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尚文勇  周政  陈俊 《中外公路》2023,(4):279-283
为了对比常见路面涂层填料的光反射和尾气降解效果,分别制备Nano-TiO2、Nano-ZnO、Micro-TiO2为填料的3种路表涂层,采用自行开发的光反射率测试仪,进行不同填料掺量下涂层的反射率测试,确定填料最佳掺量;在填料最佳掺量下,对3种涂层沥青混合料的反射率进行测试,对比Nano-TiO2、Nano-ZnO、Micro-TiO2对光反射效果;采用自行开发的尾气浓度分析仪,测试3种涂层在光催化条件下对气体CO、HC、NOx的降解率,比较3种填料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反射率为5.46%~6.11%;反射涂层中填料最佳掺量为30%;涂刷涂层后,混合料反射率大幅下降,相同涂层用量下3种填料反射效果优劣排序为:Micro-TiO2>Nano-ZnO>Nano-TiO2,0.9kg/m2用量时Micro-TiO2涂层的反射率达59%;填料对尾气降解效果的优劣排序为:Nano...  相似文献   

2.
选取炉渣、铁碳基、钙基膨润土、普通膨润土、生物陶粒、火山岩、沸石、砾石等8 种填料,通过对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等温吸附试验,优选两种填料进行组合,进一步考察分析填料组合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初始TN浓度约为20mg/L,总磷浓度约为5mg/L的条件下,单一炉渣填料对TP和T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29.7%和22.6%;炉渣+铁碳基组合填料对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1.8%和23.2%,出现“1+1>2”效果;填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后续搭建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动态试验时,需要培养驯化功能性微生物,通过生物作用实现氨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利用尾气分析浓度测试仪测量汽车所释放的尾气,通过分析仪测试所得到透水沥青路面光触媒涂覆层对汽车尾气降解,并对其渗水性能进行试验。探索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对汽车尾气降解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触媒溶液中只有纳米TiO2对汽车尾气有降解作用;随着时间的递增,这种材料的降解效率逐渐增加,并且在105分钟中的降解效率变化率最高;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在纳米二氧化钛/硅丙乳液为30%及其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涂覆量为30 g/900 cm2时,其降解效率最高;在透水沥青混合料表面涂敷这种材料,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在胶凝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经典堆积密度模型(Andreasen模型、Dinger-Funk模型、Fuller曲线)和逐层堆积试验方法对石英砂体系级配最紧密堆积设计的适用性;选取最佳密实配比的石英砂体系,研究其掺量对UHPC工作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砂体系堆积密度提升效果排序为:逐层堆积试验方法>Andreasen模型>Dinger-Funk模型>Fuller曲线,石英砂体系密实程度最佳达到1802 kg/m3;砂胶比在1.0~1.3时,UHPC的综合性能最佳;当石英砂体系堆积密度大于1700 kg/m3时,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不再显著,可根据性能需求,选择逐层堆积试验方法或Andreasen模型理论计算方法进行石英砂体系的级配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燃用硫含量分别为300mg/kg与43mg/kg的柴油和是否安装DPF对采用典型国Ⅳ排放控制技术的柴油轿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未装DPF时,国Ⅳ柴油车燃用高含硫量燃油时的颗粒物质量排放较燃用低含硫量燃油时增加25.3%;安装DPF时增加22.2%.而颗粒物数量排放结果说明,燃油含硫量对安装DPF车辆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影响较大,燃用高含硫量燃油时的循环平均颗粒物数量浓度约为燃用低含硫量燃油时的4.8倍.研究同时表明,颗粒物排放主要在加速阶段产生,稳态工况和减速下颗粒物数量排放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采用水镁石纤维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3种水镁石纤维的改性效果,系统从实验方案、原材料、结果分析和工程实例应用等方面分析,以达到增韧抗渗、提高抗拉强度的目的。结果表明,A类水镁石纤维在其掺量为4.5kg/m3时,其抗压性能最好;在掺量为6kg/m3时,其抗弯拉性能最好;B类水镁石纤维在掺量为4.5kg/m3时,其抗渗性能最好。建议在交通量较大地区,采用A类水镁石纤维,且添加剂量为6kg/m3。在多雨地区,采用B类水镁石纤维,且添加剂量为4.5kg/m3。  相似文献   

7.
岳兵  颜勇  陈卫  林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93-96,136,323
该文介绍了用粉末活性炭对水源苯酚污染的净化处理效果所作的研究,在研究中建立了预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沉淀对苯酚的去除率在10%左右;果壳炭的对苯酚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均大于煤质炭;在取水口和吸水井处投加粉末活性炭,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当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40m g/L时,最大可处理苯酚浓度分别为10μg/L和8μg/L。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水泥混凝土路面推荐较优纤维材料,本文以抗弯拉强度、磨耗损失率和轴心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3种玻璃纤维,对水泥混凝土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耐碱玻璃纤维在添加剂量为6kg/m~3时,其抗压性能最优;在添加剂量为8kg/m~3时,其抗弯拉性能最优。高耐碱玻璃纤维在添加剂量为6kg/m~3时,其耐磨耗性能最优。建议在交通繁重路段,采用耐碱玻璃纤维,且添加剂量为8kg/m~3。  相似文献   

9.
耐碱玻璃纤维在混凝土中分散性良好,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由梁弯曲冲击试验发现:当玻璃纤维掺量为1.6~2.7 kg/m3时,纤维掺量2.7 kg/m3(G 3)的初裂冲击次数比掺量2.0 kg/m3(G 2)和1.6 kg/m3(G 1)时分别提高1.97倍和2.81倍,比素混凝土提高10.97倍;G 2的初裂冲击次数比G 1提高28%,比素混凝土提高3.03倍。G 3的破坏冲击次数比G 2提高1.95倍,比G 1提高2.78倍,比素混凝土提高11.01倍;G 2的破坏冲击次数比G 1提高28%,比素混凝土提高3.08倍;G 1的破坏冲击次数比素混凝土提高2.18倍。纤维质量掺量由2.0 kg/m3提高到2.7 kg/m3时,对改善混凝土抗弯冲击性能效果十分显著。玻璃纤维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可以用于机场道面、桥面等工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南通市某工业园区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需求,以Fe OOH为主的铁基催化剂搭建了一套处理规模为20 m3/d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优化了系统运行参数,考察了中试装置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与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和三相催化氧化中试装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在臭氧浓度200 mg/L、臭氧投加气量2 L/min、催化反应时间30 min时实现了57.6%±7.3%的COD去除率,优于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和三相催化氧化系统,且其占地面积小,去除单位COD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为16.7元/kg COD,仅为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和三相催化氧化系统的70%左右,综合处理效能更高,具备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乳化沥青砂封层的层间抗剪性能,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层间剪切试验仪对砂封层的层间抗剪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首先,应用Mcleod理论确定机制砂和乳化沥青理论洒布量,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乳化沥青用量、乳化沥青粘度、乳化沥青固含量3个因素对砂封层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的粒径为2.36~4.75mm、撒布量为6.7kg/m~2,乳化沥青固含量为70%、恩格拉粘度为14、洒布量为0.792kg/m~2时,乳化沥青砂封层层间抗剪效果最佳,同时也证实了乳化沥青砂封层满足下封层的抗剪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减压膜蒸馏过程淡化高浓度盐溶液过程中温度、浓度、真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渗透通量与温度的倒数呈指数关系,高真空度下膜的通量与膜两侧水蒸气分压平方根的差呈直线关系,这种直线关系说明了水蒸气在膜孔内的传质过程是以扩散为主;当盐溶液浓度达到一定量时,浓度的增大对膜通量的影响较小.将减压膜蒸馏应用于新疆罗布泊地区地下苦咸水的淡化处理,可获得馏出液电导率均小于10μS/cm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水泥混凝土路面推荐较优改性材料,本文采用渗水试验、磨耗试验和小梁弯曲疲劳试验。以渗水高度、磨耗损失率和疲劳寿命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三种聚丙烯纤维材料,在不同添加剂量条件下,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川路威聚丙烯材料在添加剂量为1.2kg/m3时,其改性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抗渗性能较优。辅特维聚丙烯材料在添加剂量为1.6kg/m3时,其改性水泥混凝土试件的耐磨性能较优。混凝土拌纤维聚丙烯材料在添加剂量为1.2kg/m3时,其改性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抗疲劳性能较优。在工程应用中,多雨或者融雪地区,建议采用海川路威聚丙烯材料,且掺量为1.2kg/m3;交通量较为繁重地段,建议采用掺量为1.6kg/m3的辅特维聚丙烯材料,或者掺量为1.2kg/m3的混凝土拌纤维聚丙烯材料。  相似文献   

14.
汽车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车辆安全性能的研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中,在欧美国家对儿童乘员的保护系统已经纳入了法规.因为,根据测试,当汽车在40 km/h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5.5 kg的婴儿相当于110 kg,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孩子放在普通座位上或者怀抱中,家长无力保护孩子.  相似文献   

15.
吴俊杰  潘攀  胡小弟  付雄峥 《公路工程》2023,(6):147-152+178
针对级配碎石基层承载能力不足问题,研究不同微生物矿化试验方法对级配碎石强度的提升效果。试验研究了微生物矿化反应溶液的配置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固结方法的效果及其优劣性。结果表明,当胶结液中的尿素浓度、氯化钙浓度分别为1、2 mol/L,且菌液体积与胶结液体积比为1∶3时,矿化反应效果最好;对于直接拌和法,级配碎石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且干法养护方式效果更优;对于预制泥浆法时,试件的强度随碳酸钙泥浆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对于表面渗透法,在单次渗透用水量为最佳含水率两倍时效果最好,多次渗透及过量渗透溶液均会降低试件强度。3种微生物矿化试验方法中,表面渗透法的固化效果最佳,直接拌和法与预制1%泥浆法提升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闭式双泥龄AO工艺是一种实用新型工艺,以定量配水和菌种混合回流为基础手段实现“安需硝化”以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但由于硝化菌的时代周期较异养菌长,在污泥混合回流时容易被稀释流失.该研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闭式双泥龄AO工艺进行模拟,发现通过调节配水比可以影响系统中硝化菌和异养菌的浓度,但不会造成硝化菌的彻底流失.延长污泥龄将同时提高硝化菌和异养菌的浓度,且对硝化菌作用更为明显.硝化液回流对菌种基本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雾封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在其防水效果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抗滑性能可能会大幅度衰减.文章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别测试雾封层的构造深度和渗水系数,对比分析其抗滑和透水性能.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的喷洒量对试件表面的构造深度影响显著,喷洒量越高,构造深度越小;当原始构造深度较大时,构造深度的降幅更明显.从抗滑角度来看,建议雾封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剂量不要超过0.4 kg/m2.随着喷洒量的提高,渗水系数降幅显著;当原路面渗水系数比较大的时候,雾封层的封水效果更为明显;如果喷洒量过小,则难以起到雾封层应有的防水效果.从防水角度来看,建议喷洒量不得小于0.2 kgm2.综合考虑抗滑和防水性能,建议雾封层的喷洒量在0.2~0.4 kg/m2之间.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某煤化工园区以焦化废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工艺设计。针对该废水污染物浓度高、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氨氮/总氮浓度高的特点及出水指标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或回用的要求,采用气浮+水解酸化+A/O+澄清+超滤+纳滤的回用水处理工艺,以及膨胀床Fenton法的浓水处理工艺。着重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体的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并对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1,66(7):100-104
依托某在建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工程,对不同铺装体系力学形为、层厚及环氧树脂黏结层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下层EA+上层改性SMA"体系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纵横向拉应力、竖向挠度及层间剪应力均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力学性能较优;铺装层厚度增大后,铺装体系各应力控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有利于铺装层受力;层间剪切性能对环氧树脂黏结料的用量并不敏感,而层间拉拔性能随环氧树脂用量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异,且拉拔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用量为0.5kg/m2~0.7kg/m2时,层间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值均较高,综合铺装结构剪切性能和拉拔性能,环氧树脂用量在0.6kg/m2~0.7kg/m2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20.
问与答     
《驾驶园》2007,(3):40-41
一、问:我开一辆解放CA1091汽油车,在用汽泵给贮气筒充气时,当气压达到5-6 kg/cm2时,指针就不动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