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8,(7):60-61
追求刺激或许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从自身的体验,还是从电视上看汽车比赛,高速驾驶所带给人们的刺激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为此,很多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殊不知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12亿元。其中超速驾驶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2%。超速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马路杀手”。  相似文献   

2.
杨峰 《汽车运用》2001,(9):49-49
违章驾驶是诱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因超速违章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数的50%以上,造成的人员伤亡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针对8月以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结合夏季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特点,依法严厉查处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三超一疲劳"等野蛮驾驶行为,确保夏季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4.
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驾驶员表现为日间嗜睡,驾驶中易发生错误操作,因而导致交通事故。为降低事故发生率,应识别 OSAHS 驾驶员发生事故前的驾驶状态。从驾驶员的生理角度,通过脑电波识别驾驶状态,提出交通事故前的预警指标。招募20名已被确诊患有 OSAHS 的驾驶员在模拟驾驶舱中进行模拟驾驶试验。被试者的驾驶环境、驾驶要求(如驾驶中不能接打电话、不能超速等)相同;在驾驶中采集 OSAHS 驾驶员的脑电波(α和β节律)变化、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和类型。通过宏观(波形图)及微观(数据)2个方面分析脑电波在不同驾驶状态下的变化。研究得出,交通事故发生时脑电波α节律受到抑制或消失;正常驾驶状态下和发生事故前的β/(α+β)均值具有显著差异性。以上2项均可作为驾驶嗜睡预警的指标。此外,提出事故发生前30 s的β/(α+β)均值作为预警的临界阈值。   相似文献   

5.
刘容海  杜磊 《驾驶园》2014,(11):56-56
<正>有数据显示,在驾车时用手机收发文字短信,导致发生事故的几率暴升23倍。分心驾驶的危害不言而喻。加拿大一家全国性致力减少伤亡的组织调查的数据显示,分心驾驶造成的车祸伤亡,更甚于超速或是酒后驾驶。而在由于分心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尤以13至19岁的青少年在车祸中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驾驶行为指有意识的对驾驶环境中他人进行身体、心理或情感伤害的行为,是一种不良的道路交通行为,如:有意追尾、闯红灯、堵截、超速驾驶、闪大灯、大声鸣笛等。一、导致汽车驾驶员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说的“亲驾”领导,是指那些为了工作和应酬的需要而亲自驾驶车辆出征的领导干部。近年来,“亲驾”的领导和人数越来越多,因忽视安全、违章驾驶而导致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12,(8):10-10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氛围,山东东营交管大队进胜利油田运输公司车队,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到驾驶员工手中。宣教民警首先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国交通安全形势,并结合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讲解交通事故给群众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提醒大家,坚决杜绝超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4,(2):64-64
2013年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了2013年广东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据统计,2013年以来,随意变更车道、乱停车、闯红灯、驾驶无牌车辆、无证驾驶车辆、驾驶摩托车无头盔、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十大陋习造成交通事故6883起,造成1611人死亡,分别占事故总数的32.4%和34.4%。  相似文献   

10.
驾驶中使用手机通话存在安全隐患,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交通事故.从驾驶时使用手机的原因切入,分析了手机使用对驾驶的影响.手机使用引起驾驶分心从而影响驾驶行为.总结国内外手机对驾驶影响的研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