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虑到长轨枕和短轨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存在不足,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断面狭小、轨道结构高度受限、施工运输不便等特点,设计了新型连块式轨枕。结合连块式轨枕特点及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标准,对隧道内、路基上及桥上整体道床进行配筋设计:隧道地段道床板混凝土在荷载组合作用下不会开裂,则根据构造配置钢筋;桥梁和路基地段在荷载组合作用下,道床混凝土会开裂,则其道床配筋由裂缝限值控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混凝土轨枕的研究和应用的时间超过60年,从早期的探索阶段到目前分别适用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的各型轨枕的研发应用,轨枕成套技术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总结我国混凝土轨枕的研究与发展的详细历程,并分析不同阶段混凝土轨枕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条件。基于我国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研究与发展总结,分析得出混凝土轨枕在当前和可见的未来仍是我国有砟轨道首选的结构形式;未来我国混凝土轨枕的设计需融入轨道结构的整体设计中并与其他相关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特殊的运营需求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进步将会推动我国混凝土轨枕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弹性短轨枕轨道作为中等减振轨道措施,在较早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应用较多,但长期运营后,该类道床出现轨枕吊空、轨距变化大及减振效果降低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轨道稳定性及运营安全。以武汉地铁1号线弹性短轨枕轨道改造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总结和方案优化,认为采取换铺轨枕和更换新扣件的改造方法,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基础上,可有效解决上述病害。其结论可为同类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振动及噪声,武汉地铁1号线使用弹性短轨枕轨道形式,但这种轨道形式在长时间的运营后出现了轨枕-套靴-道床之间剥离、间隙扩大、轨枕空吊、轨距变化大、减振量下降、短轨枕破裂等现象,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轨道状态较差路段的钢轨、轨枕变形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弹性短轨枕轨道病害总结出轨枕更换、空吊整治、减振方式改造3种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5.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论述轨道主要部件的功用、受力特点及其与运营条件的匹配关系,对各型钢轨、轨枕、扣件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7.
在运营的无砟轨道线路上调查发现,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预制轨枕与现浇道床板接触面间出现裂缝和道床板面混凝土掉块.本文分析了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松动的原因,通过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松动轨枕在修复前后钢轨、轨枕、道床板的垂向位移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松动轨枕修复后,钢轨、轨枕的垂向位移及加速度均明显减小,轨枕纵横向翻转幅度也明显减小,修复前后道床板的加速度变化较小.及时修复轨枕块松动应作为该类型无砟轨道日常养护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技术的发展是铁路轨道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梳理总结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总结成果和现场运营经验,提出了轨枕未来技术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现场总体使用情况良好,能够满足运营条件的要求。目前,我国轨枕总体水平较高,但在以下方向仍需深入研究:设计技术方面,需要与制造相结合,并与轨道结构整体设计相结合协同研究;制造技术方面,需要从长模流水机组法的改进优化和短模流水机组法的研发两个方向整体提升,同时不断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控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行业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与高架桥上无碴轨道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秦沈客运专线运营条件为基础,建立了包括高速列车-板式轨道-桥梁,高速列车-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桥梁的两种车线桥系统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高速列车以200km/h,250km/h、300km/h速度通过高架桥上板式轨道及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时机车车辆,无碴轨道及桥梁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纵向轨枕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制造出能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及运营,达到具有一定减振降噪要求的轨道系统,应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并通过工程示范应用,从而达到纵向轨枕的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形成新型轨道系统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系列标准,成为今后地铁建设减振降噪技术的新型产品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穿越活动断层区域采用的宽枕板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为验证宽枕板的制造、吊运及其力学特性满足工程需求,对宽枕板进行试制及试验研究。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结构设计宽枕板,并制定宽枕板试制工艺及型式尺寸检验要求,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静载试验的检验荷载并进行宽枕板静载抗裂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设计生产工艺制造的宽枕板,其制造误差可以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吊运方便且稳定,可以满足工程需求,其静载抗裂特性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高架桥标准梁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一期工程为国内首条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 ,采用无碴、刚性轨下基础和无缝线路 ,其桥梁结构设计比之公路、铁路桥梁有其特殊性。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着重介绍标准梁跨的设计 ,并提出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联锁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轨旁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采集与安全联锁控制.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阐述基于无线通信移动闭塞制式的正线计算机联锁子系统的设备组成、功能实现、工作原理、软件类型和接口连接设计技术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软硬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西北端终点城北站距太仓市陆渡镇仅6.5 km.11号线若延伸至太仓,将有力推动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并使太仓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配角,成为上海的卫星城和世博圈成员之一;也可满足上海打造人文轨道交通的需要,增强上海的辐射、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联动发展.目前,太仓已具有全方位接轨上海的坚实基础.延伸6.5 km线路,即可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可谓事半功倍.建议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江苏太仓.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在武广客运专线长沙南站交汇,设轨道交通长沙南站站,2号线和3号线路走向及线间关系有多种方案组合。从换乘便利性、投资经济性、工程可实施性、功能转换灵活性等方面,对轨道交通长沙南站站车站布局型式进行方案研究,从而推荐近远结合的综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的特点,并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所采用的车辆、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形式为原型建立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同样的计算条件下,通过与ADAMS中的铁路分析模块ADAMS/Rail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文中以线路设计参数中的缓和曲线和超高为例,分别仿真了横向位移、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振动特征量在不同线路设计参数情况下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尤其针对幅值及趋势变化,并对照传统计算方法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取值,给出了针对广州市直线电机轨道交通4号线的线路设计参数建议值。可以得到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偏于安全的结论,与采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方式可以更好通过小半径曲线和较大坡度线路相吻合,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在确定合理线路设计参数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桥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上进行的现场噪声测试,对比分析列车通过梯形轨枕轨道和簿通板式轨道时桥梁附近的噪声,研究梯形轨枕轨道的噪声频谱特性及随列车速度变化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梯形轨枕轨道的降噪能力明显优于普通板式轨道,从时域看,噪卢随符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足梯形轨枕轨道的噪声值比普通板式轨道低;...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简述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车辆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车辆的牵引方式和系统结构,并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蓄电池牵引集成技术及其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车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橡胶复合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21标段在减振要求较高地段采用了橡胶复合弹簧浮置板轨道。通过橡胶复合弹簧浮置板轨道的施工,开发总结出了从基底处理、底板安装、隔离层施工到浮置板顶升及轨道调整的全过程施工技术,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橡胶复合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可以作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终端 ,一般均设置了滑动式缓冲挡车器 ,这种挡车器虽然结构简单 ,但明显的不足之处是要有一定的摩阻滑动距离 ,因此设备占用线路的长度相应较长。而在地铁中每延长米隧道的综合造价较高 ,如能缩短挡车器的设备长度 ,也就相应节约了地铁的造价。采用液压油缸开发地下铁道液压缓冲挡车器 ,不但工作性能平稳 ,而且设备长度较短。该项目已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通过 ,并推广至上海市轨道交通 4号线等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