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一种多相位交叉口的半幅路权交通控制系统,进行了实现条件分析,给出了该类系统对应的整幅路权系统的相位和相位顺序的拓扑结构特征,从而有利于从已有的整幅路权系统的设计经验入手设计半幅路权控制系统及各种变形。文中给出了半幅路权交通控制系统各种可行的设计方法。此半幅路权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使放行机动车的路面利用能力提高1倍,提高行人的过路能力达4倍,并成倍提高整个城市路网的放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公交车辆行驶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在封闭式独立路权下,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存在站台停靠、出站等候、交叉口3方面的延误。利用排队论、间隙理论、信号控制理论,构建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的延误模型,提出封闭式独立路权下公交车的路阻函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列举了国内外有关道路交叉口路权的规定,对路权定义及分配原则进行了论述.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轮廓带系统广泛应用于现有高速公路隧道内,但其布设方案、形状、尺寸有较大差异,存在名称不统一、空间路权不明晰等问题.该文基于对中国大量高速公路隧道轮廓带调研分析,将轮廓带按其形式统一名称,划分为大反光环、小反光环、反光条,多点轮廓带.从横向路权、竖向路权、纵向路权的角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路权的高速公路隧道轮廓带评价体系,并对几种典型的轮廓带系统:无轮廓带方案、大反光环方案、大反光环与反光条组合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 表明:大反光环与反光条组合方案在高速公路隧道中部视线诱导中路权更清晰、明确,推荐在高速公路隧道中采用.  相似文献   

5.
汉口中山大道现状通行拥堵,行人路权无法保证。通过对道路断面调整,交通组织优化及静态交通规划,对中山大道进行了公交街道改造。公交街道保证了道路公共交通及行人路权。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释了路权的3个特征:公共性、福利性、平等性,三者相互吸引同时也有所排斥。"在各种场景下发生的争议,丰富了路权这个箩筐里的内涵和外延。也许,争议和解决才是路权定义清晰的最好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们的城市规划习惯于将小汽车交通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非机动车及行人路权被严重挤压。如今,相关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路权失衡的严重性,部分城市已开始尝试解决,而国外在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交通拥堵成因的解析发现,只有彻底保证地面公共交通的路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寻找最优的路权分配方案,引入容量分析的理念,在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容量定义、评价指标和运算方法,以成熟的城市综合交通模型为平台,从出行的可控性和舒适性两方面构建模型的核心,完善了交通容量的分析流程,提出了城市最优路权分配方法模型.最后以广州为实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既适应公交优先的理念,又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的要求,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中重型卡车影响城市交通,多年以来,城市的市中心繁华路段一般都分时段限行货运车辆,中重型卡车一般只允许在非高峰时间(22:00-5:00)进入市区。相关的运输企业和卡车驾驶员已经适应这样的路权限制,然而,近年来尤其在2017年,针对卡车的路权限制有明显的加严趋势。卡车路权的限制快速蔓延,对企业  相似文献   

10.
相比传统公共交通方式,虚拟导向列车具有运能大、投资省、建设快等诸多优点,但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其上路运营需先解决路权定位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既有的道路交通路权结构,并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的公交路权定位策略.其次,结合虚拟导向列车的技术经济特性,从经济和效率角度出发提出完全独立,路段专用、交叉口共享等4种空间优先策略,以及交叉口"主动优先"的时间优先策略,并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权保障措施.最后,基于VISSIM微观仿真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优先策略下的路权效益,得出路段专用、交叉口共享路权方案相对最优的结论.论文研究可为虚拟导向列车的上路运行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提出了基于合同模式下交叉口的通行权分配问题,根据相邻局中人之间的流量特征和服务水平,建立合同模式的讨价还价模型,并用Nash均衡效用衡量双方谈判的效果。其次,根据有效性和防策略性,证明了局中人价格策略均衡和路网流均衡的条件是所有的旅行者都遵循基于合同模式的路径选择规则,通过路网中局中人之间最终的均衡策略价格,所有的旅行者都按照自己的真实偏好选择报价总和最小的路径,从而实现系统最优和用户最优之间的协调。最后设计了求解合同模式模型的算法,并用一个算例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瓶颈点,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所在。交通控制是调控交通流、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策略,在效费比上具有较大优势。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常规车辆(Regular Vehicle, RV)、网联车辆(Connected Vehicle, C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 CAV)组成的智能网联新型混合交通流,推动着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对象、数据环境和控制手段的变革,为交通控制提出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交通控制理论方法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交叉口控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根据路权特征,先从单点交叉口、干线交叉口和路网多交叉口3个层面梳理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共用设施交叉口控制研究,包括交通信号配时、车辆轨迹/路径规划以及车辆轨迹-信号配时协同控制。然后介绍自动驾驶专用设施交叉口控制研究,包括CAV专用车道、CAV专用路段、CAV专用区域和快速公交-CAV混合专用车道。通过对现有成果的梳理发现:虽然新型混合交通流交叉口控制研究取得了部分进展,但RV驾驶行为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涉路工程对公路自身结构安全和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安全评价进行研究,涵盖涉路工程分类、安全评价指标内涵和安全定量化等问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的技术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涉路工程自身性质,研究提出涉路工程的分类方案:跨越式、平交与接入式、穿越式、并行式、利用公路结构物等5大类;针对涉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提出安全评价的主要指标:与公路的相对位置、自身结构安全、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交通组织等;以下穿式涉路工程为例,说明安全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供路政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黑点鉴别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黑点的鉴别与改善历来是交通管理实践者与学者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改善黑点的致灾因素,可以显著的改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首先对黑点的定义进行讨论,然后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确定交通事故黑点的理论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黑点鉴别方法的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缺少安全驾驶意识的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易发生交通事故,并逐渐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首先对安全驾驶意识的内涵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举例介绍了基于动画和视频形式的安全意识提升方法的设计过程,具体实现流程以及实现效果;提出了基于汽车驾驶模拟平台的安全意识提升技术,将危险交通情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大类,分别举例介绍了具体的实现过程和触发条件算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控制系统数据字典建立需求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交通管理控制系统数据字典的定义、基本结构、建立过程和应用,提出了交通管理控制系统数据字典是描述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功能层次的术语、数据元素和构建交通管理控制系统与其它ITS系统通讯信息集数据元素最小单元的集合。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中国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美两国交通事故信息现场采集技术、事故采集系统和交通数据共享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两国在死亡事故定义标准和统计口径规范、交通事故数据来源可靠性和管理机制、事故数据统计体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中国交通事故数据管理现状,指出当前事故统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事故数据统计体系改善措施,通过统一事故统计标准、保障数据可靠来源、加强开放共享、建立由政府主导、科研院所支撑、企业主体和全民参与的中国事故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为丰富交通事故数据统计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客运枢纽班线配置问题,对班线组织和配置方法进行研究。在考虑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基础上,探讨了客运班线的组织和配置原则,提出班线组织主要是协调集约化和分散性两种需求。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宏观配置方法结合场站体系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各类型场站班线配置策略;以宏观配置策略为指引,微观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分区客流预测模型,依据各交通小区到各目标客运站的出行时间和最短路原则,确定各客运站对该类班线的市场划分情况,将该类班线的运力分配到各个客运站,使得总出行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9.
在平面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中,绿灯间隔时间的大小关系到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合理设置绿灯间隔,可以保障交通流的运行.文中介绍了绿灯间隔时间的基本概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绿灯间隔时间的不同计算方法;探讨了影响绿灯间隔大小的关键因素,包括进入时间、清空时间、通过时间等.以典型平面信号交叉口绿灯间隔时间计算为例,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适应性,并基于冲突时刻差法进行交叉口安全仿真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道路交通管理中新出现的“碰瓷”、“遗洒”和“飙车”案件,进行了案件的定义和案件特征分析,运用刑法学理论,探讨分析了案件行为人是否应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查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