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中通混合动力客车研发、试验和试运行,介绍了串联混合动力客车的技术路线、研发流程、参数配置、试验方法和提高经济性指标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
路智军 《驾驶园》2010,(11):42-43
10月18日,由恒通客车举办的以“恒通新能源,畅通新重庆”为主题的“恒进客车,重庆公交首批50辆气电混合动力客车运营100天暨纯电动客车新品发布会”在重庆举行。发布会上,恒通客车全新研发的纯电动客车精彩亮相,这是恒通客车在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上继气电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之后正式向纯电动客车市场进军。  相似文献   

3.
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混合动力客车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现状,分析串联式汽车混合动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综合介绍国内混合动力客车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混合动力客车的概念和原理,重点阐述了DD6129CHEV1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结构、参数及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商用车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相关事项 600066 宇通客车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但整体水平仍较中通有一定差距. 600686 金龙汽车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但整体水平仍较中通有一定差距. 600166 福田汽车北京和广州公交集团合计已向其订购1000辆以上混合动力客车,成为国内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公司. 600458 时代新材其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技术也属国内领先水平. 000957 中通客车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均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客车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串联混合动力客车两代研发和国家科技部"‘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课题指南分析,结合国家客车标准化体系和混合动力汽车标准化体系指标,构建新型串联混合动力客车开发目标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宁波吉江公司开发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过程,介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研发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混合动力客车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混合动力客车开发应用前景,提出新型混合动力客车研发及产业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难点、创新点及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种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成选型匹配及整车控制策略制定等研发活动的分析,提出一种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宣 《驾驶园》2012,(11):35-35
近日,安凯客车与美国EDI公司合作的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7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并被科技部列入2012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该款客车的平均节油率≥40%,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线路公交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排队现象严重,站点延误大,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分析了不同停靠组织形式和不同主辅站设置类型对公交运营效率的影响。运用Vissim对3泊位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的顺序停靠组织和不同组合的划线停靠组织分别进行仿真研究,从公交延误、车辆总延误、行程时间以及通过车辆数4个方面对不同停靠组织形式在不同条件下的交通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得到不同形式公交停靠站的最佳停靠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组合型式的6泊位主辅站停靠组织进行仿真评价,得到了最优的主辅站设置类型。仿真结果表明:对3泊位公交停靠站采用直线式停靠站,总延误平均降低38.4%,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总延误平均降低40.6%;对6泊位主辅站采用双港串联设置,总延误降低22.8%。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公交实际运营出现的调度方式单一、车辆配合度较差、串车等问题,降低公交运行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提出一种考虑乘客动态需求的调度模型,采用自动驾驶环境下的公交运营方式,结合站点实际乘客需求调配车辆,实现了公交车辆利用程度最大和乘客总体等待时间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提出的自动驾驶公交调度方法,获取了乘客个体的实时出行需求,同时实现了对车头时距的调控。在模型求解方面,选取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最终获得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精确解。以北京公交300路快车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公交实际运营数据中提取多项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求解,得到自动驾驶条件下公交运行时刻表、乘客等待时间、公交承载量、站点上车乘客人数等多项运营指标。通过与公交实际运营状态的对比,论证了采用自动驾驶公交对于改善公交运营现状的可行性。最后将优化结果与公交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驾驶车辆投入公交运营,能够缓解串车问题,同一线路上公交车的载客量分布更为均衡,在同一断面的客流与车头时距的不均衡程度均有所降低;同时高峰时段发车数量减少了20%,公交车的平均承载量提高了21.7%,车辆平均间隔缩短了29.9%。  相似文献   

13.
王文 《汽车技术》2004,(6):37-39
CAN BUS系统由1个控制器、1个收发器、2个数据传输终端和2条传输线组成。介绍了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国产奥迪轿车最多有3条总线,即驱动总线、舒适总线和信息娱乐总线。介绍了该车CAN BUS线束的维修,驱动总线和舒适总线的波形。  相似文献   

14.
客车车架结构型式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客车车架结构型式和相应的客车,对车架结构型式进行分类,研究了客车车架的技术发展。并总结了各种结构型式的特点.研究了客车车架结构型式与客车用途及布置型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的混合动力公交车示范运营及其节能环保效应进行了详细说明,为混合动力公交评价研究及我国混合动力公交车示范运营提供参考。随着重型混合动力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混合动力公交车成本的不断降低,混合动力公交车必将实现产业化,同时也将推动混合动力技术在轿车及其他车型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公交优先"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而公交专用道是最重要的公交优先路权保障措施。该文对公交专用道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杭州市公交专用道体系设置为例,在大城市公交专用道的体系构建流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交专用道的相关配套设施实施建议,旨在说明公交专用道体系建设时,须同步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等配套设施,方可发挥公交专用道体系的规模效应,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分析我国公交的发展,指出在我国发展公交的道路上缺乏对公交通行能力这一重要指标的思考,提出研究公交通行能力来解决我国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公交(包括公交车辆和公交乘客)通行能力模型。然后以北京中关村大街的公交专用道为实例,从公交通行能力方面分析该段道路公交车拥堵、混乱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道路中公交进出直线式与港湾式停靠站对外侧车道通行能力产生影响的问题,运用排队论与间隙接受理论相关成果,分别建立了直线式、港湾式排队无溢出及港湾式排队有溢出3种情况下公交进出停靠站对外侧车道的影响时间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公交出站延误及站点服务强度作为约束条件,推导出外侧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给出设置条件;对仿真模拟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给出了不同公交到达率下3种模式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范围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为城市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CAN总线技术在中通客车上的应用状况,探讨中通传统客车及新能源客车的总线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无公交专用道交叉口情况下,根据公交车到达检测器时刻、检测器布设位置及交通流量等参数,预测出公交车前方车辆数及车辆消散时间,以公交车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公交优先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模型.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为公交车准确提供优先配时方案,有效减少了无公交专用道交叉口的公交车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