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化,我国越来越重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当前汽车结构轻量化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途径。将轻量化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设计,有助于降低车身的整备质量,提高汽车续航里程和动力利用效率,进而降低能源损耗,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基于此,从轻量化概念出发,分析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轻量化的作用,重点探讨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红武 《商用汽车》2011,(22):46-47
第7届梁山专用汽车博览会上,安阳市兆通型钢公司展出的多个系列的汽车用高强钢受到多方关注,其汽车轻量化构件精品的应用可为运输业带来较高的运输效率和较低的运输成本。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汽车用高强钢,是当今钢铁产业与汽车产业共同关注的主题,汽车用高强钢的开发及在汽车轻量化制造中的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能源汽车早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汽车轻量化对降低能源消耗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新能源客车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车身结构优化、轻质材料应用、先进制造工艺和电池系统优化四个途径来对新能源客车轻量化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的需求下,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白车身重量占据整台汽车较大百分比,白车身轻量化是汽车减重的核心目标,目前新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白车身在乘用车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但全铝车身也存在材质本身缺陷,铝合金强度低于钢,关键强度位置无法达到碰撞要求,文章以热成型钢作为关键强度建与铝合金组成混合材质的乘用车白车身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传统的钢制车身,可使整车减重40%。并保证汽车优异碰撞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汽车节能环保的现实需求。优化汽车的结构设计和新材料应用是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重点针对钢结构车身轻量化的结构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对于普通钢,通过形状优化和结构优化技术及零件整合达到减重目的;对于高强度钢,在满足安全法规的同时,通过合理配置汽车车身一些部件的板厚,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汽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车身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指导车身轻量化设计。在介绍车身轻量化理论基础上,对ECB车身材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高强钢、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应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身轻量化材料向多元化发展,多材料复合车身是未来车身的发展方向,高强钢和铝合金的应用随着市场波动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交替变化关系,成本和产能是制约复合材料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扩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环境和能源对汽车工业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节能减排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除了采用新能源、改进动力传动系统等措施外,实现车身轻量化是很多汽车厂商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钢铁作为车身的主要应用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在减重的同时不降低碰撞性能呢?事实证明,高强度钢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作为一家在汽车用钢  相似文献   

8.
梅振 《商用汽车》2013,(18):77-79
安钢一直致力于汽车用轻量化高强钢在专用汽车(挂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记录安钢汽车用钢产品在十堰的推介会,介绍了国内专用汽车领域高强钢的使用情况和安钢汽车用钢的产品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途径及其评价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必要性、实现途径、可替代材料进行分析,旨在重点阐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轻量化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从车身轻量化的角度说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此类专题研究可以启发新能源汽车的从业人员,在车身轻量化的基础上达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轻质材料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研究国内外汽车公司在车身领域的最新成果,结合上汽的车型开发经验,提出了车身材料的发展方向:高端产品以全铝车身配合复合材料外覆盖件;中端主流产品采用超高强度钢板与多种轻质材料混合连接;低端产品仍采用钢制车身,同时加大高强钢的比例。针对这三大发展方向存在的成本、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究。  相似文献   

11.
整车轻量化技术对于整个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满足国家法规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汽车轻量化技术涉及汽车材料技术、设计开发技术、工艺制造技术等多个学科,需要多产业的联合突破。文章研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论证新能源汽车开展轻量化的战略意义以及轻量化技术路线,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总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被应用,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纤维等轻质材料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多元化的材料对连接工艺和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阻点焊已不再适用,包括流钻螺钉(FDS)、自冲铆接、铝点焊、结构胶等连接新工艺逐渐被主机长广泛应用。文章基于某款钢铝混合的轻量化新能源车型,介绍了铝合金减震器塔与钢制车身的流钻螺钉FDS连接设计与应用,希望能给同行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汽车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强调了轻量化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铝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轻质材料,车身轻量化设计非常理想的材料。文章重点介绍了铝合金零件关键制造技术在轻量化车身中的应用,包括真空压铸、型材挤压和板材冲压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关键的转型升级期,逐渐向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之路迈进。与此同时,车身技术发展同样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对车身结构强度、轻量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钢材供应商也在谋新求变。有这样一家供应商,它们并不是单纯地提供钢材产品,而是为车企提供轻量化、高安全性的汽车用钢材解决方案,这就是华安钢宝利投资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轻质材料和轻质结构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未来先进高强钢、铝材等汽车用轻质材料和轻量化工艺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近年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住金、浦项、宝钢、鞍钢等重点钢铁企业加强了汽车用高强钢生产线的建设,在高强钢等轻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较快进展。本文对上述钢铁企业近年在汽车用高强钢生产体系方面的投资布局进行介绍,并对2013年以来重点钢铁企业在汽车用轻质材料的研制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中的汽车轻量化发展政策推进历程和中国近期的汽车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汽车车身用钢强度分布和以日本新日铁住金及韩国浦项为代表的双相钢、TWIP钢、马氏体钢等先进超高强度钢产品的研发动态,介绍了日本神户制钢开发的汽车轻型化异材连接技术和中国汽车企业采用热成形钢替代原有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应用情况。对未来超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车身减重与结构性能结合的多目标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Ruukki罗奇公司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在青岛、武汉、广州等地举办“高强度钢应用技术研讨会”,以探讨如何运用高强度钢实现轻量化. 目前,多材料车身结构设计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既能改进车辆性能,又能显著减轻自重.当下高强钢、耐磨钢及铝材成为相关组合的主要材料,强调将合适的材料用于合适的部位.其中,高强钢及耐磨钢主要应用于重型矿车及公路自卸车车身、半挂车大梁、拉臂钩、架臂等.  相似文献   

18.
日前,宝钢股份2009年汽车用高强钢推介会上传出信息:宝钢汽车用热轧高强钢实现了在专用车领域的应用拓展,既使车身减重,又为用户降低了制造成本。宝钢于2004年开始研制汽车用热轧高强钢,相继开发出系列化产品,用于制造重型卡车的大梁、底盘以及起重机的吊臂等核心部件。一些专用车制造企业对宝钢产品的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轻量化,是指从汽车整体的安全性能和车身结构强度出发,尽可能减轻汽车车身重量,从而达到提高整车性能、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作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纯电动汽车在生产制造中的轻量化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主要阐述了以铝合金为代表的轻量化材料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并介绍了几种新型连接技术的特点,以对国内纯电动汽车轻量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轻量化和绿色制造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伴随中国汽车工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车用轻量化塑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也给汽车轻量化塑料技术应用提出更高革新要求。汽车材料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