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船舶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实验和实践研究,简述了船舶柴油机常见的排放物及其危害,着重讨论了控制船舶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此文从满足船舶柴油机IMO排放规定出发,在总结中低速船舶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从运行管理的角度提出降低柴油机排放的基本技术措施,以供广大船舶柴油机运行管理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叶令况 《船舶》1996,(3):32-38
本文介绍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物及排放现状,排放测试和限制的方法和规定,减少排放物污染的衫和措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事组织《MARPOL》公约附则Ⅵ的实施要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MARPOL》公约附则Ⅵ出台的背景,对船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形成机理及其改善这些有害排放物的措施进行了简述,从原理和具体操作方面较详细地研究了有害排放物,特别是氧化硫和氧化氮的测试问题,指出了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只能进行测量和计算相接合才能得到与公约要求一致的、可进行比较的排放量。文章最后还简单分析了《MARPOL》公约附则Ⅵ的实施对航运业和船用柴油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发展趋势与环境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培廷 《航海技术》2000,104(2):40-43
此文分析了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机的地位和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不可代替性;介绍了IMO关于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低环境污染”将是继可靠性、经济性之后的船舶柴油机的又一研究开发重点,经济性和低污染必须并重考虑;介绍分析了船舶柴油机的主要有害排放物,并着重介绍了几种有可能很快得到应用的降低氧化氮排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此文简要介绍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物生成条件和对环境的危害,较系统地分析降低NOx排放的机内控制和机外控制措施,并提出综合运用降低NOx 排放的技术措施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日益严重,人们认识到船用柴油机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危害,要求对船舶废气有害成分进行排放限制。国内外主管机关制定了分阶段实施的、越来越严的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法规。本文系统地疏理了国际海事组织针对船用柴油机排放限制的法规,探讨了经济且可行的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船舶柴油机排放物控制措施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森 《江苏船舶》2003,20(4):19-21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 ,船舶柴油机排放物也已成为日趋严重的污染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把限制船舶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就各种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措施作简要分析 ,重点介绍SCR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5月生效的MARPOL 73/78公约附则VI对船用NOX排放标准和排放控制区域进行了规定,根据船舶柴油机的建造年份规定了其排放物三个阶段的标准,其中第三阶段适用于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建造,在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区域内航行的船舶上的柴油机。根据此要求,越来越多的船舶为了满足TIER III要求而加装废气再循环(EGR)和高低压SCR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珠江水运》2013,(Z1):175-177
本文阐述了船用柴油机NOx排放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及其国内外政府和权威组织对NOx排放的限制。在此基础上,从燃料技术、燃烧技术、喷油技术和电喷技术四大方面提出改善NOx排放的措施。而在燃烧技术方面又重点分析了内外循环技术及改进后的喷雾废气再循环技术。最后提出减少NOx污染物的排放对船用柴油机而言,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限制将会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11.
船舶柴油机的NOx排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船舶柴油机气体NOx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介绍了MARPOL73/78/附则VI作出的限制船舶废气中有害气体排放的规定,阐述和讨论了降低船舶柴油机废气中NOx排放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被普遍用于在航运船舶上。随着人们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对船舶的污染排放越来越重视。其中柴油机排放的大量微粒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了柴油机产生微粒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污染排放的SCR技术,废气循环系统,微粒捕抓器。SCR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催化剂NH_3与NO_X还原为N_2和H_2O,减少污染物NO_X。废气循环系统原理是减少气缸中氧气所占的比例,降低燃烧温度,破坏NO_X生成的条件来减少微粒的排放。微粒捕抓器利用一种能承受高温,高压,耐腐蚀,气流阻力小的多孔过滤体来减少柴油机排放的气流中的微粒。由于微粒具有一定的惯性,当气流经过多孔过滤体的时候,柴油机的微粒在惯性和重力的作用下被过滤体收集,起到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船用柴油机排放法规概况由于船用柴油机对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状况的日益关注,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在1997年通过了MARPOL公约73/78附则Ⅵ,即《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对于每一台安装在2000年1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输出功率大于130kW的柴油机提出了排放控制标准。为进一步控制和减少船舶柴油机有害污染物的排放,MEPC又于2008年10月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燃料多样,并可用重燃油,致使人们误解柴油机对燃料品质要求不严。随着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柴油性能与质量对柴油机燃烧品质和排放的影响日益凸显。柴油的硫含量受到特殊关注。论述了柴油硫含量对柴油机使用的各方面影响:对柴油机有害物包括PM、CO、NOX排放的影响;对排放后处理系统包括DOC、SCR、LNT和DPF的各种有害影响或造成的使用限制;明确了高硫含量没有加重柴油或机油的腐蚀性,也没有破坏活塞的清净性,但是燃烧后积炭中硫化物形态的不同和含量的增大会造成活塞环卡死,相关部件腐蚀磨损加剧;高硫含量也对柴油机油提出了高总碱值、高清净分散性的要求,并会缩短机油的更换周期。研究结果表明,硫含量对柴油机使用的有害影响是多方面的,低硫或无硫柴油是未来世界范围内对柴油品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日益重视环境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船用柴油机上配备排放装置采用SCR机外净化技术,全球市场前景下应用船用柴油机SCR技术控制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技术处理装置,有效降低船舶尾气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通过分析SCR技术设计原理、装置结构、关键设备催化反应器工作流程处理系统,降低NOx的影响机理,控制船用柴油机电控单体泵、高压共轨排放的有害污染物、气体,满足排放法规和日益严重排放的环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在柴油机中难以直接掺烧的问题,采用含水乙醇催化重整技术对乙醇作预处理,在加装了含水乙醇重整装置的2135G型柴油机上进行掺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烧含水乙醇重整燃料后,柴油机滞燃期均不同程度延长,延长幅度随着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大;最高爆发压力在低负荷时明显降低,而在高负荷时显著升高,且随着替代率增加柴油机有爆震倾向;当量比油耗上升,燃油经济性恶化;主要排放物NOx的排放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CO排放增加。掺烧含水乙醇重整燃料后柴油机性能在高负荷时较为理想,在低负荷时恶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前阶段,高速发展的船舶行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发动机的需求量。在船舶应用发动机航行的过程中,为保证与柴油机排放法规要求相适应,会借助多种处理方法,对发动机有害排放进行必要地控制。然而,柴油机所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以及微粒生成条件均存在诸多差异,且净化方法存在极大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经济性的基础上减少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以及微粒排放逐渐成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醇类燃料得到了普及应用。本文结合当前国内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新型清洁型代用燃料的发展可以不断改善船舶发动机燃烧特性,减少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好地实现能源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柴油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取得了飞速的,柴油机的应用场合不断扩大,性能越来越好,并且,柴油机的燃油耗和机油耗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但是,在过去的20世纪中,柴油机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却是比较严重的。当人类迎来拯救和恢复自然环境的21世纪时,各国柴油机制造商都纷纷推出各种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新措施,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对柴油机排放的要求。现对有关柴油机制造商针对降低排放问题已采取或将采取的措施作一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排放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形成机理,在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措施中,主要从机内处理和机外净化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柴油机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微粒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维计算流体软件,对一台小型柴油机进行改进,通过设置同轴喷油器,实现正丁醇和柴油这两种燃料的缸内直喷。基于该计算模型,研究缸内正丁醇的喷射比例和柴油预喷比例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丁醇喷射比例的增大,缸压和放热率峰值下降,soot生成量和CO生成量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而NOx生成量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着柴油预喷比例的增大,滞燃期缩短,缸压和放热率峰值上升,soot生成量和CO生成量排放物与正丁醇喷射比例增大的结果趋势相同,而NOx生成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