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后期下挠影响因素,以一典型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箱梁预应力损失和变形的时变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边中跨比、合龙顺序和合龙压重等因素对箱梁后期下挠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时变效应明显,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后期跨中下挠值较大;适当地增加边中跨比有利于减小后期中跨的跨中下挠;合龙时,先边跨后中跨合龙并采取适量的压重,是减小跨中后期下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腹板开裂对桥梁的耐久性和营运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分析预应力箱梁腹板裂缝的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加固和设计配筋提出建议。通过总结北碚嘉陵江大桥在役10年来箱梁腹板的裂缝分布和状态,发现腹板裂缝集中分布位置和裂缝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力学原因,优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配筋。  相似文献   

3.
梁体开裂和跨中下挠在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运营阶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使用.从降低桥梁自重入手,将性能优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应用于跨中区域,提出了大跨预应力NSC-UHPC混合连续箱梁桥新体系桥梁.以红岩溪大桥为依托工程,建立了原桥及新体系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并从内力、应力、变形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或后期运营中出现各种不同性质的裂缝和跨中下挠。对该类桥梁的病害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层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或后期运营中出现各种不同性质的裂缝和跨中下挠。对该类桥梁的病害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层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最后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框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开裂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拟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框架效应查找开裂原因。首先,分析了箱梁截面参数对顶板预应力横向框架效应的影响,然后结合具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框架效应所引起的腹板竖向拉应力,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改进该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座悬浇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类病害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腹板、简支端底板及顶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关于该类桥梁裂缝病害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病害产生原因,实地随机调查交通量并确定三种典型荷载工况,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梁桥模型并进行了结构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载是该桥产生箱梁底板横向开裂的主要原因,竖向预应力失效导致腹板内侧开裂严重,纵向预应力钢束定位偏差易导致底板混凝土分层劈裂。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桥的裂缝观测、有限元分析结果,系统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裂缝型式与成因、修复与加固措施,提出了防裂设计建议。首先,对连续箱梁桥典型裂缝分布现状进行了分类归纳,系统分析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引起箱梁开裂的主要因素如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竖向预应力大小、温度梯度模式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表明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对箱梁腹板斜裂缝的开展起着主要的作用。从预应力筋布置、温度梯度模式的选取、非预应力筋的设置等几方面提出了防裂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箱梁设置竖向预应力的目的是为减小主拉应力,防止腹板开裂。然而大量的混凝土箱梁桥在腹板施加竖向预应力后.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腹板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交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对部分省市修建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做过一次调查,共收集到13个省市、19座已建大跨度PC桥梁的裂缝情况表明:施加腹板竖向预应力并不能完全防止腹板的开裂,显然竖向预应力损失过大或失效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悬臂施工中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主跨为65m的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腹板出现与纵向项板下弯柬大致平行的斜裂缝情况。运用桥梁博士、ANSYS等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和现场观察情况表明,腹板处局部主拉应力过大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腹板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给出了此桥腹板斜裂缝修复措施。并提出了纵向项板预应力柬配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普遍出现的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的情况,以新滩綦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一种新的配索体系——体内外混合配索。通过对左幅体内预应力桥和右幅体内外混合配索桥的有限元对比分析,总结出两幅桥的不同受力特点;并从控制斜裂缝的开展、抑制跨中下挠和经济性3方面,对体内外混合配索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中等、大跨径桥梁中应用广泛,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本文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或投入运营不久就出现较多裂缝的现象,从设计、施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原因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建成于2006年的广东省佛山市某特大桥主桥的工程实践,在2012年和2014年对该桥进行桥梁检测,发现该桥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害。根据相关检测单位提供的该桥具体病害信息及梁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情况,分析该桥的主桥箱梁裂缝和跨中下挠原因,为该桥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变形不收敛的问题,文章先对几座典型病害桥梁实测变形与开裂病害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初步定性地指出跨中挠度的持续发展与裂缝扩展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然后选取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为算例,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别计算和分析了混凝土徐变、梁体开裂及裂缝扩展对长期挠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桥梁长期变形发展特征是混凝土徐变变形与梁体开裂引发的变形耦合作用的结果;裂缝扩展是该类型桥梁长期变形持续发展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两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实际情况,围绕桥梁腹板产生的斜裂缝问题,采用分析计算的手段分析裂缝产生原因、特点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又以此为依据提出几条可行的裂缝防治措施,以此为保证桥梁施工和使用安全,避免裂缝等病害的发生提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雷浪  刘颜滔  魏程 《北方交通》2023,(10):1-4+9
预制小箱梁因其优异的受力性能,在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中广泛应用,经过多年运营后,主梁混凝土裂缝病害也越发突出。以某高速21座预制箱梁桥为调查对象,统计其基本病害,发现腹板斜裂缝是比较常见典型的病害。进一步分析其腹板斜裂缝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从预应力损失、结构自重偏差、移动荷载提升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有效预应力损失过大是腹板产生斜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控制大跨PC梁桥长期下挠的综合举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PC)梁桥在运营后出现腹板开裂和跨中持续下挠等病害,在总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下挠成因的基础上,以在建的主跨为155 m江西泰和赣江公路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从恒载零挠度、加大跨中梁高和临时斜拉索辅助施工等新举措出发与传统设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下挠的影响。结果表明:恒载零挠度设计,或者恒载零挠度设计和加大跨中梁高的综合设计措施对控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长期下挠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底板开裂的原因,并以秦淮河特大桥为依托,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施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保证桥梁预应力度和避免箱梁底板开裂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跨中长期下挠和梁体开裂是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病害的存在与发展导致桥梁维修养护费用的大幅增加、破坏桥梁美观、严重影响交通和结构安全。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受力明确、安全,对抑制跨中下挠、控制裂缝,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在分析病害特点及成因基础上,通过对两座主跨超过200 m的刚构桥加固实践的总结,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和体外预应力体系使用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