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约束和现有三约束重力模型在不同人群对出行阻抗的认知方面均采取平均化处理的方法,与实际出行情况有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人群对出行阻抗的认知程度不同,提出了基于人群特征的三维约束重力模型改进方法.在出行生成环节中将不同人群分开,设计不同人群的出行量预测算法.在重力模型改进中,按照不同人群对第三维约束的接受程度,对人群出行量进行分类并标定相应的缩放系数.以岳阳市交通分布模型为例,对长距离出行约束进行分析,并分别应用双约束和改进的三维约束重力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说明了改进的三维约束重力模型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重力模型标定方法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双约束重力模型参数标定的方法,并以西部某一新城区居民出行分布为例,详细给出参数标定的实现过程。表明此方法操作简单,在实际交通规划的出行分布预测阶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调查中,确定交叉口的流量流向非常困难,特别是五路环交,无法通过直接观测求出各流向的交通量.把双约束重力模型引入到环形交叉口的流向分析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詹燕  李硕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2):65-66,71
研究了公路建设工可研究中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问题,介绍了重力模型法的原理及其在交通颁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并通过实例比较了Furness法和重力模型改进法的运用差别,有助于目前应用较多的工可研究中交通预测方法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5.
集GIS与交通模型功能于一体的TransCAD软件为交通规划者提供了完善的交通分布模型。而重力模型是交通分布模型中最为完善和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之一。论述了重力模型在TransCAD软件中的工作原理,针对云南省中小城市的交通特点,探讨了利用TransCAD重力模型进行重力模型参数标定和交通分布预测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6.
陈月明  成卫 《北方交通》2007,(10):91-92,53
论述了重力模型在TransCAD软件中的工作原理,针对云南省中小城市的交通特点,探讨了利用TransCAD重力模型进行重力模型参数标定和交通分布预测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7.
重力模型标定方法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模型是交通分布预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之一,其参数需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标定。理论证明,利用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法、试算法分别标定不同的重力模型,可得出针对于不同重力模型的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利用航空OD客流数据精确估计机场旅客吞吐量, 描述了全连通线性航线网络和枢纽辐射航线网络, 根据枢纽机场之间的OD客流矩阵, 建立了逆向重力模型标准代数算法和基于哈密顿图原理的简化代数算法, 分析了在不同距离修正指数下, 算法的拟合与估计精度。分析结果表明: 简化代数算法与模型标准代数算法最优吞吐量回归直线的可决系数都为0.84, 斜率分别为0.91和0.87, 比较接近。可见算法的拟合效果优良, 估计精度高, 且简化代数算法需要的数据少, 尤其适合大规模OD矩阵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树盛 《ITS通讯》2005,7(4):48-50
离散选择模型的典型代表Logit模型简洁易用的特点使其在经济、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Logit模型的两个重要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分析了Logit模型的固有缺陷,阐述了Probit模型的基本原理,研究了Probit模型的性质,并与Logit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利用SAS统计软件MDC模块提供的仿真算法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robit模型克服了Logit模型IIA特性和喜好随机性限制的缺陷,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物理意义,对出行选择行为的模拟更接近实际,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的前景的交通方式分担模型。  相似文献   

10.
旅客交通方式选择地为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旅客出行心理,将其所考虑的因素归结为衡量宫运产品服务质量的安全,舒适,方便,快速,准时,经6个因素;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导出并求解描述旅客出行意愿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然后采用理想交通方式模型得到旅客方式选择的结果;最后给出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1.
����ģ�ͱ궨������Ӧ���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重力模型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标定和检验方法,标定方法有最小二乘法、试算法及其该进方法,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法和相对差的检验。通过具体的算例,比较分析了它们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出各类重力模型的标定和检验方法的特点。据此得出在我国的现有情况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构想及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的总体构想,包括总体目标、基本功能、框架结构、工作机制、公共平台等几个方面,计划分为三期完成。一期研究成果包括:公共交通系统模型研究层面从既有模型的全网层面深化到客运走廊层面,新增公交票价、道路车速等客流影响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研究层面从5个区域网络的宏观层面拓展到19个行政区、县网络的中观层面,校核线从2条扩大到4条,改进了车流分析技术;世博交通系统模型反映世博交通与日常交通流的高强度叠加特性,开发交通流叠加分析、交通供需迭代反馈分析,游客活动链等新技术;虹桥枢纽系统模型针对枢纽内交通系统多、集散客流规模大等特点,采用交通方式功能分析、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等技术,预测枢纽本体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客流、车流特征。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Inflation cosmolog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for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universe. Thistheory attracts wide attention[1-3]because it can suc-cessfully explain the flatness, horizon and magnticmonopole problems, and may be supported experi-mently in observation of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There are two basic types of inflation models:one is the higher-derivative gravity model; another isbased on the model of scalar field. These models areusually studied within th…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交通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中交通排放的定量评估要求,分析了交通规划阶段对交通排放模型的需求。根据对交通排放测算模型和其与交通规划模型的对接研究,设计了中国机动车排放模型(China Vehicle Emission Model, CVEM) 在交通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从模型结构和参数设置、排放因子修正和与交通规划模型对接方法三方面展开。其中,对接方法根据交通规划模型输出结果为交通量或周转量分开进行设计。最后,以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应用CVEM排放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排放评估。结果显示:CVEM排放模型能够反映成渝城市群不同规划方案的排放评估差异。污染物排放总量随着方案中公路运输周转量占比的降低而降低。利用交通排放的空间分布,可以分线路、分客货运测算污染物排放,从而能进一步结合规划方案开展交通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天津市2011年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天津市在现有交通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综合交通模型,以满足新形势下城市与交通发展对交通定量分析的需要。新的综合交通模型仍然采用基于出行的四阶段交通模型,但通过对人口、就业岗位模型,出行产生模型,出行分布模型,方式划分模型,分配模型等模块中关键技术的探索,不仅使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当前天津市“双城”结构下的居民出行特征,其框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良好的扩展性,同时还为下一步建立基于活动的模型奠定基础。实践表明,新的综合交通模型大幅提高了现有交通模型的精度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围绕城市交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交通模型所需要具备的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入数据密集型研究的概念,讨论了模型在分析流程中的应用位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模型技术框架结构,并在实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地方城市交通科学地规划建模,给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系统总结了我国城 市交通规划模型理论与方法体系、交通规划主流软件工具、模型的数据需求与调查、部分城市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特点及典型应用方向。通过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模型研究应用现状的系统梳理,围绕城市交通数学模型、交通调查、数据、模型师等要素,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模型的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完整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注重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动态模型和实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定期开展交通调查,升级优化城市交通模型体系;充分将交通大数据挖掘与传统交通调查方法优势互补,获取可靠全面的交通基础数据;重视交通调查和交通模型方面的人才队伍 的培养,建立数据交换和技术交流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