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严 《船艇》1991,(2):22-23
曾在世界造船业称雄一时的英国造船业,由于造船成本居高不下,造船技术迟迟不能更新。加之南朝鲜造船业的迅速崛起,致使其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近年来更是今非昔比,境况已大不如前。国营造船公司纷纷倒闭或改为私有化经营,造船工人大量流失,造船新技术及新设施投资停滞,新船产量在世界各造船国中的排列一味地向后滑落,在国际造船业中所占份额日趋减少。英  相似文献   

2.
《船海工程》2004,(5):52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造船队伍,直接从事造船业的各类人员总数不少于30万人。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造船业已经形成了船舶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的完整体系,具有相当强的实力。然而,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造船员工在总体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专家指出,我国造船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建设造船强国的需要,必须实施“人才强船”战略,把人才作为推进造船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我国造船业的人才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确保中国造船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5,(3):8-12,120,121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尚不能算世界造船强国,认为用造船大国来表述更为确切。前不久,《中国造船为何不能像高铁成为国家名片?》一文引起业界关注。一时间,有关中国是否已入世界造船强国之列,以及中国造船是否已成国家名片的争论不断涌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目前的中国造船业呢?强国论"目前,中国已位列世界造船强国之列,并且它早已是一张国家名  相似文献   

4.
全球造船业市场的持续红火让中国造船企业家摩拳擦掌按耐不住,奋力超越日本、韩国的态势此起彼伏。造船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2015年成为世界造船翘楚对中国不再是梦想。中国造船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通往问鼎世界造船强国的征途虽然一片光明,但也将面临重重挑战,尤以船舶配套业滞后为突出。因此,振兴中国造船业还需经历坎坷艰辛,仍要依赖造船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张勇慧 《船艇》2005,(4):38-42
2003年,欧盟造船产量为414.8万修正总吨,占世界总量的17.9%,是近7年的最低值,其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市场份额更是降至10.0%和13.1%。虽然欧盟造船业的市场份额出现了萎缩,但是否可以认为欧盟造船业已经日落西山?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如果按价值量计,欧盟造船业的总船价2003年达到143.3亿欧元(相当于1440亿人民币),是同期中国造船业总船价的近5倍。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盟仍将是世界造船“四极”结构中的重要一极。因此,我们尚不能小视欧盟造船业的实力。为此,加强欧盟造船业相关补贴法规的研究,对中国制定相关补贴政策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韩国现代重工将收购大宇造船的消息引爆造船界。此举被誉为有望成为韩国造船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故此案备受关注亦在情理之中。事实上,这事在此前早已有预兆。2016年,正值韩国造船业陷入低谷,韩国政府邀请麦肯锡对韩国造船业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其认为挽救大宇造船的行为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造船     
《中国船检》2004,(1):59-61
我国造船业竞争力提速 中国造船不仅仅单纯地走大吨位、高数量之路,在船舶技术革新上,我国造船业也正在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迅速提升。但是,我们的整体造船水平还落后于日、韩等国,在造船平均周期和船用配套产品质量方面还相对落后。我  相似文献   

8.
造船     
《中国船检》2004,(7):49-51
发展造船业首先要满足国内市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日前表示,中国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旺盛的中国航运市场需求面前,现有国内造船能力严重不足,为此,中国发展造船业,首先是要满足国内市场。陈小津介绍,因长期以来严重缺少大型造船设施,中国的造船能力  相似文献   

9.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造船业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逐渐形成四极新结构;造船设施的增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世界造船能力过剩日益加剧,企业经营恶化,世界造船业进入低利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世界造船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汝敬 《船艇》2000,(1):8-12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造船业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  相似文献   

11.
安飞 《中国船检》2007,(6):34-37
2007是中国造船业继续扩大战果的年份。继上一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之后,中国造船在2007年第一季度承接新船订单量占到全球份额一半以上,再次品味到收获的甘美。但是,在一片财源滚滚的美好憧憬中,中国造船业既欣喜又彷徨,造船产能过剩、未来船价回落的种种忧虑无时不在敲打着造船人的心门,中国造船的利润时代究竟能够走多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数字化造船进程,是增强我省造船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江苏省造船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提升江苏省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抵抗这次危机的核心途径,全面实施现代总装造船模式又是其核心工作,而数字化造船则是实现现代总装造船模式的重要条件。要加快推进江苏省的数字化造船进程,关键是要"解决五大问题,构筑四大体系,建立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50年代前,欧洲是世界造船产业当之无愧的霸主。二战结束,日本造船业崛起,打破西欧造船一统天下的局面;70年代始,韩国造船业逐步发展并赶超日本,至2003年,韩国成为世界造船新的霸主。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超越韩国,居世界第一。自2014年起,全球造船出现萎缩局面,行业整体萧条。  相似文献   

15.
造船     
《中国船检》2005,(9):47-47
印度拟统一造船补贴标准;人民币升值狂减造船业利润;无序游资冲击浙江造船业;浙江力推现代造船模式;韩国船企将建地效应船;大宇造船基地定址烟台……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主要造船国家对造船业的扶持政策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世贸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造船政策的框架内容,提出了有利于我国造船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这次造船业不景气之前,欧洲造船业已陆续出现退出、破产和集团解体的情况。为与亚洲造船业界进行最后决战,欧洲造船业界这10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集约,但直接与亚洲竞争的机会仍然没有,造船业似乎已从欧洲散失。欧洲造船业这10年间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7-27
拿什么与世界造船大国竞争,实现数字化造船是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造船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造船质量和造船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上海造船专家当前的一种普遍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巴西造船业自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以来的发展经历,分析了它所采取的保护政策、激励政策及其有关方面。文中介绍了主要造船厂的生产能力,介绍并分析了巴西造船业采取的全球生产的结构组成、劳动生产力情况、造船周期、造船成本和产品价格。与世界主要造船企业相比,巴西造船业的生产率水平较低,同时目前船厂的生存条件非常困难。但是,巴西造船业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果和低劳动力成本显示了巴西造船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潜力。通过企业重组和采用合适的技术发展政策,这一潜力将一定会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认清形势,选择切入点 提升我国造船工业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世界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和形势,指出了我国船舶工业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分析了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给出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策略。建议我国政府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给予造船业更多的扶持,同时,我国造船业应注意选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采用先进造船技术,转变造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