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始于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最初阶段,年产量仅百辆至数百辆。发展到80年代末,产量相继迈过30,60,100万辆的高台阶,汽车产品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到90年代中期,汽车总产量达230成婚辆,居世界第6位,出口量达74万辆,居世界第7位。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有力的扶植下,从引进国个技术和资金逐步走向自我投入,自主开发的道路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60年代初,在50年代只有一些维修厂,当时的工业基础尚落后于我国。到1990年以年产132万辆而进入汽车生产国前10名。现就我国汽车工业与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引进过程上作一对比,以期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汽车工业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的。1962年,韩国汽车产量还不到2000辆,到1994年,汽车产量已经达到231.2万辆,汽车出口达到73.8万辆,成为世界第6汽车生产大国和世界第5出口大国。201O年,韩国汽车产量达到427万辆,位居世界第五。一个土地狭小、工业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极为落后,饱受战乱蹂躏的亚洲小国,是怎样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的呢?  相似文献   

4.
韩国汽车工业之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90年代以来发展极快,1994年汽车生产量达231.2万辆,1996年汽车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到1999年终累计出口1000万辆.其发展可以概括成4个阶段:60年代,引进技术、组装汽车阶段;70年代,国产化,自主开发车身阶段;80年代,技术改良阶段;90年代,自主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5.
1950年原西德轿车产量为21.6万辆,1970年上升为352.8万辆,其中实现了汽车和轿车的普及。1995年德国轿车保有量已达4050万辆,是世界上轿车最普乃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0年该国轿车保有量将达5000万辆,韩国汽车工业起步略晚于中国,进入80年代,产量开始迅速增长。1986年轿车开始进入家庭,1994年基本实现了轿车的普及。1995年该国汽车工业跃居世界第5位。1987年保有量可望突  相似文献   

6.
正放开外资股比限制的时机得当我国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超过10%,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同比增长3.19%和3.04%,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取得今天的成绩非常不容易,回顾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我国汽车工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汽、二汽先后成立开始起步,经历了"卡车工业时代"、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05,(8):96-97
韩国最早从事汽车生产的公司是起亚汽车公司,始建于1944年12月,但二战后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公司长期牌不景气的状态。韩国汽车业的真正起步在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级装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8万辆。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总装公司内部产生。以后,一个独立的韩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才开始形成并发展。现在,如同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家一样,  相似文献   

9.
1  概况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发展相关 ,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 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 ,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 ,韩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  相似文献   

10.
森林 《汽车情报》2004,(10):36-39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  相似文献   

11.
1955年,随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也开始起步。1956年,国产第一辆载货车在一汽下线,中国人民终于可以用上了我们自己造的汽车。载货车的成功生产也为中国客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7年,采用解放牌汽车底盘改装的第一辆国产客车诞生。到2007年,中国客车工业已经走过了50年。  相似文献   

12.
《汽车情报》2007,(9):32-34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5年,马来西亚国产车和组装车的总产量为55.1042万辆,比2004年增加19.4%。其中轿车总产量为45.116万辆,商用车6.7647万辆,四轮驱动车1.5983万辆,其他1.6252万辆。宝腾汽车公司和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厂生产的轿车占轿车总产量的82%,生产的商用车占商用车总产量的28%,商用车的产量比2006年增加了48%。  相似文献   

13.
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是80年代的重要事件。1962年,韩国才成立第一家汽车公司,靠国外汽车公司的帮助,进行汽车组装生产,到1980年时,全国的汽车年产量不过12.3万辆。但是到1988年韩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100万辆,1993年超过200万辆,1995年达到262.6万辆,一跃成为世界第5大汽车生产国。  相似文献   

14.
一.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 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量只有14.9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 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5.
“到21世纪我们韩国将成为世界轿车生产的领头羊,我们韩国人向来是言必行,行必果的。”这便是韩国起亚汽车集团出口部经理崔宇春最近对韩新闻界发表的谈话原文。是的,韩国的轿车工业发展从1990年起至1992年这短短的几年其动作之迅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1990年韩国年产汽车总量130万辆,而到了1992年情况却大变,韩国第一大汽车集团“现代”年  相似文献   

16.
十日要闻     
1997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 1997年我国汽车工业开始从前3年汽车产销低速增长向适度较快增长转变。1997年我国经济复苏,促进了汽车市场复苏,基本摆脱了产销困境。 客车总的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微型客车产销22万辆和20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9.4%和22.7%,大客车产销0.6万辆和0.6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0%和19.6%。轻型客车产销18.1万辆和17.7万辆,分别同比下降8.6%和8.  相似文献   

17.
5年前,中国汽车年产量为140万辆时,一个研究单位对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年产汽车140万辆时发展汽车工业的五大要素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论是中国在技术人员质量和数量、专利数量、基础工业等方面都优于日本、韩国。所以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可以用高于日本、韩国的速度来发展汽车工业。当时,这个研究单位漏做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要素对比,那就是这三个国家的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对比。 那一年,中国摩托车年销量1000万辆,三轮农用汽车年销200万辆。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日本)的汽车工  相似文献   

18.
《商用汽车》2007,(8):30-31
新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上世纪最后几年里,我国汽车工业处于长期调整徘徊阶段,汽车产量从1992年达到100万辆到2000年达到200万辆,差不多用了8年时间,在这8年里年均增长只有3%~5%,处于低速徘徊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汽车工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6年时间里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25%.从2000年开始,保持了每年100万辆的增长速度,2007年肯定突破80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了430万辆的总体规模,2007年商用车增长速度大约为26%,大于乘用车增长速度,大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重发科技》2004,(3):4
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KAM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柴油汽车正时时刻刻在渗透韩国轿车市场。据统计数据,2003年韩国登记的1324027辆汽车中有659079辆是柴油车(49.8%),比2000年增长了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日本和中国几乎是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家用汽车的,韩国则比我们晚了20年。 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亚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低收入时代开始建设家用汽车工业的。那时的买车人仅是部分城市中先富起来的人。日本和韩国人口比我们少许多,所以他们两国都要靠发展出口,加大生产批量,以降低汽车售价。 中国在“十一大”后经济发展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