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路》2020,(5)
塔架作为拱桥缆索吊运斜拉扣挂施工常用的临时设施,针对传统塔架索鞍多采用弧形板索鞍支承扣索,导致扣索摩擦严重、各扣索之间相互缠绕等问题,提出并采用了轮式索鞍设备。为研究轮式索鞍的应用效果,以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平南三桥为工程依托,开展了塔架扣索平台荷载试验研究,采用智能振弦式压力传感器和绳索张力计等扣索力测量仪器对比分析了弧形板索鞍、钢轮和尼龙轮、七门轮式索鞍和八门轮式索鞍扣索摩阻系数情况,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径拱桥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塔架与扣架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主索塔架和扣索塔架一体化吊装施工中,研究 了吊装塔的强度、稳定性、扣索伸长、内力测量以及拱轴线的控制等关键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塔架与扣架一体化设计,可减少设备投入,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其技术亦可应用于同类桥梁施工。  相似文献   

3.
介绍钢管砼拱桥钢拱肋的制作方法以及利用扣索排架与扣索地锚安装钢管拱肋的无支架缆索安装方法,探索钢管砼拱桥施工方法新的技术领域,形成了大跨径钢管砼拱桥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阐述混凝土开口薄壁箱拱桥梁平转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技术要点,重点从转盘施工控制,转体混凝土重平衡控制,钢绞线扣索系统控制,平衡转体施工控制,转体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结构固定及合拢段施工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进行总结,为今后同类桥梁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杨洋  王峰 《公路交通技术》2023,(2):120-125+130
为避免在拱桥悬浇扣挂施工中进行复杂的扣索力优化计算,提出一种通过增加水平索在施工过程中抵消扣索水平力的悬浇扣挂施工方法,并以涪陵乌江大桥复线桥工程为例,采用该方法控制其施工过程中的扣索力,并与原设计计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该方法可优化主拱的临时支撑条件,使主拱的结构行为变得相对简单;2)该方法对主拱的位移和应力控制能力较强,是一种可行的大跨径拱桥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桥梁自平衡转体是利用结构自身重量的相互平衡,利用结构的永久配筋部分或全部取代转体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扣索和背拉,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安全性并降低施工成本的转体施工工艺。结合广东省道1960线改建工程中新寨大桥的设计,介绍了一种刚架拱桥自平衡转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行对岔特大桥主桥为净跨径205 m的上承式拱桥,为采用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施工的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重点介绍该主拱圈转体施工方案比选和转动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涛 《交通科技》2008,(1):19-21
在高速铁路设计中采用大跨度钢箱拱桥结构形式,由于自然环境与交通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转体施工方法较为合适.转体施工主要步骤为转体体系的设计与设置,施加配重,安装扣索,在钢箱拱主拱与边拱自平衡条件下转体,待温度合适后,先合龙拱肋,再合龙梁段.然后完成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特大跨径钢-UHPC组合桁式拱桥新体系。新体系拱桥用UHPC箱型拱肋承受巨大的轴力,采用钢腹杆钢横联规避开裂的风险;相比传统混凝土拱桥,新体系拱桥自重大幅度降低;相比钢拱桥,其不存在厚板焊接困难的问题;采用斜拉扣挂分多次悬臂合龙施工法,扣索只需承受单次合龙的主拱自重并多次循环利用,施工临时措施费用大大降低,因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通过对跨径800m的钢-UHPC组合桁式拱桥的试设计,结果表明:主拱分3次合龙时,斜拉扣挂只需承担36%的主拱自重,拱肋最大压应力为64.9 MPa,无拉应力,各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应力、刚度等均满足要求。平均每平米桥面主拱圈材料用量指标为:钢材380kg,UHPC 0.61m3,自重2.03t。对比研究表明新型钢-UHPC组合桁式拱桥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可适用于500~1 000m级跨径的拱桥。  相似文献   

10.
平南三桥为575m跨径的CFST拱桥,其斜拉扣挂系统扣索多,部分扣索夹角小.如果采用"分级拆除、依次循环拆除"的传统拆索方案,则施工工作量很大,因此提出了逐根拆除扣索的拆索方法.在安装最后一道横联的线形与拆除全部扣索后拱圈线形形成的"交点"前,每拆一段扣索,拱脚附近各控制点位移下挠,而拱顶附近各控制点上挠;拆除"交点"...  相似文献   

11.
杭州石大路大桥为一座上承式拱桥,跨径组合为88+160+88 m,采用水平转体施工,转体角度26°,转体重量16800t,在同类型桥梁中其转体重量位居世界第一.该文主要介绍转体施工中上下球铰、滑道、牵引及助推系统等的设计,并对转体施工进行了监控计算.该桥梁的成功转体合龙对以后同类型桥梁的转体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兰 《公路》1998,(6):12-15
本文扼要介绍桥型方案选择及主孔160m大跨径转体施工的劲性骨架中承式拱桥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3.
《世界桥梁》2021,49(4)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主跨336 m的钢桁梁柔性拱桥,拱肋在钢桁梁上组拼成半拱,利用扣塔竖向转体,单边拱竖转重量约1 400 t。为选择合适的拱肋拼装和竖转施工控制措施及参数,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3种不同拱肋拼装施工控制措施下钢桁梁的应力和变形,并分析拱肋竖转过程中拱肋受力、整体稳定性及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通过边跨压重、单边拱提前预张扣索50%索力,可有效降低钢桁梁应力峰值和下挠量,确定为拱肋拼装施工控制措施;按计算的背索和牵引索试转索力和转体到位索力进行拱肋竖转,结构受力满足要求;拱肋转体的低阶稳定系数大于4,拱肋转体到位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按转体过程同层牵引索相对索力偏差不超过10%、背索与设计索力偏差小于10%、转铰同轴度偏差小于10 mm进行施工控制,拱肋合龙控制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龙桥特大桥主桥为跨径268m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采用缆索吊机吊装+扣塔悬臂扣挂的方案施工。通过采用合理节段运输拼装、双线可分离缆索吊机、桩基承台锚+预应力岩锚相结合的锚碇系统及基于空间角度设计的扣锚索连接结构等关键技术,合理解决了艰险山区拱桥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5.
佛山东平大桥施工监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山东平大桥是一座主跨为300 m的钢箱拱-连续梁协作体系桥梁,采用竖转加平转的施工方法,其钢箱拱肋竖转施工所采用的无扣索竖直提升转体技术为国内首创,14800 t的平转重量亦为世界钢拱桥之最。该文以此桥的施工监控为背景,阐述了转体过程中竖提索力优化计算、稳定性分析、平转牵引力计算、重点部位的应变动态测试及拱肋线形实时控制等关键技术。监控结果表明,大桥主桥轴线、合龙段高差、成桥线形、桥面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何佳  段鋆  张雪松  曾勇 《中外公路》2012,(3):224-226
钢锚箱由于具有受力方式明确、施工方便等优点已经在多座大跨径斜拉桥中得到应用,然而在拱桥施工中比较少见。近几年来,钢锚箱在拱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如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径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合江长江一桥。该文通过对合江长江一桥扣塔钢锚箱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阐述钢锚箱在拱桥施工中的受力特性,并提示钢锚箱在拱桥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竖转施工的桂江三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瑞海  李继平  李东红  赵宝军 《公路》2001,(4):37-39,75
梧州桂江三桥设计为三孔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跨径为175m,是我国首次采用集群液压千斤顶作动力装置进行竖转施工的钢管拱桥,施工中用钢绞线作柔性起重索,突破了以卷扬机钢丝绳滑车组的模式限制,大大提高了转体重量和提升高度,竖转高度和跨度居全国同类型桥梁之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拱桥吊装过程中的扣索安全状态评定问题,分析了拱桥施工期的扣索抗力概率模型和荷载概率模型。采用施工期斜拉扣索的强度失效模式,建立了斜拉扣索的可靠性功能函数。以磨刀溪特大桥拱桥吊装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5根扣索在施工期的时变可靠度指标。研究表明:该文提出可靠度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随着施工工况的持续累加,扣索可靠度指标逐步降低。当劲性骨架合龙后扣索的可靠度指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须高度关注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扣索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斜拉扣挂悬臂拼接法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架设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中扣索是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以某主跨180 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采用基于Midas Civil的未知荷载系数定长扣索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合理的扣索索力和预抬高量。实践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计算精度高,成拱线形满足设计要求,且扣索可以一次张拉到位。此基础上,对拱肋吊装过程进行静力和稳定性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主跨336 m的刚性梁柔性拱桥,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钢桁梁柔性拱桥,采用"先梁后拱,主梁斜拉扣挂、主拱梁上竖向转体施工"施工工艺。介绍了该桥上部结构架设工艺,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详细分析托旁托架设计与施工、三桁高差、中跨合龙、拱肋梁上拼装、拱肋竖向转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