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汽车产业对自主品牌力重视程度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设计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高品质汽车。目前,国产汽车主要有三类:一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使…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近几年,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有了长足进步。汽车自主品牌数、市场销量、美誉度等,都有了较大提高。由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倡导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及  相似文献   

3.
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具备一批强势自主品牌是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现状、发展前景,提出一系列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中结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该企业在汽车产品开发方面的经历,经验,做法和模式,强调了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自主开发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汽车界一股新兴势力正在蓬勃崛起,这就是合资自主。国家政策的出台是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国家对发展自主品牌的扶持方式之一。相比海外汽车生产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基于合资公司的优势,通过购买外资企业的技术或合作开发有助于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积淀。文中概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初期合资自主汽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出口与出路在国际汽车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货车.一直以来很少能看到中国制造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中国制造的汽车几乎悉数销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国外生产基地也屈指可数。相比之下.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口比重很高.根据CSM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专利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文章聚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专利,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专利的检索和整理,绘制专利地图,对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专利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跟踪新能源技术发展动态、确立研发方向和分析竞争对手提供专利信息服务,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和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州本田汽车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GHRD)一成立,该公司就宣布他们开始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战略。此后,关于我国合资企业相继发布“自主品牌的发展计划”、合资企业均开始创建自主品牌的舆论,在各种形式的传媒上广泛传播。其实除了广州本田等寥寥几家,至今难觅还有哪些合资企业宣称搞企业“自主品牌”汽车的。舆论宣传上的混淆,将不利于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将延误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主品牌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自主品牌与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分析了日、韩、巴西及我国台湾汽车工业发展自 主品牌与民族汽车工业的成功与失败,得出了没有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就不能成就民族汽车工业,不能成为汽车强 国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自主开发、发展自主品牌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