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山区河湾路基边坡冲刷特点,建立路基边坡上填料单颗粒三维受力模式,对凹岸路基路边坡填料颗粒冲刷起动的基本条件进行理论推导。通过算例结果分析,探讨不同水流近底流速条件下的凹岸路基边坡抗冲稳定坡度。  相似文献   

2.
王亚玲  周玉利 《公路》2006,(12):92-94
针对山区沿河路基河湾凹岸的护坦防护机理及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护坦顶面应低于河床面,其减冲防护效果与护坦宽度BH有关,提出凹岸护坦防护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证明河湾凹岸路基冲刷防护采用护坦基脚式挡土墙或护坦式基脚护坡是一种经济有效、易行的浅基防护型式。  相似文献   

3.
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对公路黄土洞穴水土流失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路堑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因素的改变;路基、路面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汇水作用;路基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填土或弃土的特殊土性所致。黄土高原公路黄土洞穴分布规律表明,洞穴侵蚀程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4.
针对盐湖路基的特点,提出了用塑料排水板防止淡水侵蚀岩盐路基,介绍了施工方法、施工及维修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季冻区路基边坡的水稳定性影响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岩土的水理性质出发,采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季节性冰冻区公路路基边坡中水的侵蚀机理问题和公路路基边坡溜方的稳定性影响,得出公路路基边坡坡面径流流速的关系公式和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路基边坡的滑动面平行于路基边坡坡面的结论,通过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路基边坡的应用实践举例,提出季节冰冻地区公路路基边坡水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饱和非饱和流固两相耦合的理论和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技术,研究考虑地下水入渗侵蚀路基边坡,水头差形成渗透力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差分强度折减分析法。将此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镇胜公路K90段典型路基边坡滑坡工程,进行地下水入渗侵蚀路基岩土体施加渗透力造成路基边坡失稳下滑的分析,研究了流经路基纵断面不同水头差工况下的路基边坡变形和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入渗施加渗透力作用,路基边坡稳性明显下降,得出不同水头差Δh时的稳定系数和抗滑桩结构体上相应的弯矩,具有简单线性关系;研究了抗滑桩、路基采用土工格栅等加固措施后的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些加固措施对边坡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极不利水头差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情况,得出此种情况下,边坡仍有富裕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滨海新区重点工程沿线不同地点的34组盐渍土样为原料进行了土壤含盐量测试、易溶盐试验等氯盐渍土基本性质试验,分析了盐渍土破坏机理。氯盐渍土路基处治技术的关键是隔断水分侵蚀路基,防止结构层材料再盐渍化,保证路基强度和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黄土路基坡面侵蚀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黄土路基压实坡面室内人工降雨侵蚀试验,提出了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土路基坡面降雨侵蚀强度计算公式,分析了降雨自然因素及坡角、压实度、坡长等因素对坡面冲刷强度的影响程度。坡面降雨侵蚀结果表明:坡面存在冲蚀最大的临界坡度25.9°;坡面压实度越大对边坡抗冲蚀稳定影响越有利;边坡的坡长过长对坡面抗冲蚀防护极为不利;坡面产沙量自上而下增加;坡面水流含沙量对坡面产沙有一定的影响,随坡长越大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9.
浸水路基是一种在水流淘刷、冲击和侵蚀下形成的软化路基。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浸水路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需要做好浸水路基的防护措施。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浸水路基病害原因,并对浸水路基工程的特征及变形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浸水路基处理措施,工程施工后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提高了路基稳定性,以为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盐渍土质作为公路路基时,公路路基容易出现盐胀、溶陷、变形、翻浆以及侵蚀等病害,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过往行车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在盐渍土地区建设公路,应当要首先处理好盐渍土问题。结合某公路盐渍土路基治理施工项目,针对盐渍土的危害、处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使上海市乃至长三角的滨江沿海发展链得到更好的交通服务,对上海市沿江通道浦西接线段进行总体方案研究.首先从交通系统的衔接、对现状交通设施的利用、工程建设的筹划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目标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硬连接"和"软连接"两个系统总体方案,明确了各系统功能定位及衔接方式,重点对系统方案做了详尽论述.从上位规划条件和交通功能两方面论述了总体方案的研究及比选思路,最终确定"硬连接"系统方案为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云路跨线桥桥台段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根据软基特性分析并阐述CFG桩与袋装砂井技术在处理桥头段软基中的应用。通过土压力盒试验,确定在不同情况下桩土分担荷载的关系。经过检验与监测,各项观测数据表明,CFG桩+袋装砂井方案对于处理软基,特别是预防桥头段不均匀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桥台段软基处理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盐胀造成路面大面积纵向开裂的病害现状,提出盐渍土路基盐胀力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以S310线的病害为依托,模拟盐胀力的大小及其在路基中的传力特性。通过分析路基断面不同高度的水平应力分布规律,提出把公路路面的水平位移与盐胀力的比值作为盐渍土路基的水平盐胀率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因受地形地物限制,将线路敷设在陡坡上的情形较为常见。介绍陡坡上路基的典型断面形式,深入探讨分台式路基的设计方法和设置条件,通过与其他断面形式的对比,指出分台式路基在山区高速公路陡坡上应用的独特优势。结合大量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分台式路基在陡坡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分台式路基在今后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寻求改善不良填筑材料和软弱地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是过湿盐渍土路基修筑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增强路基稳定性和控制路基变形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区公路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不但会导致路基本身损坏,还将导致路面结构损坏。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使之对此有更明确和更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吴炼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83-86,92,M0011
城市滨江岸线是一个城市稀缺且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为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化发展,必须做好岸线资源的规划控制工作。在对滨江岸线的功能分类、岸线断面及范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滨江岸线利用详细控制方法,采取“线-点-面”相结合,以河道蓝线和水位线为基准线,将岸线功能段落起终点投影至基准线的交点作为基准点。以基准点围合而成的面域作为各类岸线对应的控制范围。对全域岸线以“总图+图则”的方式进行规划控制,在各分图则中确定图则区位、岸线功能、岸线信息、控制要求等详细内容。并以南京市域滨江岸线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全市滨江岸线利用的功能分布、规划控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城市滨江岸线利用与陆域城市功能的协调及相关部门后续的统筹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国民精神需求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特殊性,从选线、慢行系统、沿河景观、沿河路基等方面分析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黄河板块旅游公路设计过程和思路;同时,针对黄河旅游公路建设中重难点如沿河路基设计、高路堤稳定性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滨河项目对单系统的研究较多,对基于滨河线性空间整体统筹和协调的研究较少的现状,以滨河路的规划设计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滨河路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技术标准、总体布置、节点设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均提出了思路.以太原市近年完工的8条汾河支流及滨河路的综合整治工程为案例,对立足城市可持续绿色发展,促进城市滨河线性空间协同开发...  相似文献   

20.
城市滨江路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重庆市主城区滨江路为例,首先总结已建滨江路规划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国内外滨江路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改善滨江路规划建设水平的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