这种折减程度的影响机理,为交叉口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信号灯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现实意义,首先,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多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与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其次,结合目前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现状,重点论述Agent代理程序、车道饱和流量以及信号配时方法在交通控制领域的应用路径。最终取得预期效果,这不仅可以提升交通信号数据的获取能力,还能加快城市道路的智能化管控进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优化设计,对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盐城市胜利路与海阔路交叉口为例,针对分析交叉口现状交通量、交叉口渠化现状、混合交通冲突点,信号配时现状,提出改善措施,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信号控制路口为研究对象,以车辆行驶的效率和安全为主要指标,研究不同道路条件、交通流组成及交通控制等因素对远引掉头的影响,结合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流的特点确定远引掉头形式。采用VISSIM仿真软件,以交叉口内车辆平均延误作为评价指标,从行车安全性及行车效率两方面综合分析远引掉头方式的使用对路网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流量下,让行控制在延误水平上相比信号控制具有明显优势,但交通安全性较差。当流量达到一定数量时,采用信号控制方式可以将交叉口的交通流在绿灯周期内以连续流的形式通过交叉口,使得交叉口的延误水平降低、安全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负荷也随之急剧增长,现有交通信号配时方案与交通需求不能很好地匹配。为了缓解交通延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文章以石河子市北五路—东二路交叉口为例,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该交叉口建立微观道路交通流模型并进行仿真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交叉口排队长度、车辆延误等指标明显降低,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有轨电车在道路交叉口通常采取信号优先使其优先通过,其运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为了研究其信号优先对社会车辆造成的时间延误影响,本文对均匀分布的车流,提出两种主动优先控制策略下车辆时间延误的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成都市现代有轨电车蓉2号线中西源大道与郫温路的道路交叉口交通数据,利用anylogic仿真,分别对该交叉口采取固定配时、绝对优先、相对优先策略的车辆延误进行适应性分析。分析表明,在该交叉口中采取信号优先措施,降低了车辆的整体延误,其中相对优先的整体延误值最低。  相似文献   

11.
陈亮 《运输经理世界》2023,(19):151-153
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处路况复杂且多变,为了更好地建设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做好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对市政道路的交叉口分类进行介绍,分析各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交叉口的交通路径优化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策略,为改进城市交通组织方式、改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拥堵状况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交通组织作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改扩建期间行驶安全、降低流量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平衡旅客与高速公路运营主体利益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龙山至火村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充分考虑大车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改扩建期间施工作业区出现的两幅车流单向通行和一幅车流双向通行情况,以车道限制不同车型运行为条件,设计不同工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得到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道路通行能力最优的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借鉴相关技术和方法,结合对影响信号配时质量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质量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以最小化交通延误为目标的、评判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质量评判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建立相应模型并利用其求解出不同时段及相邻两个道路交叉口间的信号配时质量值,最后将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到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所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提出了一种相序可变的干线双交叉口模糊协调控制方法。提出的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候选相位选择控制器、绿灯相位观测控制器、相位切换控制器和两个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块共五个控制模块。相序可变的干线双交叉口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基于对当前上下游交叉口交通紧迫程度的判断,以及对未来交通状态演变的估计,采用相序可变的模糊控制方法实时、动态调整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利用MATLAB对VISSIM二次开发搭建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在单交叉口和双交叉口两个控制层面均优于传统定时控制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朱菌  陆化普 《综合运输》2003,(12):48-50
<正> 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百年 发展历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城市交通拥挤往往突出表现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很多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相关路段的平均通行能力的50%。因此,道路资源充分利用与否的关键是交叉口  相似文献   

16.
谢雨梅  黄建辛  王翔 《综合运输》2022,(4):90-96+143
可变限速控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主动管理方式,能够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现有研究集中在对多车道路段不区分车道进行限速控制。事实上,不同车道的交通状态有所不同,且换道行为本身也会对交通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限速控制的效果。本文基于METANET模型,提出一个新的高速公路多车道交通流模型。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和总周转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车道级可变限速控制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的方法,基于真实交通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整体可变限速控制,车道级可变限速控制使车辆总行程时间减少了5.9%,总周转量提高了6.8%,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更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Braess悖论,以单位车辆的平均出行时间为最优目标,以网络道路系统为约束条件,从逆向思维角度建立了通过临时关闭道路引导交通流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Narsh均衡非线性规划模型,并以北京二环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网中,关闭部分路段并不能明显缓解交通拥堵现状,但可以在不影响路网整体通行时间的条件下改善路网局部拥堵状况。建议城市道路交通临时疏导方案应该根据路网交通流的分布特点和道路通过能力等因素进行制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现有地图道路通行状态显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交叉口通行状态显示及服务的主要内容、周期及方式。同时介绍了西宁市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状态显示及服务系统的开发框架以及显示界面主要内容,并给出了部分代码。  相似文献   

19.
平面交叉口作为交通冲突的集中点,是制约当前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的瓶颈。文章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体化交叉口信号处理系统,针对现有设施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单平交口定时信号控制方案是协调控制和线控的基础。文章针对当前的交通特性和环境,对基于TRRL法的平交口信控配时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主要对左转专用车道饱和流量的计算及修正系数进行优化,进而影响其配时结果。经实例验证,优化后的方案可明显降低平交口的延误时间,增强平交口的通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