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华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千年里,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陆路,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华帝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唐以后,情况有所改变,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南亚、日本、朝鲜半岛的商船开始频繁地出入中国沿海的主要港埠.中国对新兴的海上贸易形势迅速作出反应,并在12至15世纪之间,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海上强国,拥有一支由中国帆船装备而成的富有战斗力的海军,控制着从印度东南沿海到南中国海及中国东海的航路.  相似文献   

2.
泉州拥有的大量印度教石刻,在中国古代宗教石刻中非常罕见.不论其创作者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这些石刻的风格来源一直困扰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如果没有新的考古成果出现,这一问题将永远是个谜.本文认为泉州印度教石刻的艺术风格可能源自南印度朱罗王朝.笔者将泉州的每一方石刻与南印度的相应石刻进行了比较,它们是泉州石刻源自南印度朱罗时期的艺术风格,但出自当地艺术家之手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17世纪初,欧洲各国在绝对主义高扬时期,为了与亚洲及新大陆进行交易而设立了贸易独占公司.其典型的事例为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及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与此同时,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也同样设立了东印度公司.至此西欧各国的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不仅只局限于欧洲.这一点,在阐释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之前亚洲与欧洲的关系的研究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的研究并没注意到这一点.尤其对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对外关系,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是阐释中国与西欧关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本报告中,首先对欧洲国家的进出亚洲的历史做简略的概述,并探讨当时西欧的东印度公司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欧洲汉学家赫师慎、佩初兹和葛式在国际权威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欧洲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普遍持有的两种对立态度,一是武断地怀疑某些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源自域外,认为中国数学劣于西方数学;二是肯定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并认为中西数学各有其长处和特色,应平等视之,这也是当时西方汉学界的代表态度.  相似文献   

5.
吴文俊与数学机械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器证明的思想可以回溯到17世纪的Descartes与Leibnize,20世纪初Hilbert更明确地提出了公理系统的机械化判定问题,但是,随后的种种努力都未能使机器证明取得本质的进展。近20年来,吴俊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在定理机器证明上开创了以多项式组零点集为基本点的消元方法;吴俊的数学机械化方法已在物理规律的发现,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以及促进现代数学研究等重大高科技的前沿领域实现了成功的应用。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兴趣,是中国当代数学发展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具有全球性意义.中印关系十分重大而复杂,两国存在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印两国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合作需要.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度使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了实质性提升,使双边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印两国不是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和朋友,虽然中印之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有待解决,但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7.
2008���й��ۺϽ�ͨ�ṹ����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2008年我国综合交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结合对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典型国家经济与土地资源条件和客货运输结构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综合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探讨了合理优化我国客货运输结构的基本手段和对策。研究认为:经过20世纪后期道路与民航系统的建设,中国的综合交通体系21世纪以来已进入第二次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大国,在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发挥不同客货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致力于优化客货运交通结构;重视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的一体化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城市与枢纽地区的信息服务与接续运输组织,真正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城市间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策略与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我国21世纪科技发展实现战略突破的关键。作者结合对未来全球科技发展的预测,研究提出了我国在21世纪中叶建成小康社会的科技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桥梁大国,各类桥梁遍布。那些坚固结实、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的名桥,有如闪烁的群星.广布于中华大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是近几十年里世界经济中所呈现的最显著的变化,令世界惊诧不已。因此,对经济改革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进行比较和鉴别,不仅对中印两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所帮助,而且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陆芸 《海交史研究》2012,(1):123-126
伊本·白图泰是14世纪著名的旅行家,他从摩洛哥出发,穿过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叙利亚到麦加完成第一次朝觐。后来他又到过东非各国、印度、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等。李光斌老先生翻译的《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是目前最完整的全译本,当我阅读此书时,好象是跟随伊本·白图泰游历中世纪的非洲、欧洲和亚洲。李光斌老先生不仅翻译准确,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而且注释详尽,在考据学上也颇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中国成为了一个崛起的现代化国家。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国合作。而商务活动离不开谈判过程,因此我们也将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民族国家的人进行贸易谈判。因此,全球商务谈判礼仪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中引用的例子向人们一一展示了一些基本的谈判技巧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礼仪差异。读后,你会了解更多关于商务谈判中的礼仪知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经济的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世界范围的人、财、物、技术的流动速度,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之间教育资源交流的同时,也迫使各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应全球化而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融合和发展,国家之间因贸易而产生的摩擦也日益增多。追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本来是发展大计。但当它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时。如何应对,如何使其与世贸规则协调,则成为我国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绿色壁垒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对其突破及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数学文化欣赏与趣味数学"公共选修课,讲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是从数学思想角度对目前课堂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义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评价社会制度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的理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廓清 ,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分析了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中国学者在指出了西方正义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后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又从多个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国内正义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国经济发展又有各自不同的轨迹。因此,对两国进行宏观对比,意义必将十分重大。笔者认为,中印两国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方能实现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维数学模型,通过三峡库区成库后已取得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计算出三峡水库175~145~155 m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下特征洪水的沿程水位,对比校核了长江科学院早期计算成果.结果表明:两者在相同计算条件下的水位差值不大,总体基本一致,认为长江科学院早期成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