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普通平面内后视镜因反射率单一,不具备防眩目功能;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通过楔形镜片设计实现手动防眩功能;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利用光敏电阻检测汽车前后方光线强弱,控制改变镜片反射率实现自动防眩目功能;流媒体内后视镜借助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广角摄像头,将车后的信息显示在后视镜上的显示屏上,基本扫除车后盲区。通过对各种型式内后视镜的结构与功能实现进行分析,为不同档次定位的车辆内后视镜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詹厚顺 《汽车电器》2023,(1):72-73+78
大型车辆由于轴距长,后视镜可视区域有限,难以探照到整个行驶区域,很容易在转弯中造成交通事故。针对转弯的后视镜盲区提出3种方案,并对比在车辆侧方装配超声波雷达、摄像头或雷达的方案优劣。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市场的重型卡车均存在视觉盲区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利用摄像头加显示屏组合的电子外后视镜,能极大减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在外界光线不良的场景下,电子外后视镜可以通过摄像头光圈调节和图像处理的方式,保证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视野,有效提升安全性.相比传统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体积小,有效减小风阻,提升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并且其横向尺寸也有缩小,有利于狭窄路况会车.  相似文献   

4.
《专用汽车》2005,(4):38-38
日产最近展示了可利用4个车载摄像头360°显示车辆周围情况的“Around View Monitor”(环视显示器)。这种环视显示器使得司机在进行停车入库等操作时可更容易将车开入合适的位置。环视显示器系统在车辆的车头前格栅、左右侧面外后视镜及尾门安装了4个摄像头。摄像头带有广角镜头,因此可进行实时360°广角摄影。拍摄下来的图像可通过图像数字转换,经过电脑处理显示为一张从车辆上方俯视的图像,司机可以一眼了解到本车位置周围的全部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摄像头技术在汽车上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各种驾驶辅助以及未来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包括摄像头和雷达等在内的环境传感器的工作。如今,汽车研发人员正进一步挖掘摄像头的潜能,通过监视系统来取代汽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这种有别于传统的设计理念乍一听很有趣,没有了后视镜的汽车,驾驶员如何观察车后视  相似文献   

6.
<正>摄像头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日前,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首次使用展示车来演示摄像监视系统如何取代汽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测试车安装了大陆集团的3款摄像头产品,它们与360°全景摄像头的技术差异在于孔径角的大小不同。在没有了后视镜之后,驾驶员通过位于通常观察方向上的装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2个监视器来观察车内后部及车外两侧的情况。摄像头技术在汽车的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日前,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首次使用展示车来演示摄像监视系统如何取代汽车的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测试车安装了大陆集团的3款摄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大型车辆普遍存在的盲区问题,目前依靠多片物理镜片解决了部分盲区,但是雨雾天行车镜片易沾水起雾不易观察存在安全隐患。提出基于摄像头视频流媒体技术的电子外后视镜解决方案,详细介绍硬件系统设计原理和框架,创新设计适合车头跟车身宽度接近的车型的摄像头安装短臂和适合车头比车身窄车型的摄像头安装长臂,介绍软件系统分屏显示逻辑和DVR录像及输入控制,设计基于WiFi的手机互联功能,方便了系统固件升级、电子质保、录像文件下载等功能。通过在多种常见恶劣环境下测试,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效果佳、功能强、技术优势明显,适用于各种天气环境,既实用又经济,能有效解决盲区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率。  相似文献   

8.
趋势     
<正>你没看错远光灯也可以不耀眼日本斯坦利电气公司开发出了可避免让前方车辆及对向车辆的驾驶员感到刺眼的远光灯"Adaptive Driving Beam"(ADB),这种远光灯可通过安装在内后视镜背面等位置的车载摄像头拍摄前方的情况,识别前方车辆及对向车辆所在的方向,并局部关闭照射到该方向的远光。这样一来,既可向远方照射光线以确保夜间的视野,又能避免让前方车辆和对向车辆的驾驶员感到刺眼。据斯坦利电气介绍,ADB的光源由12个LED芯片组成,分成四个区域,对各个区域单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在电子流媒体后视镜开发实践上的经验,分析了物理后视镜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指出了后装流媒体后视镜存在的图像变形严重、失真度高、图像画面延时过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前装流媒体后视镜支持宽动态、高帧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设计和具备电子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主控板硬件系统设计,详细论述了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开机及后视摄像头图像实时性、电子防眩目功能控制、智能调节后视视频图像显示区域范围、失效模式控制等关键技术,总结了整个前装流媒体后视镜的实际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仔细观察高尔夫GTI135周年纪念版会发现其前保险扛采用全新设计,前端外侧翼子板位置做了适当调整,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而导流板中段仍采用黑色的经典设计。同时,为了显示出其特殊身份,在车身到处可寻觅到“35”的标志,在全黑色抛光后视镜与翼子板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的后视镜为电动可折回式后视镜,驾驶员在车内即可方便地调整后视镜的倾斜角度.同时,当车辆驶入狭窄路边停放时,其宽大的后视镜可以向后折回,因而可避免不必要的刮伤.  相似文献   

12.
新闻     
<正>采埃孚专为商用卡车设计开发出Dual-Cam双镜摄像头作为车辆摄像头供应商,采埃孚专为商用卡车设计开发出Dual-Cam双镜摄像头,该摄像头可配合与采埃孚其它ADAS技术一起使用。DualCam属于采埃孚S-Cam4汽车摄像头系列产品,旨在帮助车辆满足全球范围内的法规要求。同时,Dual-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水平的增加,车辆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为改善车辆盲区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人体工程学理论具体分析重型车静态盲区的方法。文章以国内某款重型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后视镜物理参数,在人体工程学和人体统计学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眼椭圆法,得出后视镜的水平和垂直视野,并参照国内外有关重型车视野的标准和后视镜范围的规定,确定了后视镜的盲区边界,结合驾驶室前部、A柱及右侧盲区,详细分析了车辆静态条件下的视野范围。  相似文献   

14.
周雪华 《商用汽车》2014,(20):79-79
大陆集团携旗下车身电子、康迪泰克、马牌轮胎3大事业部前来参展。从展出规模及参观人数来看,车身电子事业部当属本届IAA主角,其展出了旗下轮胎、电子控制系统、电子后视镜、网络应用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产品。其中Pr Viu ASL360全景监控系统在不少参展车辆上都有应用。该全景监控系统在车辆前后左右4个位置安装4个广角摄像头,  相似文献   

15.
董澄 《摩托车》2023,(2):82-87
<正>猜猜,这是什么机器?高度智能化—尾灯系统嵌入两个面向后方的摄像头,实时将后方情况传送,并在与众不同的“后视镜”上显示视频;先进的双向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电视电话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统导航辅助;随车微处理器具备自我诊断功能,可以随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将结果显示在风屏后面的液晶显示器上;感应式转向照明系统,摩托车过弯时微处理器会感受车体倾斜度和车把转向角度,从而相应调整头灯照明转弯内侧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戴姆勒在2018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览会上展示多款全新产品及行业领先技术。从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到轻型商务车,从汽车产品到配套服务,从清洁动力到安全技术,从半自动驾驶到智能互联及数字服务,戴姆勒致力于领航商用车领域的全方位发展。全新梅赛德斯-奔驰Actros全新梅赛德斯-奔驰Actros所搭载的摄像头后视镜取代了传统的后视镜,拥有多项附加功能。摄像头后视镜不仅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功能,同时还优化  相似文献   

17.
奥德赛轿车后视镜有车内和车外之分;车内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或前排乘员了解车内乘员状况;车外后视镜用于观察后方车辆及行人动态,位于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车门玻璃前外侧,车外后视镜增加了车体的最大宽度尺寸,有时会影响车身的通过性。为此又设计了可以收缩(折叠)的车外后视镜。  相似文献   

18.
汽车在行驶中,驾驶员需要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和侧面的情况,确保安全行车。同一辆车对于不同驾驶员来说,由于视角不同,需要进行后视镜的调节。后视镜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手动后视镜调节时费时费力,一般都采用电动后视镜。通过控制后视镜开关进行调节,如图1所示,开关中L为驾驶员侧后视镜,R为乘客侧后视镜。旋钮上下左右移动进行方向调节。一旦后视镜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调节,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多隐患[1]。  相似文献   

19.
汽车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两侧的行人、车辆及其它物体的情况,以确保行车和倒车时的安全。后视镜一般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外部的两侧,为了调整方便,现代轿车多采用电动后视镜。本文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360°摄像头是奔驰S级轿车的一项新特性,当驻车和挪车以及驶出车库车道时,驾驶员可利用其观察周围环境(图1)。这里简要介绍该系统的工作原理。部件介绍该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图2)。4个数字摄像头:分别位于散热器格栅、左右车外后视镜外壳以及行李箱盖的拉手嵌条中,用于捕捉原始的图像数据。360°摄像头控制单元(N148):读取4个摄像头的信号,以此计算仿真图像("虚拟视角"),然后通过视频数据线传输至音频/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