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大量室内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湿排粉煤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提出了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合理范围并对湿排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过程提出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2.
曹长伟  凌建明  张文献 《公路》2005,(11):187-191
针对粉煤灰和硅粉活性掺合料对路面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法设计了10种混凝土配合比,对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各配比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折强度、断块抗压强度、抗渗透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的测试,并通过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指标与配合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硅粉,可以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并改善其抗冻融性能。同时,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现场验证,得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路面用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应用于公路路面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给出一个用长春市地产原状粉煤灰掺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电算程序.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战良  邹闯 《公路》1997,(9):1-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几种粉煤灰混凝土(钻孔桩水下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高泵程预应力混凝土和路面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缓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大水化热,降低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龄期,尝试掺用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选用缓凝型外加剂等方法,在试配阶段采用低水胶比、不同掺量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在满足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情况下,确立出最佳配合比。实践结果表明:新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未产生任何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配合比设计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昆 《华东公路》2009,(3):29-31
对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和成果分析以及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加以对照研究,以最终获得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经济合理的配合比提供施工使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介绍几种粉煤灰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粉煤灰与水泥的作用机理,并对如何选用粉煤灰,如何设计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粉煤灰掺量与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做到不增加一次性投资也能够推广应用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在现有施工水平与可能获得的材料的条件下,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采用独立设计法,建立了高性能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公式和配合比设计方法,提供了不同水灰比下的粉煤灰最佳掺量及配制不同抗折强度时的水泥用量,并对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提出相应的要求。按所建立的掺优质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抗折强度在6.0~10.0 MPa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若掺加硅灰、钢纤维等,则可配制出强度更高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础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乌素沟大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对结构外观、受力状况和后期效果的检查,证明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骨料因破碎时留下较多微裂纹,且骨料上残存有部分水泥浆,拌和时吸水严重,水胶比对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已不能准确反映对强度的影响关系,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配合比参数的计算方法、粉煤灰与外加剂的技术要求、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对比不同净水胶比、不同砂率等对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采取低水胶比、高效减水剂、粉煤灰和硅灰作为掺合料、控制再生骨料的最大粒径,可以制备出高流动性、高耐久性、高抗折强度的高性能路用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