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某铁路桥拆除的病害板梁,采用了锚固端使用钢锚座施工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介绍了加固过程。通过对加固前、加固后的静载试验、疲劳试验,分析证明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板梁的承载能力,且板梁经加固后性能稳定,验证了利用体外预应力法对板梁进行加固的可靠性,为类似工程的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国内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应力损失的试验研究,主要分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梁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分别综述了预应力碳纤维板放张瞬间、锚固端滑移、碳纤维板徐变等情况下预应力损失大小及作用时间,并考察了预应力水平高低和钢筋混凝土开槽情况对预应力损失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使用碳纤维板加固桥梁往往会出现碳纤维板力学性能利用不足导致加固效果不明显,必须要改进碳纤维板的锚固方式来提高加固效果。通过分析加固原理及其预应力损失原因,设计出一套具有多个张拉端并且同时可以张拉多层碳纤维板的锚固设备来锚固碳纤维板。通过对比疲劳荷载试验数据,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多张拉端的锚固设备比使用普通的单张拉锚固设备的碳纤维板预应力损失减少约22.98%。使用改进的多张拉端锚固设备锚固碳纤维板来加固桥梁,可以有效提升桥梁的加固效果,提升碳纤维板的使用效率,具有较大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的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为了解其在张拉过程中的应力状态,确定预应力损失值,以某旧桥拆除的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在跨中、四分点及支点附近碳纤维板上下表面布置电阻式应变片,测量其在张拉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碳纤维板张拉后应变在较短时间完成衰减并维持稳定,除个别异常测点外,其余测点预应力损失均在5%以内,A碳板、B碳板、C碳板平均应力损失分别为2. 55%、2. 75%、3. 04%,预应力损失较小,张拉效果良好;且沿碳纤维板横向各测点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采用波形锚加持锚固碳板时传力均匀可靠,锚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连云港盐灌船闸下游软土堤岸航道支护工程采用预应力桩锚支护+ 支护体后侧粉喷桩局部加固的支护体系。采用数值分析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支护体后侧粉喷桩局部加固后堤岸预应力桩锚支护体系变形受力特性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进行验证,探讨桩径、锚固深度、锚固力及桩体抗弯刚度等因素对桩身变形和弯矩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体嵌固深度的增加有效地控制了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弯矩,随着锚索锚固力的增加,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小,但弯矩增大;桩径和桩体抗弯刚度变化对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普通预应力锚索的常见破坏模式是钢绞线与注浆体脱黏,为防止该类破坏模式的发生并增强内锚固段的锚固能力,将结构工程中的压花锚引入到岩土锚固工程中并进行较大改进,设计8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基注浆体,将压花锚、普通锚锚固在中风化砂岩中,通过抗拔试验获得岩锚的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结果表明:压花结构在注浆体里产生楔形效应,导致压花锚的荷载传递机理与普通锚不同,其承载强度显著高于对应的普通锚,降低了岩锚承载强度对内锚固段长度及注浆体力学性能改变的敏感性。压花锚的上述特性有利于提高锚固工程筋材的利用效率,减少用锚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增强锚固系统的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下)承式拱桥吊杆越来越多的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群锚锚固体系。从预应力群锚锚固原理分析,预应力群锚锚具在非预应力结构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是采取工艺措施,以防止锚具尖劈效应失效的滑锚和吊杆振动发生弹性闪动而产生的退锚。  相似文献   

8.
基于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的斜拉索和主梁的锚固采用拉板式的锚固方式,大部分板件为厚钢板,锚拉板各板件之间各焊缝进行了焊接应力消除工艺,对消除应力后的焊缝进行了各项试验检测。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及SPSS分析软件,判断焊缝的试验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规律;采用概率的置信区判断焊缝是否达到相关的力学性能要求,确保斜拉桥主梁与锚拉板焊缝连接的安全和传力的可靠。  相似文献   

9.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是治理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由被加固土体、预应力锚杆(索)、锚钉和砼格构梁组成,锚钉使松散滑坡土成为一个准刚性体。预应力锚杆(索)则将此准刚性滑坡体锚固于稳定基岩中,使整个结构抵抗上部传来的土压力和其他附加荷载。笔者对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在治理滑坡或欠稳定斜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钉锚复合抗滑结构是治理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由被加固土体、预应力锚杆(索)、锚钉和砼格构梁组成,锚钉使松散滑坡土成为一个准刚性体.预应力锚杆(索)则将此准刚性滑坡体锚固于稳定基岩中,使整个结构抵抗上部传来的土压力和其他附加荷载.笔者对钉锚复合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在治理滑坡或欠稳定斜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桥梁锚固体系进行了概述,同时从摩擦系数、锚合角度以及接触高度方面探讨了公路桥梁锚固体系中锚板安全性能影响参数,并研究了锚固体系中锚板参数设计,从锚板外观质量控制、硬度控制以及性能控制方面提出了锚板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公路桥梁锚固体系中锚板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确保锚固体系的锚固性能,推动我国公路桥梁锚固体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某实验桥是一座简支T形桥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该桥已有40多年使用历史,现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以增加其荷载重量.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碳纤维板以及外部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对其进行加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外部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是有效的,并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安康水电站表孔预应力闸墩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安康水电站表孔预应力闸墩为实例,对锚索锚固部位进行了研究,提出“深槽+锚孔”结构,较原设计方案节省约50%锚索,同时方便了施工,为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预应力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对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锚板的几何尺寸、锚夹具的硬度、钢绞线等对预应力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及中心试验室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彭涛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3):106-109
为探究钢锚箱式锚固结构弹塑性力学行为,以某中承式吊杆拱系梁锚固区钢锚箱为工程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局部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弹性状态和极限状态下钢锚箱主要板件的受力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弹性状态下,钢锚箱支撑板主要受力表现为面外受弯,最大正应力为-180 MPa,内外侧加劲板在锚下区域有轻微应力集中现象,承压板受力复杂,空间弯曲现象较为明显,应力峰值达260 MPa;在极限状态下,支撑板大部分区域达到屈服状态,塑性应变发展较快,承压板与腹板焊接位置也出现局部屈服,内外侧加劲板除锚下区域达到屈服外,其余大部分位置仍然处于弹性阶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桥梁病害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结合荷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该桥存在预应力损失现象,承载能力也有所下降。结合桥梁结构受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病害提出两种主动加固方案。通过加固前后计算结果可知,两种方案能够提高原结构安全储备,并从技术与经济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推荐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案,并对最终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李家峡双滑面岩质边坡,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对预应力群锚加固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预应力对岩体应力状态的改善,锚索预应力随计算时步的变化情况,锚索锚力以及锚索失效对其他锚索以及边坡稳定性影响3个方面阐述了群锚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多根预应力锚索作用下,单根锚索压应力集中区相互叠加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压缩带,群锚效应抑制了边坡体的大变形,可使边坡整体性加强;由一级坡第一排锚索的预应力值变化规律可知锚索张拉会对相邻锚索预应力有一定影响;锚索锚力改变,对相邻锚索的影响较小,同时对增强锚固力作用不大;部分锚索失效,会引起锚索承担的荷载在群锚中发生转移,从而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湛江海湾大桥锚拉板式索梁锚固区疲劳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评估湛江海湾大桥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关键构造细节的疲劳性能,对该结构进行了足尺模型疲劳试验.为指导疲劳试验,了解结构受力特性,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锚拉板与锚拉筒之间的连接焊缝下端部应力集中明显,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该区域;在设计疲劳荷载作用下,该结构关键构造细节处均未发现疲劳裂纹,结构疲劳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某特大桥钢桁拱采用斜拉扣挂法悬臂拼装,缆索吊机的锚索锚碇在前期工作过程中,预埋锚固钢筋出现断裂现象,经分析为锚座群锚锚筋受力不均所致。通过锚固力损失试验研究,获得了精轧螺纹钢筋群锚受力状态,可指导后续锚碇加固施工,确保缆索吊机及扣挂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提出预应力箱梁桥设计中群锚锚固区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参数化分析,对群锚同心锚锚固区的劈裂力进行的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对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