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桩间土和桩身两个方面分析生石灰桩的作用机理,提出生石灰桩设计的主要公式,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施工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从桩间土和桩身两方面分析生石灰桩的作用机理,提出生石灰桩设施的主要公式,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施工工艺及效果,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生石灰桩加固湿软路基的作用原理,尺寸确定、施工工艺,并对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生石灰在湿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石灰剂量及石灰桩间距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级公路中,遇到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上或较厚的杂填土之上,施工期短,成为不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生石灰喷粉深层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技术简单可行,且经济合理的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级公路中.遇到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上或软厚的杂填土之上.施工期短暂时.成为不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生石灰喷粉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技术简单可行,经济合理的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级公路中 ,遇到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上或软厚的杂填土之上 ,施工期间短暂时 ,成为不少建设单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采用生石灰喷粉深层搅拌桩 (简称石灰搅拌桩 )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具有技术简单可行 ,且经济合理的特点 ,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 ,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后沉降 ,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生石灰改良粘性土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粘性土工程特性,生石灰对粘性土物理指标的影响、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及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生石灰改良粘性土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研究了生石灰-粉煤灰碎石的路用性质,从强度、低温强度、闷料时间、抗裂性能等方面对生石灰-粉煤灰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CFG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效果,以某软弱填方路基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软土地基加固中CFG桩的内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的轴力(弯矩)由中心桩到边桩逐渐减小(增大),当桩径为0.4 m,桩距为1.6 m时桩的轴力和弯矩分别为561 kN和66 kN·m;当桩径(桩间距)相同时,桩土应力比随着桩间距(桩径)的增大而增大(减小),桩径0.4 m、桩间距2.4 m时桩土应力比最大为51;当桩径为0.6 m、桩间距为2.4 m时,桩的荷载分担比最大为63.04%,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某整体式斜交桥的三维结构模型,通过离散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桥台-台后土以及H型钢桩-桩周土的土-结构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桩的朝向、桩周土刚度及桩头转动刚度对整体式斜交桥中H型钢桩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地震作用下,H型钢桩的横桥向位移显著大于纵桥向,且受桩朝向的影响更为明显,强、弱轴弯矩均呈正反双向分布,屈服面函数最大值一般位于桩顶,另一峰值则位于桩身2~4 m埋深处;钢桩绕强轴弯曲布置时,桩顶纵桥向位移相比绕弱轴弯曲时降低18.2%,但横桥向位移增大47.7%,桩顶处绕强轴弯矩增加约3.9倍,桩身反向强轴弯矩峰值降低67.0%,桩顶处绕弱轴弯矩基本不变,桩身反向弱轴弯矩峰值增加约1.0倍;随着桩周土刚度的降低,桩顶纵、横桥向位移增大,桩顶屈服面函数值降低,而桩身屈服面函数峰值增加,桩身更不易保持弹性;当桩头采用柔性连接时,桩顶纵、横桥向位移均增大,桩顶屈服面函数值降低,有利于保护桩头,而桩身屈服面函数峰值增加,当桩头转动刚度过低时甚至可能大于桩顶刚度,导致桩身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先进入塑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PHC桩在孟加拉国集装箱码头中中运用,PHC桩制作质量的控制,PHC桩施工及水上接桩施工,PHC桩沉桩质量控制.PHC桩沉桩后的质量检测手段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荒高速公路过湿粘土抗变形能力差的问题,结合路基实际工作状态,进行了冻融作用下生石灰处置过湿粘土的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偏应力增大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随生石灰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经过冻融作用后,生石灰处置土动态回弹模量的折减值明显低于素土的折减值,生石灰的掺入有效改善了过湿土路基的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石灰处治过湿粘土的物理性能试验分析,提出了过湿土掺灰的剂量建议值和计算公式,为生石灰处理过湿粘土在路基施工中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试验, 分析研究了生石灰 粉煤灰碎石的路用性能, 从强度、低温强度、闷料时间、抗裂性能等方面对生石灰 粉煤灰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快速环道膨胀土掺灰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新  黄娟 《广西交通科技》2002,27(1):16-19,32
掺灰处理提高土的强度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采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掺加生石灰,粉煤灰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对该段膨胀土改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生石灰娄对湿软土压实性的改善,使含水量大的过湿土能够用于填筑,并能使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是一个既经济又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岩基强度对嵌岩抗拨桩承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岩基强度对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对桩的荷载传递特点、桩顶位移、桩岩侧阻以及破坏模式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嵌岩抗拨桩的应力影响范围及破坏面的夹角与岩基强度和岩层完整性有关.桩岩强度比越大,桩岩界面剪应力分布越均匀.当岩基强度远小于桩的强度时,应将位移作为桩的设计控制条件;当岩体强度等于或大于桩身强度时,破坏主要受岩基内不连续面的分布和特性控制,锚固点宜设在桩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水泥粉煤灰后压浆对湿陷性黄土桩网结构路基的加固机理,开展后压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室内静载试验,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周土样湿陷系数的影响,研究了竖向静载作用下后压浆桩网结构路基沿深度方向附加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基于Boltzmann数学模型和荷载传递函数,分析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增强机理,给出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计算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桩体弹性模量、后压浆深度、桩网置换率和褥垫层厚度对桩网结构路基承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经水泥粉煤灰后压浆处理后的桩周土体的湿陷系数小于自然土样的湿陷系数,且小于0.015;压浆后,静载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中桩顶的竖向附加应力逐渐减小,桩间土的竖向附加应力先减小后增大,桩侧摩阻力较未压浆桩增大了约1.54倍;随着注浆深度的增加,桩身深度方向上的应力最大值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在等桩长深度处取得应力最大值;当桩网置换率提高1倍时,沿深度方向的应力和沉降均减小,其中应力峰值降低24%,沉降量减小26%;桩网结构路基中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大,路基深度方向上应力逐渐增大。可见,水泥粉煤灰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能减弱...  相似文献   

20.
旋喷注浆法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中,对成桩前后桩间土的物理力学试验进行了常规测试,桩间土在旋喷成桩后,其密实度有所提高,由桩土共同作用组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含钢筋旋喷桩比不含钢筋旋喷桩的垂直及水平承载力均提高3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