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庆寸滩长江大桥为主跨880m的钢箱梁悬索桥,桥塔下、中、上横梁分别重3 062t、1 020t和1 050t,按照下、上、中的顺序采用无落地式支架法施工。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贝雷片支架、托架和钢靴,中、上横梁支架倒用下横梁支架构件。经优化设计,下横梁支架的4片托架顺桥向间距为1.2m+4.0m+1.2m,中(上)横梁支架的3片托架顺桥向间距为2.2m+2.2m;支架设4个钢靴(长1.1m、宽0.9m、高1.72m),钢靴嵌入塔柱并与塔柱接触面顶紧;计算表明支架和塔柱结构受力满足相关要求。支架施工时,首先利用塔吊在塔柱内侧安装提升支架,其次吊装钢靴、牛腿及其上端的分配梁,然后利用提升支架安装托架,其它构件由塔吊安装。横梁支架拆除时,通过在横梁施工时预留4个孔位,穿入钢丝绳(与托架分配梁锚固),采用千斤顶缓慢下放支架。  相似文献   

2.
彭志川 《公路》2021,(2):143-151
基于棋盘洲长江大桥索塔上横梁施工,研究上横梁施工技术。分别建立上横梁支架拼装平台和上横梁支架有限元模型,其中支架拼装平台采用钢管立柱、分配梁、贝雷梁组合形式,上横梁支架采用牛腿附壁承重拱架结构形式,研究其安全性能,并介绍施工方案。结果表明,各支架构件均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马岭河特大桥主塔下横梁施工支架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下横梁施工支架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验算。施工实践表明,支架体系安全可靠、设计计算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4.
对2根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混凝土T梁构件进行试验(共分4种弹性工况与1种破坏工况),量测并分析了试件的荷载、挠度、反力及应变,观测了试件的裂缝发展情况。对弹性工况下的挠度、支座反力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破坏工况下的构件极限抗弯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荷载作用在L/4与L/2处时挠度横向分布规律相同,其分布系数与刚性横梁法、修正刚接梁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荷载作用在L/4与L/2处时支座反力横向分布规律相同,其分布系数与杠杆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破坏工况下组合梁与混凝土T梁呈现出典型的弯曲破坏,构件抗弯承载力等于组合梁与混凝土T梁抗弯承载力之和。  相似文献   

5.
结合马普托大桥索塔上横梁施工工程实例,通过采用钢管支架法、牛腿支架法、内置支架法3种施工方案的比选,最终上横梁采用分层浇注、钢材用量少、施工简便、工期短、安全风险小、经济效益可观的牛腿支架法施工索塔上横梁。上横梁牛腿支架结构体系主要由塔壁牛腿、三角支架片架、型钢承重梁及贝雷承重梁、型钢分配梁、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组成,牛腿采用爬锥系统预埋于塔柱壁上,作为锚固系统。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支架结构体系进行受力分析,经有限元受力分析,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牛腿爬锥系统受力也满足要求。同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普托大桥索塔上横梁采用牛腿支架法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特点。上横梁采用牛腿支架法施工,可为同类型的大型桥梁工程施工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沙特大桥主塔下横梁采用塔粱固结结构,即砼箱梁从下横梁穿过,采用支架施工的方法。文中主要介绍了该桥支架的施工方法及塔梁固结部分的施工分层方案;并运用algor有限元建立模型,对该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从应力、位移、沉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B标北塔上横梁采用支架法施工,介绍该桥塔横梁预应力钢结构支架设计及施工的特点,为以后高空中大型构件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江南侧桥塔塔高分别为228.5、222.5 m,结构尺寸大,受力复杂,考虑桥塔受力、施工便捷性及主缆与斜拉索面协调布置等,确定采用C60混凝土门形桥塔。桥塔由上、下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塔柱和下横梁为单箱单室截面,上横梁为开口槽形截面,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混凝土齿块组合的索塔锚固结构,桥塔顶部主索鞍局部承压区采用间接钢筋网片加强并预留索鞍预埋件的布置空间。设计过程采用BIM技术优化局部设计细节,钢锚梁及钢牛腿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均采用防腐涂装体系进行耐久性设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桥塔整体受力进行分析,并对槽形断面上横梁基于经典理论、规范验算、实体有限元模型论证其结构安全性;基于ANSYS板壳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板厚下钢锚梁锚下加劲板剪应力集中系数,以指导钢锚梁加劲板设计。桥塔塔柱采用支架法和爬模法施工,上、下横梁均采用支架法与塔柱异步施工。  相似文献   

9.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m的双塔双索面矮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2号和3号主墩均采用门形钢筋混凝土桥塔,塔高分别为155m和130.5m。桥塔设上、下2道横梁,下塔柱外倾,上塔柱内倾。该桥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分节施工,在两侧上、下塔柱间分别设置钢管横撑和临时对拉钢绞线;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上横梁采用"牛腿+支架"法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与塔柱同步浇筑;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拉索锚固体系与预应力锚固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锚固,塔柱预应力采用"#"形布置,利用定位支架精确定位钢锚梁。在施工期间,采用"零状态"测量+相对设站法定位等措施控制塔柱线形;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技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裂。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重庆水土嘉陵江大桥主要构件设计,和建立墩、塔和梁固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详细描述了无上横梁直塔斜拉桥主要节点设计和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杨毅  郑俞 《公路》2022,(4):202-206
先张法预应力T型梁是桥梁工程中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构件,预应力T型梁下部支撑构件的稳定性会对T型梁的制作及后期安装有较大的影响。以荣乌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例,分别对3种预应力T型梁下部的支撑构件张拉台座、传力支墩、端横梁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张拉台座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要求,边张拉台座的稳定性高于中张拉台座;预应力T型梁下的支墩均满足稳定性要求,系梁连接后的单排边支墩+中支墩组合形式下的稳定系数最大;端横梁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位于梁端部且靠近双T型梁槽口方向,最大压应力在槽口处有所减小,钢筋最大拉应力位于端横梁中部。  相似文献   

12.
D型施工便梁的最大优点是桥涵施工时可保证既有铁路的通车条件,缺点是受铁路线间距制约。为保证既有铁路的通车条件,在线间距过小时需要对便梁进行改造设计。通过对既有施工便梁上的牛腿S12进行更换,换装成S3构件,减小了钢轨顶到施工梁顶的距离,满足了铁路建筑限界的要求。为了满足改造后便梁结构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特在纵梁两端、L/4、L/2、3L/4处增加5道横梁,采取局部加厚横梁梁端下翼板尺寸的方法满足横梁的强度要求。通过建立便梁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最不利工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的D型施工便梁结构能够满足列车通过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赤水河红军大桥为主跨1200 m的单跨悬索桥,桥塔为门式框架结构,由塔肢和上、下2道横梁组成。为加快施工进度,对塔梁同步和塔梁异步2种施工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该桥采用塔梁异步施工方案。通过方案优化,施工中设置5道主动横撑,确保桥塔不出现拉应力;横梁采用空中附壁支架现浇施工,节省钢材,缩短工期;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塔梁异步施工时,塔肢施工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下横梁施工;塔肢封顶后,同步施工大桥上部结构和上横梁;通过横梁与塔肢结合处钢筋全断面Ⅰ级接头控制,增加塔肢混凝土凿毛厚度,采用定位钢筋串联法进行横梁锚杯相对位置及线形控制,预应力管道口采用定位钢筋进行位置固定,保证了桥塔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公安长江大桥主塔为H型塔,主塔塔柱采用爬模施工,上横梁采用支架塔梁异步现浇施工,横梁支架为桁架式结构,桁架两端支承于主塔内侧面预装的钢牛腿上,主塔上横梁体积大。由于支架位于高空,支架安装、预压难度大、风险高,采用地面自平衡加载模拟预压,然后塔吊单片整体吊装桁架安装,变高空作业为地面作业,既能实测支架承载后变形量,又能检验支架的实际承载能力,安全性好,是一种非常规情况下支架预压和横梁施工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某黄河大桥进行梁改梁拱组合结构加固施工,新增拱肋架设采用在桥面上搭设方钢管支架方案进行施工。文章通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大桥进行了施工荷载作用下箱梁承载力评定,并进一步对支架的各主要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及屈曲弹性稳定分析以确保该拱肋架设施工的安全。最后,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当的建议,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介绍了纯电动车在侧碰工况中地板结构对电池保护的设计原理,对地板2号及3号横梁在碰撞工况下的重要性作了阐述,并在对碰撞失效模式有效分析的前提下对2号和3号横梁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最终,在同时满足侧碰工况下乘员保护和纯电动电池保护的情况下,提出了最佳的2号梁连接结构形式,实现3号地板横梁的精益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不同车辆碰撞试验工况下,前防撞梁的布置区域和防撞梁截面对碰撞安全的影响,分析得到前防撞横梁应布置区域和防撞梁截面尺寸设计范围,为工程设计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矮下塔柱对下横梁约束造成的质量影响,采用塔梁异步施工工艺。以在建嘉鱼长江大桥北塔下横梁施工实例,介绍下横梁特殊施工工艺的比选过程、支架设计、施工过程控制,通过横梁自由收缩徐变完成后进行合龙的施工工艺,克服了下塔柱低矮对下横梁形成较大约束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端横梁是公路混凝土槽形梁重要的受力构件,其内力的准确计算十分重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端横梁对槽形梁受力的影响,探讨了端横梁的设置方法,研究了公路槽形梁端横梁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端横梁的影响范围主要为距离端横梁约L/5的区域,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影响行车道板的横向受力以及梁端附近梁体的变形,对行车道板的横向应力及弯矩影响较大,对边梁及行车道板的纵向应力和弯矩影响较小,对梁体的变形影响较大。从改善行车道板横向受力的角度考虑,建议端横梁高度宜大于等于行车道板厚度,端横梁长度宜大于等于行车道板厚度与端横梁高度之和。并完善了作用在混凝土槽形梁端横梁上的荷载分布模式,提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傅耀民 《汽车工程》1993,15(1):34-41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复合式悬架车桥的计算模型,经试验验证后,用于车桥横梁的应力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对应于几种主要的载荷工况,得到了车桥横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归纳了横梁的强度控制工况和截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