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及控制策略;并且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设计方法。在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组成部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imulink与carsim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助力特性较好地协调了转向轻便性和路感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电动助力转向是汽车动力转向的新技术与新结构,助力控制是电动且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着重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决策方法、电动机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对电动助力迥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柏青 《北京汽车》2013,(2):25-28,3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汽车转向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助力控制策略的选取在EPS中起关键性作用。根据简化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物理模型,建立转向系统和助力电动机相应的数学模型,选取转矩电流双闭环PID控制策略,建立了合适的助力特性曲线。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选取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提高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轻便性、跟随性和路感要求,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俊  张欣 《北京汽车》2006,(2):36-39,42
文中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以及控制策略,并且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助力性能是评价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助力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转向操作的安全性。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性为控制系统设计目标,将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与虚拟样机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创建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电一体化仿真模型。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所设计的PID控制算法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稳定性,仿真结果为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1.转向助力系统的维修按照动力源的不同,电控汽车的转向助力系统划分为液压助力、真空助力和电动助力等3种类型。现代轿车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电动助力。  相似文献   

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从扭矩传感器、电机、ECU等方面,论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硬件的发展趋势;从舒适性功能、安全性功能方面,论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软件的发展趋势;从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可靠性方面,介绍了未来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9.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匹配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围绕助力特性、电动机及扭矩传感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设计问题。通过分析典型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的特点,指出助力特性与车型的匹配原则;针对电动机的布置位置与特性参数,讨论电动机的匹配问题;对扭矩传感器着重分析其类型与参数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举例说明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设计过程,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安华 《驾驶园》2010,(1):74-76
三、电液助力转向系统 与前两种转向系统不同.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助力特性在工作时可以改变.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目前汽车上应用最多的是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建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动态模型,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EPS系统的功率驱动电路的两种驱动方式,分析了全桥、半桥功率驱动原理,推导出平均电流表达式,并依此设计了全桥、半桥切换器。根据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EPS系统中助力电机的模型,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滑模控制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克服了传统控制器不能很好解决系统中的非线性的问题,使得EPS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邱琪 《上海汽车》2014,(4):21-24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现状,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的结构、原理及国产化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国产化实施策略,及其对产品开发、工业化及供应链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子控制液压动力转向技术是通过对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器的控制阀进行改造,增加一套通过电子控制的电动旁通阀,根据车速和方向盘的转角,控制进入转向器工作缸的助力油,从而改善车辆在高速时转向器的助力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控制液压助力转向器的组成﹑原理及特点,及其在混合动力客车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蒲永峰 《汽车技术》2007,(12):49-52
介绍了景程轿车可变作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该系统的常见故障,包括系统电压不正常故障、车速信号故障、控制模块故障、电磁执行器故障、警告灯常亮故障、警告灯不能点亮故障、助力作用力始终最大及助力作用力不足故障,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故障诊断、排除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增程式电动车多能源能量分配控制策略。针对整车动力系统结构,设计了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综合考虑动力电池SOC和驱动电机需求功率,计算辅助动力单元最佳输出功率,实现能量分配策略。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军用电站的电磁屏蔽设计进行了某些探讨,分析了电站在电磁屏蔽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关键因素和相应的一些解决办法,为电站屏蔽设计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介绍了其主要硬件电路模块的组成和软件总体设计,并对所设计的EPS控制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助力转向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月标电流,实现闭环助力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速公路小功率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分析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供电电源的实际案例,同时提出一些完善和推广应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系统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详细阐述了飞度轿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从故障码读取、故障码消除和控制系统线路检测等方面,介绍了飞度轿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