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伴随着虚拟样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物理模型与控制模型联合仿真技术日趋成熟。文中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二分之一车体四自由度汽车主动悬架的虚拟模型。通过集成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搭建了基于ADAMS和MATLAB联合的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某轿车汽车车身垂直加速度响应和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响应,该模拟结果与文献[1]数学模型的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系统仿真平台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4.
管道瞬变流动控制策略可采用主动控制及被动控制两种方案,综述了包括阀门程控法、最优化方法以及最优控制方法等在内的主动控制策略实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目前,主动控制策略主要应用于简单短管道、简单水力管网等距离较短的系统,它在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的运行与控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悬架系统是影响汽车平顺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力学分析得到不同类型悬架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对建立的二自由度汽车悬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主动和被动悬架系统的车身位移、车身加速度和悬架行程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得出有电控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大斜度宝石型高塔塔肢悬臂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有效控制塔柱的主动临时横撑结构,以消除塔柱节段连接部位混凝土水平力产生的拉应力。以西村港跨海大桥主塔施工为背景,通过建立模型与模拟计算分析,介绍外倾下塔柱的主动拉杆系统和中塔柱主动横撑系统设计方案,提出塔柱施工以应力监测、线形控制并重的监控方式,以确定主动拉杆力及横撑的顶推力,确保塔柱工程质量安全受控。 相似文献
7.
对汽车悬架性能检测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资料总结,论述了目前检测台的各种形式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共振式汽车悬架性能检测法是一种适于检测线检测的不解体快速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地铁1号线延伸线PCM系统2Mbit/s自动切换系统。该系统将地铁各个重要专业的信息集中在某-2Mbit/s中传输在技术上对该2Mbit/s采用CUDITMX301+1系统,从而保证重要传输通道在发生故障时瞬间不中断。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设计出一种电流滞环控制策略,通过跟踪直线电机式悬架控制系统输出的最优阻尼力转变,得到参考电流,经过空间矢量调制后输出PWM波,输送到电流逆变器中转换为三相电流,进而控制直线电机的作用。经过仿真可以得出电流滞环控制策略控制效果良好,可以输出理想的阻尼力,为电动汽车主动悬架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通过比较电压控制方式和电流控制方式,得出电流控制方式明显优于电压控制方式的结论;并重点分析了在电流控制方式下的控制策略(包括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和阻尼控制),并在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3.
控制策略开发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合理的控制策略和方法,对于驱动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使用ADVISOR软件对并联式混动汽车的控制策略进行再开发,提高工作模式切换的合理性,改善电动机对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对于混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兼顾电池SOC限值方法的混合动力汽车多种群遗传模糊控制策略。引入模糊逻辑控制以增强整车控制系统鲁棒性、实时性;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模糊变量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使在模糊逻辑控制下整车燃油消耗得到降低;使用电池SOC限值方法避免电池在SOC过低时继续放电。利用matlab平台联合advisor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多种群遗传模糊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比advisor软件默认的电机辅住控制策略燃油经济性提高6.96%的情况,SOC限值方法使电池工作在更加合理的SOC值区间范围内,有效保护电池。 相似文献
15.
由于汽车轮胎动力学的非线性,对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滑模控制能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但其固有的抖动会影响控制效果。文章介绍采用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法,针对两轮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里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能较好的抑制控制系统的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为主线,阐述了加强成本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实施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各种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差异化控制策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的运作效率,体现"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服务理念,决定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效能的发挥。以集散服务网络为研究对象,依据枢纽特征聚合态所处阶段是否为常态,利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双层规划控制策略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研究枢纽特征聚合态的差异化,构建模型和算法设计,为高性能集散服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