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双体船稳性和操纵性较优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船舶领域。采用铝合金建造的船舶具有结构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被主要运用于观光船和快艇等小型船舶。以19.88 m双体铝合金风电运维船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纵骨架式和全横骨架式2种结构型式方案,建立整船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约束和载荷,进行总强度分析;根据双体船各部位的应力分布规律,对连接桥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及分析。最终给出双体铝合金风电运维船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为推广发展双体风电运维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小型单体和双体风电运维船通常采用船首顶靠风机基础的方式进行登乘作业,而大型专业运维船一般通过补偿步桥进行登乘。不同登乘作业方式的窗口期均与运维船的耐波性能密切相关。基于船舶耐波性理论,对不同类型风电运维船在典型海域登乘作业的全年及各月份耐波性窗口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大型专业运维船登乘作业窗口期最长,小型双体运维船次之。该研究可为风电运维船登乘作业窗口期分析和风电场运维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月17日15点58分,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两条9000DWT1#、2#多用途散货船(HQ085/HQ086)同时开工。出席此次开工仪式的有船东、船检及公司相关领导。该系列船全长122.2m型宽19.8m,型深10.7m,入级BV。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21,(6):71-73
从国内市场看,在“3060”碳排放目标的指引下,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近期陆续发布十四五新能源规划,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发展,仅上述三省新装机容量就超过32GW,海上风电迎来发展“黄金期”。3月3日,从中国招商工业传出消息,该公司与挪威风电服务商Awind签订了2艘风电运维船(CSOVS)。此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凭借在风电船和起重船等领域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优秀的技术方案,成功中标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海上风电关键施工船机项目开发设计项目,中标价达2183.6万元。  相似文献   

5.
《船舶》2019,30(4):14-14
近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投资打造,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建造的国内首艘1300t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01”在江苏启东中远船厂成功下水。“铁建风电01”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研发、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舶,多项技术打破国内记录。该船长105m、型宽42m、型深8.5m、最大作业水深50m、续航力3000n mile。该船的起重能力居国内同类船舶之首,相当于可以吊起一艘“轻型护卫舰”;甲板作业面积2500m^2,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抵御16级台风,能在恶劣海况下实现高精度安装。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风电运维船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聚焦风电运维船的船型开发,结合风电运维船特定的作业环境和工作要求,设计3种典型船型,分别对其阻力和耐波性能开展数值仿真研究。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对这3种船型中的某种船型开展线型优化设计,并通过水池模型试验验证优化效果的可信度,为风电运维船的总体性能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体风电运维船船型,结合M型船的特征要素设计改造出M型风电运维船。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出M型风电运维船波浪航行时的波浪增阻与纵摇、垂荡情况,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原三体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探索不同M型船船型对船舶波浪航行时的波浪增阻与纵摇、垂荡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耐波性能较优的船型方案,从而为M型风电运维船的船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三体风电运维船船型,结合M型船的特征要素设计改造出M型风电运维船。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出M型风电运维船波浪航行时的波浪增阻与纵摇、垂荡情况,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原三体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探索不同M型船船型对船舶波浪航行时的波浪增阻与纵摇、垂荡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耐波性能较优的船型方案,从而为M型风电运维船船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2021年12月16日,由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承接的"雄程9号"多功能坐底风电安装平台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举行签字交付仪式,正式交付船东上海雄程海洋.这是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开拓海上风电安装的最新战绩. 在国际、国内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驱动下,从2010年交付第一艘风电安装船"决心1号",到2021年承接2艘全球最...  相似文献   

10.
10月17日下午2点,新扬子造船为挪威Klaveness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83500DWT化学品组合船在1号码头盛大命名。此次命名的83500DWT化学品组合船是新扬子造船为挪威Klaveness公司订造5+4艘系列船中的首制船。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25日,江南造船建造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号正式入列"东方红"系列科考船队。该船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一代深海大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船长103 m、船宽18 m、定员110人、实验室总面积600 m~2,配备国际最先进的船舶装备和科考装备,可开展高精度的全海深和空间一体化的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是国内目前排水量最大,定员最多,经济性、振动噪声、电磁兼容等指标要求最高,作业甲板和实验室面积利用率最大,综合科考功能最完备的国际顶尖海  相似文献   

12.
谢云平  彭鹏 《船舶工程》2015,37(12):13-17
结合海上风电运维船的使用要求和三体船型特点,确定小型高速三体风电运维船船型,并寻求特定海况下阻力性能和运动性能优异的侧体布局方案。基于CFD计算静水阻力和规则波中迎浪增阻与运动响应,并预报不规则波中运动有义值和阻力值。通过比较表明,主、侧体艉部对齐时三体运维船的综合性能最优。从而为海上三体风电运维船的设计和性能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上风电机组运维需求,设计海上风电运维船的小型化波浪补偿登乘栈桥。进行登乘栈桥的总体设计、力学分析和软件设计,并对登乘栈桥的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进行的设计可满足海上风电运维船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要求,保证人员与物料的安全和作业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曹学军 《船艇》2005,(8):28-29
6月27日,长航集团金陵船厂为法国船东建造的又一条37300DWT化学品船“BRO EDWARD”轮在江苏金陵船舶责任有限公司签字交船。该船总长184.90m,两柱间长176.00m,型宽31.00m,型深16.40m,设计吃水9.50m,结构吃水10.50m,主机为MANB&W6S50MC型。功率8580千瓦。载重37300吨,航速15.0节,续航力12000海里。该船双底双壳,有前倾型首球鼻艏,可调桨首侧推,方艉及开放型艉柱,连续平直甲板。入级法国BV船级社,无限航区。主要用于运送原油、成品油和IMO Ⅱ类液体化学品。  相似文献   

15.
《船舶设计通讯》2010,(1):61-61
5月29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船院)为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45000DWT散货船的首制船“和海”号在福建圣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顺利下水。  相似文献   

16.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未来5年(2022—2026)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新增557 GW,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新增90GW。随着海上风电安装规模日益加大以及深远海的发展规划已然大幅开展,相应中高海况下远海风电场的安全高效运维已成难点,而用于风电运维船的补偿式栈桥装置(Gangway)已成其亟需的主要甲板装备。主要从国内外补偿式栈桥装置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未来产业应用的角度,阐述补偿式栈桥装置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7.
《船舶》2019,(1)
正近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的中国铁建1300t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大合拢仪式在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举行。该船集先进性、高效性、实用性于一体,各方面性能参数在海上风电安装装备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船总长105m、型宽42m、型深8.5m、最大作业水深50m、甲板作业面积2500m~2,配备起重能力为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7日,振华重工成功中标中交三航局1 000 t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设计建造项目,这是振华重工迄今为止承接的最大起重能力的风电安装设备。该船集大型设备吊装、风电设备打桩、安装于一体,可在水深40 m内的泥砂质海域作业。在该项目中,振华重工首次使用了最新研发的新型升降系统,与传统升降系统相比,新系统寿命更长、可靠性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体风电运维船在航行过程中的尾下沉现象,通过对双体船的尾部抗扭箱进行改型设计生成系列方案.运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双体风电运维船在静水中的阻力及尾下沉情况,并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船值进行对比,以此探索抗扭箱对双体船静水中阻力及尾下沉的影响,为双体风电运维船尾下沉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尾抗扭箱能够很好地起到减小...  相似文献   

20.
对于海上风电双体运维船而言,兴波阻力是其总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CFD技术对非对称双体船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改变双体船左右片体角度以及改变单侧片体肥瘦程度来实现内外片体排水体积差的目的2个方面来研究非对称双体船的阻力性能,比较各方案的阻力,综合考虑最终得出最优方案,为今后双体风电运维船的船型设计与优化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