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各国航运业纷纷探寻替代能源,LNG作为清洁低碳能源,显然可以在能源替代方面赢得先机,并在满足国际公约、国内标准要求的形势下迎来LNG燃料动力应用发展的新机遇。节能减排是绿色航运业发展的主题,LNG燃料作为优质高效和经济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和看好,但从国内试点LNG燃料动力船舶示范项目推进情况来看,LNG燃料动力船舶环保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航运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替代燃料选项,近几年来围绕甲醇燃料应用所开展的研究和探索越来越深入,但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而在2021年,日趋紧迫的减排压力和一些航运巨头的率先行动为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相关项目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甲醇动力船型走向多元化2021年3月,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船舶减排压力日趋紧迫,航运业加快了对清洁燃料应用的探索,在一些航运巨头的引领下,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在市场上掀起热潮。与此同时,甲醇燃料电池在船舶上的应用也成为现实,甲醇作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替代燃料的呼声越来越高。日前,全球甲醇行业协会(Methanol Institute)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向我们介绍了甲醇燃料在航运业的应用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甲醇应用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汪颖异  金强  潘放 《船舶》2022,(5):21-28
该文从对国内船东调研情况入手,针对燃料供应、主机技术和加注基础设施等船东担忧的问题,分析了国际航行船舶应用替代燃料的情况。结果表明:LNG作为目前最成熟的替代燃料在中短期内有较大发展空间,甲醇和氨在中远期的份额逐步增加;预测2030年和2040年远洋替代燃料动力船占比仅为5%和11%;为应对未来的大趋势,国内需加快发展适用于远洋船舶的甲醇、氨内燃机,尽快推出氨、甲醇等低碳合成燃料的示范项目,并且同步研发相应创新船型,实现主机、燃料供应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5.
LNG动力船舶以其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航运企业的关注。针对我国目前LNG动力船舶在政策法规、燃料供应和加注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LNG动力船舶燃料加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我国LNG动力船舶的燃料加注方式和加注站的规模,提出促进我国LNG动力船舶应用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博 《中国船检》2023,(7):15-18
<正>氨燃料动力船舶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当一些具有标志性项目出现后,将有效推动行业发展。氨燃料被认为是推动绿色航运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对实现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一段时期以来,航运巨头纷纷布局氨燃料船舶,船企及相关各方也积极开展船型及技术研发。氨燃料船舶技术已经成为三大主流船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2022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影响,世界经济遭受冲击复苏乏力,航运造船市场受到波及,世界造船业三大指标总体呈现“一升两降”态势。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传统动力船舶燃料替代的大背景下,大型船舶企业需要更为合理的经营策略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激烈竞争。从短期发展看,造船业正在迎来上行周期,随着全球疫情态势的好转和航运市场的逐步复苏,船舶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清洁能源替代和船舶智能化发展依然是值得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汪颖异  魏梅 《船舶》2021,32(5):10-16
随着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低碳燃料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氨和氢燃烧无二氧化碳排放,被看作很有前景的零碳航运燃料.该文通过建立氨、氢动力船舶和传统燃油动力船舶总拥有成本(TCO)模型,量化对比相关经济性,并明确主要影响要素.结果显示:燃料价格是影响船舶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当前燃料价格水平下,氨、氢动力船舶的TCO约是传统燃油动力船的2倍,替代燃料的低能量密度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替代燃料成本将会是航运低碳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替代燃料的降本增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一段时间,集装箱海运能源将是以燃油为主,LNG、甲醇为辅,其他不同清洁能源逐步发展应用的格局。从长远看,甲醇后发和潜在优势较大。随着脱碳进程的加速,绿色船舶已经成为未来船舶的主流发展方向。在绿色燃料的选择上,近两来,可使用甲醇燃料船舶的订单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受到马士基、达飞、中远海运集团、HMM等一线集装箱海运公司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8月25日,中国海事局发布《醇燃料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简称《规则》),《规则》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规则》的发布施行为醇燃料动力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发证、营运和监管提供了依据。推广醇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船舶领域应用是中国海事局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水路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醇燃料因其易于储存处理、较为安全环保风险等特点,行业应用日益广泛。2023年7月,全球甲醇动力船舶新增订单首次超过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  相似文献   

11.
薛龙玉 《中国船检》2022,(11):30-34
<正>随着航运业减排脱碳的加速推进,船舶对清洁替代燃料的需求日益突出,这意味着船舶发动机也必须实现相应的升级。2021年11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温特图尔发动机有限公司(Win GD)宣布将分别在2024和2025年之前推出能够使用甲醇和氨燃料的新型发动机,为船东和运营商选择使用这些燃料脱碳提供了坚实后盾。作为全球大型船用发动机技术领航者,Win GD不仅坚持深耕创新发动机概念设计,而且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解决方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据悉,作为率先将LNG燃料应用于航运领域的国家,挪威已经将LNG燃料应用于轻便的小型船舶;丹麦海事局正在试验如何发展LNG基础设施以方便船东使用以天然气为动力的船舶;Fjord公司为两艘新渡船安装双燃料发动机并配备C型LNG燃料舱;芬兰发动机供应商Wrtsil帮助瑞典TarbitShipping公司将其一艘成品油轮改装成了LNG燃料船舶。此外,南美对LNG燃料的兴趣也在增加,Buquebus公司已经购买了一艘以LNG为主燃料的高速渡船……由此可见,LNG燃料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正进军航运领域,对传统船用燃料石油发起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赵博 《中国船检》2024,(3):50-54
<正>不论在集装箱船、散货船还是油船领域,甲醇动力船订单都在一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船厂则通过船舶交付或订单收获彰显出其雄厚的研发设计建造综合实力。新的市场动能因此出现。集,首船出现甲醇作为未来潜在的船用替代燃料—极大地减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微粒物排放,易于在船存储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洋工业的不断发展,船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船舶动力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船舶动力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一种基于网络的PID参数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网络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间的传输,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日,挪威船级社(DNV)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DNV亚太及中东地区首席运营官Remi Eriksen在发布会上说:“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且高效的船舶燃料受到的广泛关注不仅对整个航运业提出了倡议,也为将LNG作为船舶燃料更快引入各个领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船舶柴油机作为船舶的动力心脏,其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故障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目前研究中的主要几种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内容、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在未来航运燃料的选用上,LNG和甲醇之间的竞争已经打响。在目前订购的替代燃料船舶中,LNG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占替代燃料新船订单总数的72.7%。不过,甲醇正在迎头赶上,而且氨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我们只考虑今年以来签署的合同,甲醇燃料船订单其实已经超过了LNG,在新造船订单中占比8%。根据当下的订单情况,到2028年,我们预计将会有25艘使用甲醇燃料的船舶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8.
2022年2月1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和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绿色甲醇燃料动力VLCC船型设计方案获得了CCS和DNV两个船级社分别独立颁发的AIP原则性认可证书。本船型系中远海运能源和大连船舶重工为应对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联合船级社共同开发的一型低碳/零碳替代燃料船舶。其概念设计基于大连船舶重工设计和建造的最新一代31万载重吨VLCC,配备了两个共10,000m的甲醇燃料舱,可以满足全船主机、辅机和锅炉的全航程燃料需求,续航力达到了2,3000海里。  相似文献   

19.
<正>替代燃料应用的提速,为行业减排注入了强大信心。据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新船订单中,以总吨计有61%的船舶订单为替代燃料,除去常规使用LNG作为燃料的LNG运输船,替代燃料动力订单占比仍然达到48%,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有10%的船舶既可使用LNG燃料,也可使用氨燃料。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20.
正备受关注的绿色船舶项目所用技术包括氨、电池、氢、甲醇/甲烷、风动力及生物燃料。数量之多,所用燃料不同,说明在动力能源清洁化背景下,海事界有多形式推动清洁能源使用的多种选择。 氨动力项目氨气能满足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和船舶能效指数(EEDI)要求,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零碳航运目标的替代燃料。MR型氨动力油船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KSOE)子公司现代尾浦造船(Hyundai Mipo Dockyard)获得了相关船级社对其5万载重吨级中程成品油船(MR型船)的氨动力设计原则性批准(Ai P),预计在2025年实现氨动力船舶的商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