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驾驶园》2020,(1)
盾构隧道掘进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适用于对已有线路的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整个工程对施工环境的要求较高。本文主要讨论南宁地铁三号线中的金湖广场站至埌西站区间的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工程,其中,对盾构隧道掘进施工的参数问题做了基本的讨论,对具体参数的调整和修正进行了分析。此外,对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工程中的监测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说明。工程满足运营要求,完工后对已有线路影响较小,希望本文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彭光火 《路基工程》2020,(5):222-227
以广州地铁18号线番南中间风井—番南1号盾构井区间下穿蔡二村为例,采用Peck公式分析了盾构施工对建筑物和地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了合理的沉降控制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双线盾构下穿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双沉降槽变形趋势;通过合理选择掘进参数和注浆加固方案,可使地表和建筑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3.
陈卓 《路基工程》2018,(6):182-185
以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站1号盾构井工程为依托,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模式掘进对软岩地层地表影响,减小城市环境下土压平衡盾构模式掘进对下穿建筑物影响,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为此,运用FLAC显式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建模,通过对土仓压力、同步注浆效果和出碴量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模式掘进对软岩地层地表沉降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掘进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4.
盾构法修建城市地铁时,盾构掘进参数对于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深圳地铁7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2号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在软硬不均地层情况下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及过街通道,运用ABAQUS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盾构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及掘进参数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土仓压力及注浆压力对过街通道沉降相对于地表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过街通道底部进行监测;②对于软硬不均地层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及过街通道采用0.30~0.40 MPa土仓压力以及采用0.25~0.30 MPa注浆压力施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康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3):161-163,170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区间施工时面临的下穿工程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近距离下穿大直径输水、排水管线,不仅要保证施工时地铁区间和管线的安全,更要保证地铁运营后两者的安全。因此,盾构开挖对既有管线的影响分析至关重要。结合沈阳市地铁某出入线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模拟地铁盾构掘进对大直径输水管线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经过对比分析后,验证了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可靠的,为今后盾构区间下穿输水管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8,(11)
盾构下穿老旧建筑群,具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施工前可结合工程特点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合昆明地铁某双线盾构区间连续下穿老旧建筑群工程特点,基于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计算模型,对双线盾构开挖、支护等主要工序进行分析模拟,总结并提出了掘进关键参数,并在八大处空地模拟穿越三角大院试验段得以成功应用。由于地层的不确定性,盾构施工参数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地表沉降的走向和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施工参数尤为必要。工程实践证明,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及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参数,通过对掘进参数不断优化处理,有效确保了盾构下穿昆枢指挥部、铁路工程管理所等老旧建筑群时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为昆明地铁及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地铁1号线迎门滩-马滩区间下穿黄河段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对泥水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泥浆的比重、黏度以及失水量等施工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添加各种掺料进行泥水平衡盾构泥浆配制试验,研究不同掺料对泥浆性能和经济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不同配比泥浆的环均成本和相应掘进进度。  相似文献   

8.
周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4):189-191,19
以长沙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下穿建筑物施工为实例,介绍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时控制地层沉降的主要措施及掘进参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胡军 《路基工程》2018,(3):204-208
以广州市地铁8号线北延段同德围—上步区间下穿北环高速西槎人行涵洞为研究对象,运用Midas GTS NX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比人行涵洞有无进行加固措施的情况下,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人行涵洞的沉降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为盾构施工的超前控制提出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强 《路基工程》2019,(2):175-178
以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站工程TA01-1标禄口机场站-1号盾构井段为例,采取了穿越前技术措施、获取试验段施工掘进参数、下穿段施工控制以及全天候施工监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盾构穿越机场滑行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申兴柱  阮雷  王帆 《路基工程》2017,(4):204-209
依托武汉地铁3号线盾构隧道下穿合武线铁路工程,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盾构施工全过程,分析盾构掘进对铁路箱涵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导致既有箱涵结构产生以沉降为主的附加变形,沉降最大值出现在结构底板处;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变形呈先隆起后沉降的规律,盾构开挖面到达分析断面前后各1倍洞径距离范围内地表变形波动较大;箱涵变形值随隧道埋深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当埋深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轨面沉降仍大于限制值,需采取合理的地层加固措施,以减小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7)
针对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大直径盾构双线隧道近距离下穿佛莞城际番禺大道站,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车站结构和盾构隧道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车站结构及隧道变形计算结果均小于规范限值,车站地连墙、底板弯矩增量稳定;实测车站结构沉降和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发生在盾构双线施工完成,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接近;双线盾构的掘进对车站侧墙、抗拔桩和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左线掘进过程中;车站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与盾构施工密切相关,右线、左线盾构依次掘进对车站底板沉降影响具有叠加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大直径盾构近距离下穿建筑物受力变形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依托武汉地铁3号线区间盾构隧道工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盾构隧道在不同埋深条件下下穿路基和箱涵进行模拟,得到了不同埋深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的路基和箱涵及对应地表沉降扰动规律,将对应的地表沉降与Peck公式预测的地表沉降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盾构下穿施工与Peck公式预测的地表沉降之间异同。结果表明:①随着埋深的增加,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导致地表沉降减小,沉降槽宽度逐渐增加;②先行线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较后行线大;③盾构隧道下穿箱涵施工的地表最大沉降与Peck公式预测值十分接近,而隧道下穿路基的地表最大沉降比Peck公式预测值偏小。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盾构正交下穿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春 《隧道建设》2017,37(Z1):111-115
为减小新建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运营市政隧道的影响,采取土体加固、加强底板配筋等前期预留措施,并在下穿过程中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变化规律,进一步提出适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注浆参数、进行土体改良等措施,达到保障既有运营隧道安全、确保地铁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盾构停机期间地层变形规律,依托某富水圆砾地层地铁区间盾构工程,对盾构停机前后地层沉降变形和掘进参数变化进行监测和研究,并计算单纯由盾体下卧层压缩引起的地层沉降。结果表明:盾构停机对盾体前方土体沉降变形影响更大,且沉降速率与停机时间密切相关;盾体后方土体沉降主要受盾构掘进地层损失影响,其沉降逐渐稳定,且土层深度越浅沉降越早稳定;对于近距离盾构下穿施工,下穿前停机造成的影响比下穿后停机造成的影响更大;盾构停机复推时由于总推力和上土舱压力大幅增大,地层沉降曲线出现先隆起再下沉的波动,深层沉降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地表沉降,表明富水圆砾地层盾构停机会放大对邻近深层土体的扰动影响,在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机。  相似文献   

16.
盾构下穿既有运营线路一直是地铁施工的重、难点,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此类工程的施工风险将大大增加。针对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在圆砾层、砂层地质条件下盾构成功下穿既有1号线的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盾构隧道依次下穿双线隧道过程中两条既有隧道结构竖向位移与盾构掘进各阶段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当盾构刀盘下穿既有线路时,既有线断面产生的沉降较小,而盾尾下穿既有线路时,既有线断面累计沉降量发展迅速;盾构后下穿下行线时累计变化量及影响范围均小于先下穿的既有线上行阶段;盾构机在刀盘距离既有线路水平距离约1D(洞径)左右开始影响既有线路。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某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机场线桥桩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盾构施工造成临近桩基及土体变形的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从桩基与土体滑移情况、盾构隧道与桩基的水平间距、隔离桩的存在与否、盾构掘进的不同阶段4个方面进行建模计算,建立4组共14个模型,分析盾构掘进对既有桩基变形及沉降的影响机理,并对盾构引起周围土体变形破坏(塑性)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深圳地铁某线盾构下穿既有房屋为依托,结合既有房屋的建筑沉降监测值和出渣量、同步注浆量、土仓压力、掘进速度、推力等施工参数,分析辅助气压式土压平衡盾构在卵石-风化花岗岩复合地层下穿期间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沉降特征及原因。盾构刀盘通过比盾尾通过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值大,盾构从桩基中间下穿比从端头下穿引起的沉降值和影响范围大,盾构在下穿2号楼期间出现了出渣量超方,致使桩基所处地层松动和房屋沉降。由数据分析可知:出渣量超方有两方面原因:①土仓于停机期间排土却没有及时补充辅助气压,使开挖面失稳;②盾构所穿强-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增多造成掘进速度降低,刀盘对地层扰动的增大加剧了开挖面卵石层的塌落。  相似文献   

19.
吴浩 《路基工程》2018,(6):200-204
为研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某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运用数值模拟建立了盾构左右线下穿地铁车站各个阶段的数值模型,分析了盾构左右线不同施工阶段地表沉降规律、车站底板轴线沉降和车站轨道结构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付仁鹏 《隧道建设》2013,33(12):1036-1040
为确保盾构长距离连续下穿古旧平瓦房施工,针对重叠隧道小间距、长距离的施工特点,采取“先下后上、前后错开、支撑加固”的总体施工原则,阐述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夹层土注浆加固和下线洞内临时支撑台车进行下线隧道加固等关键措施。根据对古旧平瓦房监测、评估结果验证,成功完成了下穿大面积古旧平瓦房的施工,以期为今后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重叠隧道长距离、连续下穿古旧平瓦房施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