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船艇》1989,(10)
英国南安普顿格罗弗尔·韦伯有限公司制造出一艘海陆两栖艇,命名为 Aquatech号。该艇既能载人,又能载货。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在海上,装载40名乘客或6吨货物,都能安全平稳地行驶。在平坦的公路  相似文献   

2.
日本技本公司正在试制一种利用水面效应提高船速的高速实验艇。实验艇的尺寸约为实用艇的二分之一,艇长20米、排水量20吨、设计航速为50节以上。该艇是日本防卫厅委托研制的。实用化的水面效应艇的航速可达100节,它将用作为海上自卫队的导弹快艇。技本公司足从1983年开始研究水面效应艇的。通过实验艇的研制与试航,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姿态控制装置,以减轻艇身因波浪而产生的振动对乘员及电子设备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实测该艇在各种波浪条件下是否能正常航行等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3.
水面水下两用艇集水面高速航行与水下运载功能于一体,1个平台兼具2种运行功能,可以完整执行海上特殊任务。本文首先对国外水面水下两用艇发展现状及艇型特点进行简要叙述,而后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基于RANS方程,对水面水下两用艇及双折角双防溅条滑行艇的水面高速自由模拖曳运动(计及升沉和纵倾)进行预报,对比分析了两用艇独特的艇体外形设计对其水面高速航行时阻力特性的影响,最后讨论阻流板对两用艇水面航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两用艇的艇型设计以及水动力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高速船加装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实船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一加装了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的高速艇和原型艇进行了海上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时两艇并行前进,以便从现象上直接观察加装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的效果。试验结果证实,组合附体减纵向运动效果显著,艏部加速度降幅可达到68%,纵摇角降幅可达到40%,加装组合附体的艇在较高海情中顶浪时可高速航行,且速度越高运动越平稳,在波浪中基本没有失速。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4,(12):52-55
海上高速无人艇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能够完成监视、情报收集、侦察、扫雷、武装保护反潜和精确打击的任务。然而无人艇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应对恶劣的海况、多变的运动状态,对自主控制的无人艇而言,其安全性能存在巨大挑战。提高稳性性能,避免海上无人艇高航速状态下的倾覆,是其他功能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设计并进行了无人艇高速横倾直航实验,通过对无人艇模型航行姿态、稳性的测量,调整、确定无人艇部分参数。对于无人艇的横倾直航实验进行数值验证,为总体布局优化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人艇作为最典型的海上无人智能平台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发,高性能无人艇船型开发是无人艇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开发了一种用于无人艇的高速高耐波性船型,采用单体穿浪半滑行式设计。介绍了新型高速无人艇船型的概念设计方案及改进方案的船型设计特点。基于拖曳水池试验、自航模试验和CFD手段研究了该高速无人艇船型的水动力相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高速无人艇船型具有优良的快速性、耐波性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01月05日18:50时,广州南沙海事处接广州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电话,在珠江大虎水道二虎油轮锚地附近水域有一艘疑似失去动力快艇发生自沉,艇上两名人员有落水危险,快艇逐渐飘向附近主航道,严重威胁正常行驶在主航道的船舶。  相似文献   

8.
惯性导航系统以其精度高、自主、隐蔽性强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海上试验在整个惯性导航系统设计、研制、交付使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探讨全铝制高速艇惯性导航系统海上试验方法,并经实践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为惯性导航系统在高速艇上的安装、试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上反恐、缉私斗争愈演愈烈,手段和装备逐年升级,也越来越离不开机动灵活、速度快的摩托艇。因此世界各国均在大力开展新型高速艇设计与新产品市场开发,加速了高速艇船型更新换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 救生艇用柴油机组除了一般船用柴油机组的技术要求外,还有一些和海上人命安全有关的特殊技术要求。其中包括:要求机组在—15℃环境温度下能正常起动;要求机组在水浸至曲轴中心线水平面时仍能运转5min,水不得浸入机体;要求全封闭艇用机组在艇翻覆期应能连续运转10s或自动停车,艇恢复正浮时应易于起动,在艇翻覆期间应防止燃油和滑油漏失等。这些技术要求在“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83年修正案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非鱼 《游艇业》2009,(9):104-107
按摩浴池之于超级游艇,就像彩虹之于碧海蓝天。它不像室内淋浴一样是海上生活的必需品,但却能为艇上的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缺了它总觉得这艘艇缺了点儿什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舰载无人艇技术的逐步成熟,研究其在现代海上作战中的运用,是完善未来海上作战理论的重要依据。本文分析舰载无人艇实现抵近侦察、满足饱和攻击和降低有生力量伤亡的作战需求,从海上作战攻和防两个角度出发,研究舰载无人艇集群攻击式、分布攻防式和弹性防御式3种作战运用模式。同时,为适应未来海上高强度作战节奏,提出舰载无人艇艇型设计、自主规划与控制和布放与回收等关键技术,为舰载无人艇装备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朱珉虎 《船艇》2005,(3):30-36
高速艇的门类很多。本文主要涉及以水面滑行原理为主的高速小艇,包括游艇、高速援救艇、巡逻艇、鱼雷艇、导弹快艇等实用艇的设计。世界的高速艇精彩缤纷,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担负的使命也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艇的形状、装备、动力和推进方式、以及设计理念都在演变中。让我们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优秀艇型,从中启迪我们的设计灵感。  相似文献   

14.
双体滑行水翼艇是一种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速艇,通过双体船增加艇自身横向稳性及其耐波性。在双体滑行艇两片体内侧增设滑行水翼面,在运动过程中,航速达到一定值后,水翼的水动效应为艇体提供一定的升力,使艇体上升,减小艇底湿面积及其阻力,使双体滑行艇阻力大大降低。双体滑行水翼艇兼备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两者优点,双体滑行水翼艇综合解决了高速艇稳性和快速性问题,使艇的技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速艇的门类很多。本文主要涉及以水面滑行原理为主的高速小艇,包括游艇、高速援救艇、巡逻艇、鱼雷艇、导弹快艇等实用艇的设计。高速艇五花八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担负的使命也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艇的形状、装备、动力和推进方式以及设计理念都在演变中。回顾它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优秀艇型,可从中启迪我们的设计者的灵感。  相似文献   

16.
文阳洁 《游艇业》2010,(12):56-56
当超级游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个刺耳的新鲜词时,荷兰人已经用“时之刃”指向了后超级游艇时代——Fast Yacht Support Vessel(FYS)。一个为更充分地释放超级游艇空间,享受奢华海上生活而存在的庞然大物应运而生。按字面翻译,她叫做“高速艇支援艇”;形象地理解,她更像一艘私人航母。  相似文献   

17.
汪盛义 《机电设备》1990,(2):49-50,8
1 概述救生艇绞车是安装在船舶两舷,籍助于吊艇架、滑轮和钢索将救生艇放下和吊起的设备,它不仅能吊、放救生艇,还可吊、放各类工作艇,进行各种海上作业。由704研究所设计研制的交流电动救生艇绞车是一种系列产品,其中最常用的有25kN、40kN、60kN、63kN 几种。该系列绞  相似文献   

18.
国外无人水面艇一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素丽 《航海》2006,(6):7-11
一、美国海军无人水面艇就像其它所有新概念武器一样,美国在无人水面艇的开发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过去几年间,美国海军对开发无人水面艇的投资已超过5亿美元,现已有多种型号在研制、实验和评估之中。◎“海上猫头鹰”无人水面艇“海上猫头鹰”是美国海军研究所于90年代初牵头开发的一种前线专用无人水面艇,也是美海军开发无人水面艇的首次尝试。“海上猫头鹰”全长3米,最大航速可达45节,续航力为10小时(12节航速)和24小时(5节艇速),吃水仅18厘米,可在近岸非常浅的水域活动,其主要任务是雷区侦察、浅海监视、海上拦截和保护港口码头周边…  相似文献   

19.
对高速滑行艇M型与槽道型在相同主尺度下的阻力和耐波性能进行对比,根据模型静水阻力试验结果得到M型中高速阻力相比槽道型均有所减小,且减小值超过10%,随着航速增大(Fr4时),两者的阻力差值趋增大。不规则波迎浪情况下的耐波性试验表明,两种艇型的纵摇、垂荡、艏舯艉垂荡加速度均有明显的差别。如果高速滑行艇采用M型,有望获得更好的耐波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接算法对高速艇双向加筋板船体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时,相对误差较大,精确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抨击荷载下高速艇双向加筋板船体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利用若干个纵、横加强筋构建一个高速艇双向加筋板船体结构,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强度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精确度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