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直观展示中国铁路95306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简称:铁路95306)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设计铁路95306运行监控系统(简称:运行监控系统)。针对铁路95306日常运行维护(简称:运维)监控需求,设计监控、告警、运维处置和基础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服务节点运行状态探测、运行日志收集、监控数据接入、告警通知机制、数据存储机制等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铁路95306日常故障处理能力和处置效率,保障了铁路95306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2006,(6):76-76
目前用于日本新干线车辆检修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新干线信息管理系统和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还有新干线运转管理系统(COMTRAC)。为适应列车监控装置和车一地间信息传送设备的发展,JR东海从2003年11月开始运用一元化的车辆检修管理系统(ARIS)。该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车辆检修数据库;车辆管理系统;车辆状态信息;设备检修信息;试验器;图面管理系统。检修数据中心设置在浜松车辆基地,通过高速电路联系各工厂和车辆检修所。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包括检修信息、车辆状态监视信息、公用数据库、自由数据应用等内容,可以达到数据一元化和从预防维护过渡至状态监视维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车检修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铁路客车修制改革对铁路客车检修信息系统的需求,检修生产过程数据处理的特点,难点,讨论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和应用环境设计的方法,以轮轴检修信息子系统为例,给出实现方法,并对数据维护部分的设计特点和系统研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铁路通信电源是铁路专网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电源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才能使电源系统更稳定、可靠的工作,从而保障铁路专网通信的正常运行。为此,根据使用中的具体情况和维护经验,介绍电源系统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日常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5.
铁路机车车辆的维修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国土交通省于2001年12月颁布了“铁路技术标准省令”。该省令指出,为了确保铁路设施和机车车辆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检修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国家标准的继续,公布了“设施与机车车辆定期检修告示”。告示中规定了各级检修的周期(二次检修的间隔时间)。机车车辆检修分三级,即状态与功能检查,重要部件检修,大修。本文列出了不同车种三级检修的周期。为了便于执行,还制定了解释标准,规定了在重要部件检修和大修时要直接进行轮重测定,左右静态轮重差不得超过10%等事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朔黄铁路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从实现铁路设备状态检修科学养护的意义出发,提出了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4个步骤。在此基础上,对铁路设备从周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过程中的相关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展望了朔黄铁路设备实现状态检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宽轨砝码检衡车方案论证苏稚英(国家轨道衡计量站)设在我国东北的满洲里、绥芬河,内蒙古的二连,新疆的阿拉山口四个铁路联运口岸站的宽轨(1520mm)轨道衡,多年来,因缺少宽轨砝码检衡车,使衡的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发生困难。过去曾多次借用邻国的计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市域(郊)铁路建设,除新建市域(郊)铁路外,鼓励优先利用既有线铁路,通过优化运输组织等创造条件开行市域(郊)列车。针对市域(郊)铁路运营需求特点和既有线铁路CTCS-0级列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在CTCS技术体系框架下,提出基于地面应答器的市域(郊)铁路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重点对主要技术设计原则、系统总体方案、功能实现、典型运营场景,以及车门/站台门联动控制和自动折返作业等ATO功能扩展方案进行论述。经过多项试验验证,表明该总体方案具有技术可行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利用既有线开行市域(郊)列车的运营需求,提高了现有CTCS-0级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宁 《电气化铁道》2013,(4):45-47,54
以普速线既有线工务需求为背景,解析铁路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及防护性路基设备维护的现状,提出铁路应对灾害险性事件的本质是界定路基设备的完好状态和是否受到冲击。提供了捕捉路基设备状态突变的物理特征并以数字化描述的系列思路。进而对这种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化实施中,点段勘定、现场探测设备布设、突变门限阈值、系统判别逻辑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铁道技术监督》2006,34(1):30-31
第一条为保证铁路超偏载检测装置(以下简称超偏载检测装置)技术状态良好和正常使用,根据《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管理办法》(铁运函[2005]467号)和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超偏载检测装置的检修工作。第三条超偏载检测装置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专业检修、各负其责、预防为主、确保运用。各有关单位要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做好超偏载检测装置检修工作,保证工作质量。第四条超偏载检测装置检修分为定期检修、临时修理和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包括:月检、小修、中修、大修;临时修理为…  相似文献   

11.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面向不同等级线路的养修管理需求,实现了围绕设备状态的工务生产组织管理闭环系统,即"设备检测检查—状态分析和决策—检修方案制定—计划实施—验收和跟踪",建立了维修生产业务的全过程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各类检测监测、维修数据及设备基础数据的整合管理和挖掘分析,诊断设备病害成因、评估线路质量状态、监控设备状态变化,为养护维修提供决策支持,提升维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干线铁路车辆检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新干线铁路在电动车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车辆检修体系。文章简要介绍了检修基地的基本情况,对铁路管理法规、检修体制、修程与内容、检修信息系统等进行了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环境负荷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的机车、汽车和飞机三种交通工具的排放进行估算和对比。对比的排放物以二氧化碳为主。对比分析中不仅考虑运营阶段,而且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制造阶段,以及维护和保养过程。估算所依据的资料为日本1985~1997年间的各种统计报表。另外,还对三种交通工具运营阶段的能量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小汽车和卡车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明显偏高;铁路(尤其是轮轨系统)的能量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该系统是一个针对机务段机车在非运用状态下的机车信息计算机自动统计管理系统,它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管理于一体,对提高机务段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手段。系统基础数据来源于运用机调室的“机统-1”信息,通过网络自动取得,同时该系统管理员有修改的权力。系统解决了目前铁路机车运用、检修状况表(机报-1)中每日机车非运用部分的台日结算和机车修竣,定检走行公里报表(机报-9)中的机车修竣台数及检修停时的统计结算。  相似文献   

15.
既有线铁路系统运营场景复杂,运营需求多变,导致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功能需求变化频繁,为了合理、规范地管理功能需求,有必要基于UML对LKJ功能进行建模研究。通过分析LKJ的结构与功能,建立了系统的用例模型;利用UML语言中的类图、顺序图和状态图,分析LKJ主要运营场景的静态结构与动态行为,并由此建立各场景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最终对所建LKJ功能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利用所建的LKJ功能UML模型,能避免对LKJ功能需求的歧义理解,有利于开发与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内铁路架桥(铺轨)机组车辆的运用、维护现状,结合我国铁路政策、铁路货车检修技术,提出了我国铁路架桥(铺轨)机组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定期维护保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铁路货运安全保障和系统深化应用的需求,在完善既有功能的基础上,研发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V2.0,新增12个功能模块,实现对货物装载状态的动态全过程检测监控,为铁路货物运输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手段.详细介绍新版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新增主要功能,从车站监控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设备主管人员、装载加固人员、部级主管人员等方面分析不同用户对V2.0系统的应用功能和技巧,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土崎铁路工厂是一个有88年历史的老厂,1987年划归东日本客运铁路公司管理,是检修从内燃动车,特别是集中检修发动机和液力传动装置的基地;是目前东日本地区最大的柴油机和液力传动装置修理厂。该厂采用了状态监视、机油分析等一系列非解体检查技术,并组建了发动机和液力传动装置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了检修新技术。该中心研制成功的发动机部件尺寸自动测量装置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单静 《铁道知识》2006,(3):19-20
日本铁路技术研究所近期开发了一种新型定位系统,可控制摆式列车及时倾斜。 日本铁路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定位系统采用新型卫星定位技术(简称GPS),它提供的定位精确与现有的常规系统相比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以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为代表的日本铁路公司对车辆检修体系的革新与新检修技术开发现状;描述了检修新技术发展前景;并对新维修体系以及检修作业的自动化、省力化、与技术诊断设备的应用及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