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公路因而受线形、纵坡和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事故率高于其他公路。随机干扰因素作为山区公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山区公路使用者的困扰,也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常规交通流模型大多不太适用于山区公路,为了研究适用于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交通流随机干扰模型,分析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交通特性,利用交通流宏观分析的欧拉方程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微观分析方法建立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2.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过程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毁损路基是汛期山区沿河公路的常见病害形式,是河流洪水与公路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耦合对抗的表象.以大量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实例为基础,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宏观表象,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过程概化为三个阶段,即洪水对路基的劣化、弱化阶段;路基变形、下沉、潜在破坏面形成阶段;路基毁损破坏阶段.论述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每个阶段的物理特征,指出了各阶段力学分析可采用的基础力学原理.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角度,论述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机理,认为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属于一种被动洪水毁损过程,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抗冲蚀能力是该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喻沐阳  张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7-30,49,M0006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地形地质复杂,征地拆迁困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为了将绿色公路的设计理念贯穿在项目设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系统研究了公路工程绿色发展理念;然后在总结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要点和原则;最后以省道S478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从线位优化、指标选取、断面布设、景观规划等方面开展设计实践,最大限度降低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绿色公路理念在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区公路路线技术指标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我国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延伸以及山区公路建设的特点,论述了对山区公路路线技术指标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目的、意义和关键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路交通设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山区公路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山区公路建设常带受到当地水文条件、地形及地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山区公路选线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对山区公路选线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山区公路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区公路边坡防护与生态景观实用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山区公路边坡防护与生态景观设计问题,根据某山区公路7种不同土质、岩质边坡特点,综合考虑协调周围环境、防止产生水毁边坡及减少土壤侵蚀作用,研究山区公路边坡安全防护及景观美化,提出山区公路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并将成果运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山区公路易遭受水毁这一突出问题,在总结了防治山区公路水毁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从养护措施、汛前预防检查、工程防治与植物防护方面就预防与治理山区公路水毁应采取的措施做了论述;并提出了防治山区公路水毁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综合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山区公路边坡治理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导致边坡治理工程失效或失败,从而大大增加工程投入。因而对山区公路边坡工程效果评价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评价内容及步骤、评价标准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山区公路边坡工程效果评价的方法,并以蛮耗至金平至金水河口岸二级公路某边坡为例,演绎了山区公路边坡工程效果评价的过程,对其他山区公路边坡工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3)
为确保行车安全,针对不同交通控制管理类型的山区公路平交口的交通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基于车速折减参数分析和次要道路交通流穿越临界间隙的安全视距分析模型,给出了山区公路不同交通控制管理类型平交口的安全视距计算方法。此外结合云南省山区公路平交口长期数据调研分析,给出了不同交通控制管理类型的山区公路平交口最小安全视距建议值,为山区公路平交口视距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理论依据,保障山区公路平交口的交通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公路通行能力与横断面尺寸是影响公路建设成本的关键性指标,而山区公路通行能力指标一直是我国公路标准规范体系中的一项空白。在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国、省干线公路中,山区双车道公路占据80%以上。因此,科学合理的山区公路通行能力指标体系,可以为西部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不仅为山区人民生活服务,还大量地为社会运输服务,起到了勾通城乡之间的桥梁作用,对发展山区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山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山区公路大多具有依山傍水,陡坡弯急等地形特点,加之公路的防水排水设施不够完善,抵御洪灾的能力较弱,每到汛期山区公路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毁,轻则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重则将中断交通,危及公路的行车安全,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山区公路水毁进行防治是目前养护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结合山区公路的实际,谈谈山区公路水毁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琦  王中魁等 《东北公路》2003,26(1):86-87,68
在分析辽宁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特点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山区公路设计、建设、养护实际,对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的内外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防治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区公路修建的日益增多,滑坡问题日益增多,给交通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是山区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对山区公路滑坡治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山区公路滑坡实体工程,给出了典型滑坡处治成功案例,为解决山区公路滑坡问题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4.
陈远川  陈洪凯 《公路》2012,(10):1-10
山区沿河公路的不良地质多发路段占公路里程比例高,是公路工程防灾减灾学科的重要方面。为了在公路养护和管理部门中推广未雨绸缪的地质安全观,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引入"公路地质风险"的理念,并对地质风险及相关重要术语进行了科学界定;在总结已有地质风险分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山区公路破坏的受力特征,系统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及其力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的易发部位和抗毁措施。把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分成"推挤"、"牵拉"、"冲"、"淤"、"渗"等5大类型,可供深入地研究公路地质灾害形成的力学机制参考。提出的各种地质风险类型的易发部位和抗毁措施可为山区沿河公路减灾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晓舟 《中外公路》2006,26(6):117-120
该文通过总结山区公路桥涵设计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山区公路桥涵设计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山区修建公路桥涵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势、环境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蒋雨屏 《公路交通技术》2008,(6):I0001-I0001
我们通常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Mountainous Area),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9.24%;在山区修建的公路称为山区公路(Road in Mountainous Area)。山区公路工程技术(Technology on Road in Mountainous Area)是指在山地(山脉)、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地区修建公路时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包括复杂地形与地质灾害等),使山区公路的建设与交通达到安全、快捷、节约、环保。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山区公路实施植物防护收到的防护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了具体分析。同时在总结本地区实施公路植物防护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治山区公路水害、沙害与雪害的生物治理措施,并对加速实施山区公路植物防护的具体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山区行车安全出发,介绍山区公路设置避险车道的必要性和设计方法。重点介绍广西地区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与路线平、纵面设计及行车安全的关系,并对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迈进,但由于山区受到地质、地形及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公路选线方案的设计及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特点及原则,然后分析如何设计山区公路选线方案,阐述所应用的选线技术,最后实例分析选线方案,以望对后期设计山区公路选线方案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川西地区某省道改建工程,探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路线总体设计,阐述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公路设计思路和原则,从线形指标选择、公路展线方法两方面研究山区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设计选择和路线方案确定,为类似工程路线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