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对国内外粪便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行了概述,对膜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论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动车段、所集便器污水处理技术,论述了粪便污水处理技术在动车段、所集便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重载列车关键技术框架,梳理了重载列车在大功率牵引控制技术、无线重联控制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工作原理,对重载列车未来在无线重联控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列车自诊断与自复位技术、列车智能运维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功率GTO变流器的设计技术,包括主电路吸收电路技术、GTO门控技术、油冷却技术以及模块化结构技术,给出了研究结果以及这些技术在其他变流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RFID技术的发明与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自动识别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发展,斑马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了制造,零售、医疗、物流、政府等各个领域。这个拥有一万多个渠道合作伙伴和90%以上财富500强企业客户的企业在稳定北美市场后,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日前,斑马技术全球首席执行官安广升先生、斑马技术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HughGagnier先生、斑马技术亚太区总裁郑英春先生来到中国,就斑马技术全球、亚太区以及中国的销售策略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GPS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新强 《铁道勘察》2007,33(1):23-26
介绍了GP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主要特点。具体阐述了GPS技术应用于航测像控点测量、隧道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GPS技术,特别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铁路勘测、施工及运营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点论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铁路在快速、高速客运技术、快捷、重载货运技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轨道结构强化技术,以及铁路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并沿察了面21世纪铁路在上述各领域的技术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前言     
随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以及在工程中的实践,锚固与注浆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推广和发展锚固与注浆技术是锚固与注浆分会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本论文集收录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分会第五届年会的37篇论文,内容不仅包括锚固技术、注浆技术的理论探讨,也涵盖了锚固技术、注浆技术在市政、铁路、公路、地铁、水利水  相似文献   

8.
铁路大型科技企业技术合同管理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技术合同的定义、种类、要素、重要性以及技术合同的认定,分析了铁路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合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意识、建立相关制度的建议,强调了铁路科技型企业技术合同管理对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保障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К.  ВИ  肖杰 《国外内燃机车》1998,(8):35-43
技术诊断在机车的日常修理和技术保养中应用得较为广泛。介绍了俄罗斯工业自己制造的、用于机车技术诊断的各种检测装置和设备。文内概要地介绍了这些装置和设备的用途、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主要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字孪生作为物理实体在虚拟世界的多维数字化映射,可实现与物理世界的虚实融合、实时交互等,进而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多种服务与功能,包括仿真验证、运行监测、智能管控、健康管理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理念和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数字孪生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可能。文章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历史发展,并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定义,提出了现阶段可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运用的关键技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各生命阶段的典型应用,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城轨车辆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铁路机车、动车组牵引技术现状,分析了目前成熟运用的牵引系统技术特点,受限于IGBT器件和异步电机固有特点,传统牵引系统在轻量化及节能性能上提升空间不大。文中展望了碳化硅器件、永磁电机、电力电子变压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等牵引前沿技术在轨道交通的运用,并对其优点、运用现状、技术实现难点进行了总结,为牵引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 开展统计技术活动的现状我段的统计技术是从1990年开展TQC活动时开始采用的,特别是在1999年开展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时,按4.20要素的要求更加规范完善,运用十余年来特别是近两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一些难题。如在修制制动室、轮轴支出岗位采用了排列图、因果图解决了关键部件、关键工序的质量稳定性问题,确保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但在部分岗位统计技术起作用的同时,大部分岗位对统计技术似懂非懂,即使在运用统计技术岗位也是由专业技术人员规定好了才会用,不能充分发挥统计技术的作用。2 抓好统计技术的应用培训在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建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公务电话系统在技术发展和组网灵活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就软交换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轨道交通专网中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软交换是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车辆安全技术已成为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企业和研究机构重点研究的技术之一。从专利分析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领先企业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技术创新,在轨道交通车辆整车、转向架、网络控制系统、车体、车门等方面研究了各企业的专利分布情况,并研究了各企业在轨道交通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同时通过研究国内领先企业,以及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利信息,了解了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车辆安全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交通中,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城市拥堵、降低能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铁路交通中,物联网技术在设备安全系统和客货运输服务系统领域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随着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推广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其在铁路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论: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具备的充分条件,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列车跟踪与定位系统、站车信息共享系统、综合安防预警系统、货物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可能性,阐明了铁路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电气系统是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系统产品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运行和安全,电气系统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必须严谨、科学、规范、有序。文章从ISO/TS 22163-2017中对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出发,对技术状态管理要求与ISO 10007-2017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解读。提出了轨道交通技术状态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建议,就电气系统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等关键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轨道交通电气系统产品的技术特点,对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各项技术状态管理活动给出了实用示例。最后重点对轨道交通电气产品在产品结构分解、技术状态项的设置、技术状态信息的范围以及技术状态基线的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2005,(4):48-48
2005年3月4日,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在其年度论坛会期间在北京举行了记者见面会。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副总裁赛恩斯(Jorn F.Sens)先生对所邀请的、来自城市轨道及干线交通领域的客户表示,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将扩展其在中国的业务。赛恩斯先生宣布了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在铁路电气化领域合资公司的建立,这充分体现了交通技术集团将在中国做出更多承诺。之前,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两个合资公司,分别生产铁路信号设备及机车关键零部件。  相似文献   

18.
传统检测技术在桥梁结构检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由于需要进行传输线缆的布设,往往造成工作量大、干扰因素多等诸多不便。基于无线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移动技术成熟之后,丰富了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测试以及无线传输等技术给桥梁检测带来了诸多方便。本文在分析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智能监测技术发展历史以及无线采集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智能无线技术在桥梁检测/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铁路货车制造企业在现场工位应用RFID技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质量数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框架模型,并针对应用RFID技术的关键技术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投入四万亿拉动内需的战略决策,迎来了新一轮铁路建设的新高潮。2OO9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7007亿元。此外,中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立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中国高原铁路技术、机车车辆装备技术、动车组技术、大功率机车技术、车辆技术、高速铁路技术、重载运输技术、运输调度技术等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国家进一步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在此利好背景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无论从建设里程、车辆装备、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进一步展现中国轨道交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此推进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11月12日13日,“2009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与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第六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山西大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