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曾对香港、上海和深圳三个港口发展有过一个大胆预言,2010年深圳港的吞吐量将达到3350万标准箱,会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香港将以2790万标准箱的吞吐量沦落至两个中国内地港口之后,甚至被新加坡挤出三甲之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长江集装箱港口众多,规模和吞吐能力差异较大,根据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集装箱吞吐量和吞吐能力、港口依托的港口城市的规模等要素,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格局,并对“十一五”期间长江集装箱运输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3.
4.
陈焰  王少梅 《集装箱化》2007,18(5):21-24
0引言 近年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飞速增长(见表1),到2006年底已连续4年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4位,创造了港航业的“深圳速度”。从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现状看,深圳港要继续向世界级集装箱大港发展,除在港口泊位、航道、集装箱堆场、口岸环境等方面加快建设外,水路支线运输也有待大力发展。目前深圳港水路集装箱支线运输在港口现有运输结构中比重较小,港口集疏运体系仍以公路运输为主。要强化深圳港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集装箱运输格局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基本格局现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外贸经济最发达、集装箱生成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主要港口不断建设集装箱泊位,经过20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已基本形成了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深圳港、广州港为干线港,区内其他中小集装箱港口为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格局。这种格局随着广州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南沙港区的建成投产,将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6.
肖西江 《集装箱化》1993,(5):26-27,32
天津港从1973年正式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至今即届20年,该港集装箱装卸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能从事装卸第三代全集装箱船、半集装箱船和滚装船,能从事集装箱的拆装、冷藏、检验,修洗、代运和疏运等多功能的专业化公司,并于1990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我国北方集装箱中转枢纽港。  相似文献   

7.
8.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1):19-23
在班轮运输业的发展中,北美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表1所示,2005年北美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4340万TEU,比2003年增长24.8%。尽管从脊吐量的绝对值和增幅来看仅与西欧港口相当,但北美港口的中转箱很少,因此北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与其贸易增长的关联度更高。根据PIERS的统计,去年美国集装箱货物的进口量为1700万TEU,比上年增长近10%,其中自东亚进口的占69%;出口量为840万TEU,比上年增长6.9%,其中出口至东亚的为420万TEU。  相似文献   

9.
10.
傅其 《集装箱化》1998,(1):29-30
近几年来,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的确立,国外各船公司纷纷在上海港开设和增加了至北美、欧洲、地中海等集装箱国际干线班轮,加上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使得上海港口的集装箱装卸运输业务日益繁荣,发挥了枢纽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吞吐量规模不断扩大,沿海和沿江港口大都相继开始从事集装箱运输,到200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348万TEU,成为世界集装箱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 三、珠江、长江三角洲港口运输格局变化趋势及发展对策 (一)珠江三角洲港口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以香港和深圳港为枢纽港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香港港口强大的中转功能在本地区集装箱运输中依然发挥主导作用,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迅速崛起,直航量迅速增长。实践表明,1992年完成的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维护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华南地区必须相应发展集装箱枢纽港,近期选择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13.
在小小的珠三角,在毗邻而居的两个城市,同时产生世界上排名第一和第四的两个集装箱大港——香港港和深圳港,这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4.
远东地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及上海枢纽港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东各国和地区预计未来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速,外贸也将继续大幅度增长,经贸交流将更趋活跃。由此,远东地区集装箱运输也将快速增长。远东港口的集装箱处理量在全球港集装箱处理量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世界集装箱航运从欧洲、北美、远东三足鼎立转向远东、欧美两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远东地区港口尽管都面临着拓展市场、大显身手的极好机遇.但是为争夺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未来还将有一番激烈的角逐。  相似文献   

15.
得益于我国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经济大环境,近年来,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港务)与国内各港口一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11月18日,招商港务的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100万TEU,预计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15万TEU。作为深圳唯一以内贸集装箱为主的港口,我们以自己的努力和发展为深圳港,这个世界第4大集装箱港作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进行了珠江三角洲国际集装箱运输格局分析,并提出了外贸集装箱港口分层次定位标准的初步意见。对大珠三角几个重要港口的优势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深圳港与香港的互补互利关系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资料     
《水运管理》2004,(2):41-41
  相似文献   

19.
面对后来居上的新加坡和奋起直追的上海、深圳,香港当局并不把全部赌注押在宏大基础设施上,而是集中力量,做大物流和优化使用现有集装箱港口码头设施。这就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