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舒适性、安全性,研发具备智能监测车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强制换气功能的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在原车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一个便携装置,当检测模块检测到车内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限值时启动预警装置进入预警状态,当车内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时强制进行通风换气,起到安全保护、智能调节车内空气舒适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动车窗的防夹功能关乎车内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提高电动车窗防夹力测试精度和可靠性,在传统测试仪器的基础上对防夹力测试装置的结构及测试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实车在不同工况同一车窗的不同位置进行检测,试验证明:所设计的新型检测装置可以替代传统的检测装置,并且可以自动记录测试数据,形成测试曲线。该测试提高了车窗防夹力测试的效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对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智能汽车的技术体系架构的组成,介绍了环境感知系统,智能汽车的检测方法及智能汽车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简介闯红灯提醒、盲区来车提醒、避撞提醒和紧急制动提醒等。最后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会进入车内。当有害气体积累到一定量时,将会对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害。我们团队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一套以STC89C52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车内环境监测系统。此系统能够实时收集车内温湿度、pm2.5、甲醛、烟雾的数据,通过LCD显示屏显示数值,含量超标蜂鸣器会进行报警,以便驾驶员根据当前车内环境对车窗、空调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由于停车时机动车上乘坐人员没有观察车外环境,径直开启车门,导致车门碰撞行人及运动的物体引起事故越来越频繁的状况,并基于目前在道路上行驶的旧车不具备车门误开启的报警提醒系统,提出了一种红外线与超声波组合检测及报警提醒系统。当行人或运动物体进入到测量范围内,红外线模块会探测到有物体进入,同时超声波模块测量物体与车门的距离,单片机控制单元接收到超声波测量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提醒车内乘坐者不要打开车门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或者损坏车门。  相似文献   

6.
1雷克萨斯GS300车智能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驾驶人带着智能钥匙进入车内,确认换挡处于P挡或N挡,踩下制动踏板并按下起动按钮,电源控制ECU将识别起动发动机的操作并向认证ECU发送认证请求信号;认证ECU接收到认证请求信号后触发室内电子钥匙振荡器,并通过室内电子钥匙振荡器发送认证请求信号,以检测智能钥匙是否在车内;智能钥匙接收到认证请求信号后,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款车辆防闷的安全控制装置以防止因父母及亲人的疏忽而导致儿童在车内被闷死事件的发生,确保儿童的安全。在提出相应设计方案后借用仿真软件对温度、重力等信号进行输入判断,在充分考虑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后,实行对车辆车窗控制信号的有效输出,从理论上车窗可以安全有效地开启,确保车内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碰撞安全场景。本文重点研究智能汽车车内不同乘员姿态、车内布置结构变化以及AEB系统作用等因素带来的碰撞安全场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法深入分析不同场景下车内乘员及车外行人伤害情况。结果表明:驾乘人员多样化的乘坐姿态使得碰撞工况中的乘员损伤的潜在风险增大,车内大屏等新型内饰会加剧碰撞工况中乘员伤害,AEB作用后能够降低车外行人伤害,但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乘员的损伤风险。可见,汽车智能化发展增加了碰撞场景的复杂性,对车辆乘员保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May 《汽车杂志》2005,(6):176-177
据国外一项测试研究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而甲醛、苯等车内主要污染源挥发期限更是可达3-15年。当你驾车时感到有些头痛、恶心,这是提醒你该关注车内空气污染的警报信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车载网络安全的系统设计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以应对黑客通过网联攻击车辆,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模型;分析“外部网络环境”与“车内ECU群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其对车内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机理;利用基于密码学理论研究车内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解决车内网络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通过声音提醒和控制车门自动开关来达到车门对乘客防夹的目的,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模块、语音芯片ISD1700及蜂鸣器、指示灯作为语音提醒和报警装置、红外线传感器为检测装置、以继电器、电磁阀作为控制车门开关装置来设计公交车车门防夹系统。该系统可以使公交车车门处,在有人或物的情况下既能实现语音报警提醒驾驶员和乘客,又能及时自动地打开车门,防止夹到乘客或者物体,确保乘客出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3)在p挡位时忘记关闭电源下车的警告 在尸挡位带出钥匙关闭驾驶侧车门要离开汽车 (4)车门微开警告 车辆的任一扇车门打开时,要对车门上锁 无警告时的影响 车辆被盗,不能重新启动发动机,蓄电池放电 开始警告的条件 当下列条件均满足时,开始发出警告: .挡位在P .点火开关在ACC或者ON .驾驶侧车门从开一关 .车内或后备箱内无钥匙(智能进入和启动系 统车内认证失败) 警告停止条件 .点火开关OFF(ACC和OFF)、车内或后备 箱内有钥匙(智能进人和启动系统车内认证 成功) 警告内容 仪表内多功能蜂鸣器 .检测出来时连续鸣响 l次 .在开始警告…  相似文献   

13.
声纹识别除了要识别文本内容之外,还要识别说话人的身份,并根据应用场景为车内驾乘人员提供差别化服务,因此,相比目前已在汽车中广泛应用的语音交互,声纹识别是一个技术门槛相对更高的领域,在汽车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声纹识别可实现更精准的用户信息习惯采集,提升车内交互体验,并强化车辆安全防护,随着汽车智能座舱的兴起,会有较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家庭收入的增加,汽车正在越来越多地步入普通家庭,车辆驾驶人员也随之逐渐年轻化,人数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车内装饰特别是驾驶室的装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驾驶室内驾驶员生活日用品,体现人们个性、兴趣特征的明星画、小雕塑、卡片等占据一定的空间.应该提醒驾驶员注意,你喜爱的小物件,可能给你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智能网联汽车毫米波雷达技术来展开深入分析,首先简述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概念及原理,然后分析车载毫米波雷达在智能联网汽车中的应用原理和应用场景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探讨了毫米波雷达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提高智能联网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车内人员和路边行的安全,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汽车是人们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在追求汽车带来的经济、便利、高效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汽车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此,本文结合威驰车的实际状况对智能自救报警装置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该装置通过STC89C51单片机进行信号检测与控制,可以判断车内环境是否安全,能够及时报警并降车窗,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短信并拨打求救电话完成自救,保证车内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需求量的逐年升高,人们对汽车的综合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的舒适性成为人们购车的最基本要求。空调系统的性能作为评价汽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配件系统。汽车空调可以调节车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空气洁净度等空气参数,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本文介绍了东风悦达起亚福瑞迪轿车智能空调系统的构造、使用方法和主要部件动作原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感器、车辆测试、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的汽车客室环境和乘客生命特征监测系统。当客室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时智能联网语音提示车内乘客,同时短信通知车主,车主可通过远程客户端查看车内乘客信息、汽车客室环境、汽车运行状态等信息,允许远程控制车内空调等设备以调节车内环境,确保车内不具备自理能力乘客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汽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儿童安全问题,尤其是由于成人的疏忽而导致儿童被遗忘在车内最终导致死亡的事件频发。针对该问题也曾有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软件设计出基于STM32F103、基于MCS-51以及基于ATmega16的防滞留系统等。文章则是基于Arduino系统的原理以及方法设计了一套用于防止儿童被滞留车内的报警系统,并通过模拟实验初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以车内驾乘人员多屏信息共享为目标,介绍人机智能交互设计中手势交互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提出基于具体场景的手势识别设计方法,并在试验模拟台架上对操控便利性及操控识别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大大减少界面误操作,并提高手势识别成功率,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界面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