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的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的规定的不足 ,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 ,提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多种截面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实用简化计算方法 ,补充了《规程》的不足 ,拓宽了《规程》中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以3片16mm足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为试验对,对其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测试,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无粘结力筋的应力增量公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应用的现状。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梁极限弯矩的多种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将在桥梁工程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无粘结筋的变形不符合平截面变形假定,因此由外荷载引起的应力计算比较复杂。从分析当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现状入手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多种求解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引言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与体内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相比,其主要具有如下优点: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外,便于检查、修补及更换;可提高构件的抗弯甚至抗剪能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小,对承受疲劳荷载及重载的构件有利等。但是,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可以产生滑动,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不能由单个截面的特性确定,其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因此,在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承载力时,应首先确定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片T形和箱形截面模型梁进行破坏试验,来研究桥梁中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综合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无黏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时,推荐应用等效塑性区方法计算极限应力,为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无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折强度计算时 ,推荐应用等效塑性区方法计算极限应力 ,为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无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经强度计算时,推荐应用等效塑性区方法计算极限应力,为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工艺,其原理是通过预应力筋的防腐润滑油等涂层与混凝土无粘结,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永久性的滑动特性。尽管与有粘结相比,无粘结具有施工工艺简便、摩擦系数小等优点,但其与混凝土间存在永久性滑动的特性,导致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的结构性能不能像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那样尽如人意和直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有粘结预应力筋加固连续箱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在增大截面以及体外预应力2种加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加固的方法,对该桥箱梁进行腹板斜截面抗裂加固。加固前后荷载试验的实测对比分析与理论计算证明,其加固效果明显,可为同类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片T形和箱形截面模型梁进行破坏试验,来研究桥梁中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综合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无黏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比较,论述了在施工中使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这种结构应力桥梁工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无粘结PPC(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问题。分析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原因,介绍国内外无粘结PPC结构的耐久性试验,提出了无粘结PPC低高度箱梁防腐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用粘结滞后系数,根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中无粘结筋与混凝土的变形相容条件,推导了一种开裂荷载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筋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不宜出现病害和设计使用年限长等优点,为降低工程造价,方便施工,提出斜向布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新思路,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在不使用连接器的情况下,建造100m长的大路面板而不用设施工缝和横向接缝。  相似文献   

18.
当最小配筋率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无粘结类型的预应力筋实际的极限应力通过下面的式子进行表示  相似文献   

19.
以结构系统势能驻值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砼超静定结构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计算的能量法,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砼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求解过程,与目前已有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按能量法求解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疲劳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8片无粘结部分参应力砼梁的疲劳抗剪试验结果,分析了箍筋应力及试验梁的破坏现象,研究了剪跨比,承应力度,疲劳上限剪力,荷载作用次数,配筋率对箍筋应力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箍筋应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