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夏热冬冷地区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及采暖空调现状,强调了正确选择空调冷热源的重要性并从能源结构和经济性比较两方面对各种采暖空调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在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实现建筑空调的节能和环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水源热泵.  相似文献   

2.
船舶空调利用余热制冷的热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机舱既是船舶的动力中心,也是船舶的能源中心.然而,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作为船舶动力和能源核心的主机,其一次能源利用率并不高.为了充分利用主机的余热,分析了船用吸收式空调利用余热进行制冷的可能方式,并对不同方式的空调装置进行了一次能耗率的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8,(10):68-68
铁路“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国产化,加快机车车辆升级换代,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铁路能源和资源利用率。轨道车辆的高效节能和国产化是铁路机车、车辆实现升级换代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从事轨道车用变频热泵空调技术开发应用的公司,朗进集团是我国开发轨道车用节能空调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4.
开发利用自然界几乎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倡导常规化学能源的节约使用,遏制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之一。研究利用地热能源于高速公路服务站区的供热和空调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尝试和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本车供电和集中供电兼备的25B型空调客车取消锅炉采暖系统、增设电热采暖、照明形式直流改为交流等相关改造,将其改造为25G型车,解决25B型空调客车编挂困难、浪费煤炭能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平面水膜淋水器蒸发冷却过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量使用空调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兰州市为例,说明西北地区采用平面水膜淋水器对空气作直接蒸发冷却处理,能达到一般工业性空调和舒适性空调的送风要求,并从理论上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经计算分析后,得出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实验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新型,节能,环保,高效空调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七、保养招数65.减负启动如果你的发动机排量小、功率不大,那么在启动发电机时,应尽可能关闭空调,避免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损坏有关元件。66.车内太热时别急着开空调若车在烈日下停放时间较长,车辆启动后不要立刻使用空调。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启动外循环,把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开启空调。不应频繁开启和关闭空调,以防损坏空调系统。67.每周至少开一次空调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北京公交集团发布消息称,年内北京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将占车辆总数的七成。不仅是城区线路,郊区线路也将逐步更换成新能源车、清洁能源车。此外,目前运营的2639辆国Ⅲ排放标准柴油公交车年底也将淘汰,同时,基本实现空调公交车全覆盖。据悉,北京公交集团共有在线运营车辆2.3万辆,其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11499辆,占车辆总数的49.3%。而今年年内,北京公交集团将继续  相似文献   

9.
第一招:通风除味法.专家指出,新车买来的半年内或是装饰后的一段时期,应养成适度开窗行驶的习惯,保持车内新鲜空气的循环对流.上车后要先开窗,别马上开空调.空调的过滤器和管道系统中不但会积存大量化学性污染物,螨虫、霉菌等生物性污染问题也会增加.所以,上车后应先开窗通风,空调开启3~5分钟以后再关闭车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时间驾驶车辆的情况下,中途也应该打开车窗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环保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城市电动公交客车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电动公交客车的有利条件和市场需求,指出了在开发和设计电动公交客车时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设计采用TL494为核心的PWM控制芯片,以半桥式转换器为电路拓扑,通过高频变压器的结构和电路设计,完成适用于微波源的高压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设计的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控制精度高、稳定度高等优点,可替代原来的高压直流电源应用于微波源中,高效节能,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能源问题正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风能的有效开发利用变得愈加重要,因此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变速恒频(VSCF)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是目前风力发电系统的主流,在该系统中,励磁控制技术的研究是关键。对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转子励磁控制系统通过双馈发电机转速的控制,跟踪最佳风能利用系数曲线以获得最大功率,给出了最佳风能捕获控制系统励磁控制算法。在高于额定风速运行时,通过变桨距和励磁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恒功率控制,建立了简洁、直观的变桨距控制与励磁控制的控制算法,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3.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especially wind and solar energy are emerging as the modern power sources to electrify remote areas. The main reason behind their emergence is due to their environment-friendly behavior,unlimited availability and short period for replenishment over non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re much better than non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but the intermittency i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degrad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intermittency, multiple hybrid system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 in literature that can achieve suitable results but have disadvantages of complicated control structures and high implementation cost. Considering aforementioned shortcomings, a simple balanc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ntermix solar and wind energy together so as to utilize the available energy from both sources at a given time.It is very common that solar farms are the dominating source of energy in daytime and summer, while wind farms are the dominating source of energy at night and in winter. The proposed approach delivers maximum possible power to the load by combining dominating and non-dominating resources all the time, hence mitigating the intermittency of individual resources. Compared with other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offers key benefits with redundancy, simple design and low cost, which can be analyzed from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在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及电力系统三相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功率潮流,阐述了牵引负载采用传统功率理论定义下的功率因数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IEEE Std 1459-2010功率理论所推荐的等效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定义,提出不平衡牵引负载功率因数计量方案,并将有效功率因数限值取为0.68. 理论分析及实测数据均表明:牵引负荷负序有功功率与正序有功功率方向相反,牵引负荷作为负序源向系统注入负序功率,被系统阻抗和对称负载吸收. 通过仿真与56组实测数据统计分析并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结论的正确性,实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等效视在功率及等效功率因数能计及不平衡牵引负载对线路传输效率的影响,计量更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15.
针对DF模式的OFDM中继链路,将能效最大化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在用户最小速率需求和系统总发射功率受约束条的件下,子载波配对和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联合最优资源分配策略,并证明速率和功率约束条件下中继链路全局能效最优解的唯一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子载波配对策略相比,当中继节点位于源和目的节点连线中点位置,Rmin=1.5 Mbit/s时,排序子载波配对策略的链路可达速率和系统能效分别提高了2.3%和3.1%;与传统的等功率分配、速率最大化和功率最小化注水算法相比,本文方案能够在保证用户最小速率需求和系统功率约束的同时,自适应分配资源以实现系统能效最优.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供电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优化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经济节能运行,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技术研究方案. 该方案基于运行图和历史数据,以负荷削峰为控制目标,实时控制储能装置充放电,治理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降低系统对设备容量要求,节省运行费用,并能有效利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 以京沪高铁实测数据分析了同相储能供电系统解决负序的有效性,并以飞轮作为储能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最后分析了同相储能供电系统的经济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同相储能供电技术可取消50%电分相环节,治理负序的效果由储能装置功率决定,当储能装置功率为牵引负荷功率95%概率大值的10%时,可降低负序限值10%.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网进一步互联互通,大停电事故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 电力系统脆弱线路的辨识对预防连锁故障发生、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此,综述了目前电力系统脆弱线路辨识的研究方法. 将近年来电力系统脆弱辨识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基于电力系统状态分析,以潮流计算和电网动态特性为核心,介绍了熵理论法、连锁故障模拟法、风险评估法、能量函数法和强化学习法5种方法在电力系统脆弱线路辨识中的应用;第二类以复杂网络理论为背景,详细归纳了改进介数法、最大流理论法和对偶图法在电力系统脆弱线路辨识中的应用. 然后分析了现有方法具有兼顾系统结构和状态、考虑系统静动态特性的优点,以及缺乏考虑源荷不确定性,仅仅考虑单一线路脆弱性的不足. 最后,结合电力系统发展需求,提出了考虑新能源并网、移动冲击负荷接入、基于数据驱动以及组合脆弱线路辨识为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中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以及电分相环节严重制约了其安全、高效运行,目前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对称补偿理论的同相供电技术. 通过同相补偿装置中的直流母线接入光伏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储能装置,进一步实现再生回馈能量利用和牵引负荷削峰填谷,提高光伏渗透率. 因此,建立了一种同相牵引供电系统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以同相牵引变电所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以混合储能装置充放电策略、光伏出力以及潮流控制器功率为决策变量,尤其考虑了电网侧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约束;进一步将原始优化模型中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商业规划求解器CPLEX进行求解. 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接入光伏与混合储能装置后日运行成本可节省36.45%,且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标上限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有轨电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配置对整车动力性能、系统效率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优化匹配方法. 基于有轨电车沿线动态工况下的牵引功率计算,提出了面向服役周期成本最低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匹配优化方法. 以混合动力系统整车服役周期成本最低、体积/重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动力性能、直流母线电压、电源输出功率、功率/能量实时平衡、储能系统充放电倍率及其充放电深度和SOC (state of charge) 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多约束配置优化模型. 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获取Pareto前沿,同时给出了体积/重量可接受、经济性最优的推荐方案确定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多目标匹配优化方法配置的有轨电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满足了所有设计指标,混合动力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从7 000万元降为1 5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压缩空气与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能量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压缩空气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两种储能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技术方案.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主要能量存储环节,实现大容量存储和持续的能量转化;超级电容储能作为辅助储能环节,实现功率快速响应和间断的能量补充.本文研究了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功率调节和规则基础法控制来实现能量分配管理的策略,设计了15 kW混合储能系统的参数.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