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用船舶结构疲劳评估方法概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船舶结构的疲劳评估是船舶力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常用的船舶结构疲劳评估方法——船级社提出的简化方法、谱分析法、设计波法、断裂力学方法,以及概率S-N曲线和概率断裂力学方法进行了概述。首先分别对每种方法中的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给出了这些技术细节当前的处理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每种方法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边坡生物工程防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详细的研究了边坡生物工程防护的主要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简略说明。比较了四种防护方法,为坡面防护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颗粒分析试验的2种方法,非规范法(常用方法)和规范法。阐述了密度计法的原理及其局限性,讨论了2种试验方法各自所用公式的适用性。通过试验,得出了2种方法的差别,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2种试验方法所得粘粒含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把实物期权的思想用于船舶投资决策,建立基于实物期权的船舶投资决策方法。首先介绍了投资决策方法发展过程和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方法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投资决策的优点。然后论述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船舶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提出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船舶投资决策的具体步骤,最后利用船舶投资的实例证明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及优越性。可见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方法充分体现了柔性管理的价值,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而与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对MIMO衰落信道的精确描述是设计多天线无线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该文首先简要介绍MIMO技术的发展史,同时详细介绍了MIMO信道的建模方法。比较了不同建模方法之间的异同,着重介绍了射线追踪方法构建MIMO信道模型的方法,给出了如何宰确定性环境构建信道矩阵,同时给出了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善群  廖斌 《船舶力学》2012,(3):203-217
根据Level-Set方法和VOF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耦合生成一种Level-Set和VOF的耦合界面追踪方法,简称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 Method)方法。CLSVOF方法利用Level-Set函数计算VOF体积份额,克服了VOF方法难以准确计算界面的法向量和曲率的缺点;同时又利用VOF体积份额修正Level-Set函数,克服了Lev-el-Set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有物理量的损失的缺点。用旋转流场和剪切流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CLSVOF方法相比VOF方法提高了运动界面追踪的分辨率,相比Level-Set方法实现了计算过程中的物理量守恒。运用CLSVOF方法数值模拟了两个多介质流运动界面算例,分别是自由剪切层问题和气泡在静止水体中上升问题.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可知CLSVOF方法能精确地追踪多介质流运动界面。  相似文献   

7.
在船舶与波浪相互作用时的三维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SPAR平台与规则波相互作用的时域数值预报方法,该方法计入了SPAR平台垂荡和纵摇阻尼效应。使用该方法对一经典SPAR平台进行了规则波中的时域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能捕捉SPAR平台在临界波浪周期下的耦合运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权重求取是组合预测方法应用的核心问题,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方法,构建了相应的组合预测模型,并对舰船建造费进行了预测,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个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误差。  相似文献   

9.
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峰  叶义成  黄勇 《中国水运》2007,7(1):179-181
将现阶段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归纳、汇总,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各方法的技术关键,并论述了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的新进展,为以后在安全评价工作中选择更为合适的评价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总结了选择安全评价的准则及分析了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中目标被动定位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对于主动定位技术容易暴露自身,被动定位技术以其良好的隐蔽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在传统三元法、目标运动分析(TMA)和匹配场处理(MFP)3种被动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聚焦波束形成被动定位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这4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研究状况。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局限,介绍了各方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灰色熵权聚类决策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运用信息熵思想确定了聚类指标的权值,运用SOM神经网络确定了各灰类区间的阀值,给出了相应的白化权函数,并用1个典型算例进行了验证,表明这种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航迹信息的舰船姿态角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航迹信息估计出舰船目标姿态角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舰船目标运动模型,然后采用Singer模型对舰船目标的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对舰船目标航迹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使目标数据更加优化,进而精确地估计出舰船目标的姿态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舰船目标姿态角。  相似文献   

13.
提出舰船实船训练系统中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建模方法,综合运用机理建模方法和辨识建模方法,既较好地保证了模型的全局特性,又有效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以舰船柴油机推进装置中常见部件——液力耦合器为例,研究液力耦合器混合模型的开发方法,验证混合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机舱布置智能化程度低、设计知识难以继承与共享的特点,将本体理论引入到机舱布置领域,并探讨了有关机舱布置智能化设计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机舱布置设计方法框架,运用本体建模软件Protégé实现了框架中的部分功能,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体的一致性、通用性与有效性,构建了基本的查询、推理与扩展机制,以便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整合网络资源,实现设计知识继承共享,为船舶机舱布置辅助设计程序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船体长期监测系统(SHLTMS)用于对船体重要结构、关键构件及敏感部位进行结构应力实时监测和船体强度在线评估,时刻了解船体在各级海况下船体各部分的应力状态及运动状态。它对保障船体结构和人员安全、指导船舶的操纵以及船体寿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船体长期监测系统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船体长期监测系统的工程价值,接着对船舶长期监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应用成果。最后对船舶长期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自带的概率设计系统(PDS)中的响应面法,对某一实际工程中的高桩墩式码头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的响应面方程。再利用Matlab软件结合验算点法(JC法),通过迭代搜寻验算点,最终求得了结构在各项外部荷载及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的结构可靠性指标。由于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未知J,C法无法正常使用。根据ANSYS中响应面法的计算原理,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将上述荷载正态当量化。此外,还进行了高桩墩式码头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敏感性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为高桩墩式码头的结构设计校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合称为Fuzzy-AHP法)定量评估陆空联合火力作战协同效果,用AHP法建立了陆空联合火力作战协同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构造了判断矩阵,求出了各项评估指标的单项权重和综合权重,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陆空联合火力作战协同效果评估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综合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各种主要因素对陆空联合火力作战协同效果的影响,为评价陆空联合火力作战协同效果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虚拟维修过程建模问题,建立一种基于有色Petri网的虚拟维修过程建模方法。在分析模型需求的基础上,基于有色Petri网理论,表达维修资源模型,描述维修操作之间的多种逻辑关系,并给出一般的建模步骤。引入资源库所的概念,解决模型表达中由于资源种类繁多造成的表达不清晰、难以理解的问题;定义一种"选择"变迁模型,丰富维修过程逻辑关系的表达方式。通过实例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基于S变换模时频矩阵相似度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根据测试样本对应的S变换模时频矩阵与标准样本对应的S变换模时频矩阵之间的相似度最大原则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该方法不需要辅助分类器而直接实现目标识别,计算简单快速。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较高,且受噪声影响小,适合于水下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20.
陈善群  廖斌  李海峰 《船舶力学》2011,15(9):969-980
无网格方法摆脱了网格的约束,在计算区域内能自由布点,快速灵活,并且离散节点能更好地拟合复杂的边界,为流体动力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文章结合传统有限差分方法(FDM)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无网格有限差分方法(MLSFD),将两者在网格生成和计算格式上进行了耦合,生成了一种混合算法。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通过计算二维圆柱绕流算例验证了混合算法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混合算法在不同网格下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使用混合算法进行数值模拟时,无网格"网格"的精细度与差分网格的精细度对计算收敛性的影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