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解决铁路集装箱运输时效性差等问题,建立铁路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明确该系统"客运化组织、独立班列运输"的设计思想,分析系统的三级站点运输网络,并确定三级站点间集装箱集疏运基本架构,提出定期直达集装箱班列、专运直达集装箱班列、直通集装箱班列、沿途装卸集装箱班列和小运转集装箱列车等5种适合我国铁路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的班列运输组织方式,并分析各种集装箱班列的运输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路18个集装箱中心站、33个专办站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完成,铁路将形成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研究集装箱中心站和专办站间班列开行方案,对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的影响因素及集装箱班列开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部求解的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广州的集装箱运输为例,研究集装箱中心站和专办站的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3.
魏然  孙金平  迟骋 《铁道货运》2012,30(10):42-46
冷藏集装箱对运输时限和速度有较高的要求,在分析特快、快速、普快3种快运货物班列运输的基础上,从运行径路、作业站点、车辆连挂等方面,研究了特快、快速货物班列加挂冷藏集装箱车辆运输组织模式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时间效益分析,提出快速货物班列加挂冷藏集装箱车辆的接驳方式,为铁路优化冷藏集装箱运输组织和快运货物班列产品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京沪双层集装箱班列运输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铁路集装箱现代化运输的代表,双层集装箱班列的开行有效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的紧张,提高了集装箱运输效率。通过对国外双层集装箱班列的研究,对京沪双层集装箱班列运输现状进行分析,从开展全程物流服务、改变定价方式及推广业务网络办理等方面提出京沪双层集装箱班列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利用图示说明我国开行铁路集装箱中转接续班列的思路,从集装箱中转接续班列的开行条件、班列编成辆数、集装箱在办理站的中转停留时间等方面对开行集装箱中转接续班列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举例阐述了集装箱中转接续班列的始发终到时间制定,最后简要说明集装箱中转接续班列的运输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开行铁路集装箱中转"五定"班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钢 《铁道货运》2005,(9):18-21
介绍了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阐述了开行铁路集装箱中转“五定”班列的思路,通过分析集装箱集结时间和在办理站的中转停留时间、箱流量、班列运行径路选择以及班列编组箱数等相关影响因素,对开行集装箱中转“五定”班列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给出了集装箱中转“五定”班列运输组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杨敬 《铁道货运》2010,28(8):42-44
分析重庆—深圳铁路集装箱五定班列开行的意义,介绍了重庆—深圳铁路集装箱五定班列货源组织情况及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模式,并就铁路集装箱班列开行过程中加强铁路与客户的及时沟通、提升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的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时,铁路将新开16对集装箱快运班列,并在浙赣线、陇海线郑徐段增开2对双层集装箱班列。铁路将安排更多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普通集装箱班列开行总数增幅超过60%。大能力、高效率的集装箱快运班列、双层集装箱班列将在铁路运输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闻     
集装箱快运班列将在我国大力开行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时,铁路将新开16对集装箱快运班列,并在浙赣线、陇海线郑徐段增开2对双层集装箱班列。铁路将安排更多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普通集装箱班列开行总数增幅超过60%。大能力、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分公司班列组织开行情况的分析,介绍其通过提高货源吸引力、集中配置班列资源、扩大班列宣传力度等措施和办法促进集装箱班列的开行,并对金融危机中如何以集装箱班列为载体,促进集装箱运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开行的伊利、蒙牛企业集团的液态奶集装箱班列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液态奶集装箱班列开行情况的基础上,对液态奶集装箱班列目前的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调整经营战略、提供综合物流服务、运用灵活价格策略、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翀宇 《铁道货运》2011,29(1):27-31,0
通过对我国集装箱班列运量发展状况和经营模式特点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集装箱班列经营及贷源组织中存在经营模式单一、贷源不足、班列开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为充分发挥集装箱班列运输的优势,提出发展海铁联运班列和国际联运班列等贷源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德胜 《铁道货运》2007,(10):35-38
对江岸—广州地区集装箱班列进行调研分析,阐述集装箱班列在体现主体突出、促进运输市场化进程和资源合理配置、拓展运输产品范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对班列战略实施、货源组织形式、班列运行质量和效率,以及班列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铁道车辆》2007,45(2):22-22
从铁道部获悉,第6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时,铁路将新开16对集装箱快运班列,并在浙赣线、陇海线郑徐段增开2对双层集装箱班列。铁路将安排更多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普通集装箱班列开行总数增幅超过6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健全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安全隐患库,对集装箱装运的货物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中欧班列货物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箱体质量不良、货物品名填写不规范、箱内货物装载不良等.隐患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欧班列出口货物运量大幅增长,班列的新客户大量增加,客户对铁路安全规定不熟悉,客户装运中欧班列货物所使用的集装箱...  相似文献   

16.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系统对于改善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效率和提升铁路在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客运化系统中,集装箱班列的停站方案与运行图是班列运输组织计划的核心内容,前者确定各班列的停站模式,后者确定班列在各车站的出发与到达时间,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服务质量。因此,为提升运输组织计划编制效率,有必要在基于铁路通道的运营环境下,研究考虑不同运行区段的集装箱客运化班列停站方案与运行图协同优化问题。在满足箱流需求与符合列车运力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集装箱至列车的分配,将列车停站方案约束嵌入到列车运行图编制过程中,一方面使得停站方案与箱流分配方案相协调,另一方面保证列车在站停留时间能满足集装箱装卸作业的要求。以总列车停站时间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货物运到期限、车站到发线资源的分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以及列车停站时间等约束,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借助优化求解器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实际中欧班列通道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客运化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网络运输的优势,在仅牺牲部分列车能力利用率的前提下,具有列车开行频率高、运输集装箱数量多以及运到期限...  相似文献   

17.
依据铁路运输生产实际,充分考虑集装箱货物与集装箱班列在时间和数量方面的匹配关系,以集装箱货物在集装箱办理站的总停留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集装箱货物装车唯一性、班列编成箱数、作业时间和发车间隔为约束条件,构建铁路集装箱班列始发时刻优化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由随机产生和"先到先服务"方案结合的方法生成初始种群,并运用启发式策略修复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可行解。以胶州-黄岛之间的铁路集装箱班列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利用模型及算法得到的集装箱班列始发时刻与集装箱货物的数量、到达时间分布之间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使集装箱在办理站停留时间最短,制定的班列开行计划响应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8.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时,铁路货运方面将大力开行集装箱快运班列。大能力、高效率的集装箱快运班列、双层集装箱班列将在铁路运输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今后构建集装箱中心站、开行枢纽之间的集装箱班列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铁路枢纽内部集装箱货流向集装箱中心站输送的若干方案,并且进行了消耗箱小时和货车费用的分析,以满足今后开行枢纽之间集装箱班列的货流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美国、德国铁路货运系统特点和适用条件,分析我国铁路货运系统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铁路快运货物运输系统——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该系统根据集装箱便于装卸的特点,让集装箱像旅客一样直接在车站站台候车。始发或经停班列在临近站台到发线(装卸线)停车后,通过正面吊或门吊直接装卸集装箱,作业完成后直接发车。新型系统在既有线基础上构建3级集装箱节点,实现了集装箱运输旅客化、网络化、班列车底固定化、集装箱设备设施前置化、集装箱运输时间快捷化、集装箱托运客票化、货物运输物流化。运输组织脱离编组站,变车流组织为箱流组织,变车流接续为列流接续,能够满足规划型的行车组织要求,保证货物送达期限。该系统可为开展零担、行包等快运业务客运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