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RUISE/Simulink软件对某款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进行建模仿真,对三种可行的増程器能量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点控制策略具有最佳的燃油经济性,两点控制策略的等效燃油消耗量与功率跟随控制持平,较单点跟随控制策略高1%。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保证最低的能量转换损耗,两点控制策略能合理分配动力电池和増程器的能量,综合考虑整车能量利用率和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发挥增程式混动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主要参数进行匹配选择;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问题,提出功率恒定输出与功率跟随输出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并采用Cruise软件仿真分析其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控制策略的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武  张俊智  卢青春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1):148-150,154
应用开关式和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对混合动力公共汽车和原车的最高车速、原地起步加速特性等动力性指标和基于ECE15的百公里油耗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两种控制策略下HEV的百公里油耗与原车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动力性能与原车相当;采用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时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优于开关式控制策略的燃油经济性;在总质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由发动机动力输出端到驱动轮处的能量传递效率与发动机平均效率构成的整车效率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有最直接的影响;综合考虑,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在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且该种控制策略有利于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APU优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功率跟随控制策略虽然可以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但也因此加剧了APU动态变化,这样,在整车控制策略中必须对APU的动态行为进行优化。本文以APU的动态响应为目标,基于J1939协议,对发动机采用CAN总线直接控制,提高了发动机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6 Sigma"理论的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电混合电动汽车中影响功率型铅酸电池循环寿命的主要参数,结合制定的“功率跟随式 开关式”的基本控制策略,利用“6 S igm a”严谨、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数据为依据,提高电池寿命为开发目标,对基本控制策略进行开发。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整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较之传统车得到明显提高,电池工作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为电池寿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包括定点发电控制策略和功率跟随控制策略,重点聚焦于功率跟随策略下的发电优化方法、定点发电策略下的噪声-振动-声振粗糙粗(NVH)优化及能量回馈时的发电功率优化。通过类施密特滤波和延迟响应方法,开发了基于车速的功率限制功能,对基于荷电状态(SOC)的功率限制系数进行了修正,由此缓解了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下发动机负荷变化频繁的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后,整车 NVH 性能表现良好,燃油消耗量有了明显改善,排放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某串联式结构的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为对象,针对电池电量维持阶段采用的单点恒温器控制策略、功率跟随控制策略、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电量维持阶段适合采用单点恒温器控制策略的结论。同时,提出了基于油电等价因子的等效百公里燃油消耗以用于评价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按城市公交客车每天运行100~200 km计算,该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比传统柴油公交客车节油40%~60%。  相似文献   

8.
冉振亚  曹文明  杨超  赵树恩 《汽车工程》2005,27(2):160-163,140
从理论上分析了燃料电池/蓄电池双能源电动汽车的功率分配方法,并用SIMULINK建立了功率跟随模式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在ADVISOR上实现了对采用功率跟随模式控制策略虚拟样车的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文中所述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燃料电池客车经济性,本文分别开发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跟随的多挡位滞环控制技术和一种自适应功率预测的动力电池SOC高位均衡技术的燃料电池整车电-电混合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中通12 m燃料电池旅游客车,其百公里氢耗最低可至5.2 kg,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混合动力车用发电设备研究现状,根据重型混合动力车需求特点,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轻质化柴油发电单元,并建立了柴油发动机和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设计基于功率跟随的柴油发电单元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发电系统能够实现功率输出动态快速控制。最终搭建了柴油发电单元试验平台,验证了柴油发电单元功率输出和功率跟踪精度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采用柴油发动机和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纵向动力学和驾驶员模型,并设计了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车速、负载和蓄电池SOC作为控制变量,以降低颗粒物与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采用Stateflow实现。基于新欧洲行驶循环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能较好的满足整车动力性要求,在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显著提高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工况和整车功率需求分析的系统匹配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模型,并利用能量流图,对采用不同的能量管理策略时系统的能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匹配方法可行,采用ON-OFF与负载跟随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可提高系统关键部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城市公交客车的运行特点,提出了混合动力公交车选用串联式驱动形式的依据。总结了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策略,提出了恒温器+功率跟随型控制策略是城市公交的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控制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分配进行实时管理,在满足功率跟随的条件下保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能力,以提高燃油经济性。本次研究中,以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电池组作为动力源,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动力系统建模和模糊逻辑策略应用,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模糊控制能量管理可以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好的燃油经济性和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Cruise软件对直驱混联与AMT混联两种构型搭建模型,应用Simulink软件搭建整车控制策略,并将Simulink控制策略文件输入至Cruise软件模型中,对整车各项参数进行联合控制,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进行联合仿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及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了驾驶意图识别的模糊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平台和CRUISE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逻辑门限控制策略,驾驶意图识别的模糊控制策略可以明显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A)的汽车各部件的特性和系统的设计目标,建立了柴油机、ISA电机和整车的数学模型,在实现柴油机、ISA电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之间最佳匹配的前提下,提出了以蓄电池SOC、车速、柴油机转速、功率以及燃油经济性为主要参数的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根据控制策略进行了启动、助力、充电等工况的动力性仿真,并在CYC_ECE_EUDC行驶循环工况下进行整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满足ISA汽车的迅速起步、低速补偿转矩、加速时提供辅助动力和充电功率恒定等要求,实现了起步一助力-发电功能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以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为基础,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不同工况,分析和建立了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一种控制模式——功率跟随控制模式。并且详细分析了功率跟随控制模式在ADVISOR软件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能量管理系统的前向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车辆、电机、APU、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和驾驶员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能量管理前向仿真系统.开发了On/Off控制算法、负载跟随控制算法和总线电压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负载跟随控制策略对串联混合动力客车的经济性更有利,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转矩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马尔科夫模型对需求功率进行预测,并将随机模型预测控制与动态规划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并以消耗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滚动优化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和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相比,采用所提出的的控制策略时车辆能量经济性得到明显提高,说明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功率需求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