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失控与安全风险问题,本文从热失控的诱发与反应机理出发,通过分析现有动力电池安全管控方法,归纳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分析了当前动力电池安全管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发展趋势,旨在推动动力电池安全风险预警和管控技术提升,保障驾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消除消费者安全焦虑,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价值最高也是安全风险最大的部件之一,其事故责任和保险理赔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动力电池商业附加险现状和统计分析动力电池安全测试的实验数据,从单体和系统两个层级构建了动力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研究设计出了基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动力电池涉水损失险、动力电池事故损失险和动力电池附加险费率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3.
工业互联网是中央政治局定义的七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也是动力电池行业迫切需要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信部、发改委相关文件均对动力电池行业的智能制造与追溯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论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生产管控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对动力电池关键生产过程对产品一致性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动力电池生产中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问题与难点分别进行论述,制定了动力电池生产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与指标,新能源汽车电池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架构与分析指标,同时基于图数据库对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PFMEA 知识图谱与安全管控方法进行深入推理。  相似文献   

4.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功能物质,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稳定性和行驶里程。针对新能源汽车中可能引发安全类问题的动力电池不稳定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定位,梳理动力电池安全管理在当下遭遇的挑战,给出动力电池安全管理措施,并预测动力电池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各类起火燃烧的故障现象,查找电动汽车在各种使用工况中产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因,结合动力电池结构特点与锂离子电池锂枝晶产生因素,针对各类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因进行故障诊断分析,通过故障产生机理提出预防措施优化电动汽车使用方法,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电动汽车使用方案,推荐电动汽车柔和驾驶和安全驾驶,提高驾驶员和乘坐员的安全防患意识,减少或避免各类诱因引起动力电池热失控,提高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类型较多,主要以石墨烯、金属锂等作为电池的生产材料。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在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及其维护保养策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良好的维护保养机制可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护与保养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新能源汽车合理使用及维护体系的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电池模块和电芯3个层面设计相应实验测试验证电池系统的性能,尤其是系统安全性能的验证。并针对动力电池系统非安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测试验证,提出动力电池系统测试验证结果的评价方法,为开发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动力电池着火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难题。对此,设计一种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系统,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箱的及时、有效灭火。  相似文献   

9.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一直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量化。目前,新能源汽车广泛的使用圆柱18650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作为储能元件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而动力电池热效应的技术管理手段直接制约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寿命及安全,故研究动力电池的散热强化是提升18650动力电池性能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安全性一直困扰着行业与市场的发展,传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及计算能力不足,难以实 现动力电池的异常状态预测,基于车联网数据,搭建了大数据监控与管理平台,提出了动力电池热失控关键算法,并实现 了算法的平台集成与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此系统应用能够有效评估和预测动力电池潜在安全风险,并能及时有效地指 导安全处置,从而降低整车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1.
舒强  王艺帆  梁元 《汽车工程》2022,(11):1706-1715
为保证电动汽车运行安全,我国从动力电池的本征安全、主动防护安全和被动防护安全等方面入手制定标准,基本形成标准体系。本文中通过分析现有标准的历史沿革、面临挑战和完善建议,结合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研究应用和国家政策引导等情况,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动力电池运行状态监测预警是防止热失控的有效途径,并提出配套完善标准和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车辆安全平稳地行驶,开发一套动力电池的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基于SAE J1939协议选取诊断参数组,搭建Simulink诊断策略模型,并通过CANoe完成系统的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实时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及处理,实现对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功能,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3.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防水性能直接影响整车安全。本文从动力电池密封圈,电气接插件,防爆阀和箱体结构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动力电池防水性的几种失效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防水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力电池系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实时安全风险预警,以海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实车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和综合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值率模”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基于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值率模”预警体系可以有效识别并定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动力电池控制在最优工作区间,对于保障动力电池的电性能、一致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某款纯电动汽车的具体要求,研究制定了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软件仿真、CFD仿真和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提高动力电池的寿命和安全稳定性,总体可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款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高压电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高压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监控方法、高压电上下电流程的充电唤醒和退出流程、绝缘检测方法和特殊情况下的动力电池安全防护系统设计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安全防护系统能够有效的保障高压用电完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标杆企业示范以及市场需求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有了大幅的增加,且每年的总销量仍在不断的突破,随之而来的动力电池安全也成为了一个全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除了在设计验证,生产制造等环节进行安全问题规避外,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依靠监控系统进行车辆运行大数据监控及预警也很有必要。受限于数据采集频率以及数据采集质量等多个因素,目前动力电池安全的监控难度较高,算法不成熟,监控准确率低。分析了影响动力电池安全的可能因素,并且对每种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对是否可对动力电池安全进行预警做了探索分析,同时基于可能影响电池安全的原因阐述了一种多维度耦合的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对于保障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安全及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发挥电池系统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列举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常见故障,针对其可能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供了常见的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供参考。一、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介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通常  相似文献   

19.
动力电池的密封结构对于其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从动力电池的上/下箱体连接界面、高低压连接器以及外露器件跟电池箱体的安装界面等关键部位着手,提出了动力电池密封结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某量产电动汽车为例,在保证车身与动力电池连接处的疲劳强度和整车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以车身结构质量的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身的动力电池框架支撑结构,从而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该电池框架支撑结构的质量为原来结构的50%,满足疲劳强度和安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