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随着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化,来自不同同家、不同地区、不同资本类型的国际海上运输和辅助服务企业集聚上海.总数超过1000家,其中,国际航运相关的外资机构达到250家。  相似文献   

2.
胡海艳 《水运工程》2006,(8):19-20,25
外资解禁以后,外资物流企业可以在我国独立经营,这将给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中小物流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05年全面履行WTO的承诺,允许外资在我国设立全资公司,国内货代业面临严峻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原有货代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对中型货代企业的出路进行具体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随机前沿分析框架下,对2005~2015年14个省市船舶工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对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面板单位根法对船舶工业技术效率进行随机性收敛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在统计期内,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轻微下降趋势。外资依存度、外资与大规模船舶企业占比对船舶工业技术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从整体看,船舶工业技术效率随机性趋同存在,但划分区域后,东、中、西地区内部随机性趋同不存在。优化外资引进结构、提升大规模船舶企业占比、改进国有集体船舶企业体制机制等举措可进一步缩小地区差异和提升船舶工业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服务贸易业内资对外资开放,是中国加入WTO后不断推进与世界接轨的一项重要步骤。去年以来,领衔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航运、货代、船代等多个相关行业,正在放宽市场准入的“门槛”,吸引内资和外资的进入。记者获悉,船代市场放开仅一年多时间,我国船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有关方面透露,截至目前,我国船代企业已增加至500多家,从国有到中外合资,从股份制到由自然人直接投资成立的船舶代理企业,船代行业正在从过去单一的国有走向由外资、民营等多种成份组成  相似文献   

6.
上海北外滩航运商贸区将建成航运产业发展的“头脑”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展的招商引资已成为“助推器”。据日前结束的“2004年虹口区经济洽谈会”统计,共有123家航运服务,流通、金融、投资等中外企业在本次洽谈会上达成投资意向,注册资金共12.8亿元,合同外资108亿美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到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中的税务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明龙 《中国水运》2007,5(6):161-162
本文从企业选择并购目标、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等角度阐述,企业的并购活动,应该须重视税收筹划,以降低并购重组成本、减轻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8.
无船承运人与货代企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底,外资船公司单方面宣布降低甚至取消我国货代企业的佣金,此举在货代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9.
3国有港口企业的应对策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有港口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要充分利用国有港口企业用地无偿划拨和岸线免费使用的优势,抢占先机,在外资大举进军国内港口业之前迅速扩大码头规模,增强港口配套产业的实力,发挥配套产业对港口主业的支持作用,形成在本港的综合规模优势。土地和岸线的无偿使用可以保证国有港口企业在日后与外资码头企业展开价格战时处于有利位置。低成本支撑下的低价格策略,不仅可以让成本高昂的外资码头无利可图,而且可以抑制那些大的国际航运公司投资经营码头的欲望,这是防止新的投资者进入本地港口业的一个很有效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2002年5月28日,从外经贸部传出消息:关于外资并购国企的政策草案已拟就,正式文件有望在年底颁布。这一消息无疑使外资持股重点国有企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外资并购与重组也渐渐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1.
王伟 《集装箱化》2003,(8):31-33
2002年底,外资船公司单方面宣布降低甚至取消我国货代企业的佣金,此举在货代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联想到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入世后一年放开外商进入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领域控股权,四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子公司;以及货代企业将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有理由认为我国的货代企业,今后几年内将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2006年年底向外资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标志着我国石油石化领域的全面开放。对于目前消费量占世界第三位的中国成品油市场来说,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开放将开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而像中燃这样专营成品油的企业来说,尤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深刻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入世将给港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然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海运辅助服务、港口服务等领域将进一步开放,港口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从厦门港来说,一方面,厦门与高雄、泉州等周边港口的竞争会更激烈,尤其是与泉州,两港地域相近、腹地相同、功能相似.另一方面,由于厦门港对外资开放较早,外资所占份额比其它兄弟港口稍大,外商会凭着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来加大市场份额并与中资企业展开竞争.厦门港务集团作为厦门港的骨干企业(也是国有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跨文化管理的经典理论,然后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分析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物流企业在管理上的困境,揭示其繁荣背后的劣势,为国内物流企业鼓起足够信心参与竞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外资加快进军中国物流业的一年,面对一大批实力强大的国际物流企业进驻,中国物流业如何选择自身发展空间。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我认为,要看清并顺应中国经济日趋开放的大方向,努力走融人世界物流格局的国际化道路,将是中国所有国有物流企业不可避免的抉择。  相似文献   

16.
吕航 《中国船检》2006,(7):54-59
今年是我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元年,外资独资的国际多式联运企业堂而皇之地成为我国市场的主流,本土物流业也在迅速地向国际运输“门到门”的模式转变。此前,割裂在公路运输、水运、空运、铁路运输业内的大小公司,将以集装箱为媒介,逐渐被全球级的多式联运体系整合,单一而传统的运输方式将有机地组成一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去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对外资物流独资经营全面解禁。我国物流企业在失去了政策保护伞后能否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已成为的一大趋势。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试从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意义、价值取向、具体的实体和程序法规则以及执行等几个方面阐述通过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加以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船用导航雷达》2005,(4):16-18
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知识和技术,采用新工艺、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开展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是企业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更新组合,以建立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以获得更多利润的过程。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金没有他们企业雄厚,技术力量没有他们强,产品技术水平也没有他们先进。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届时,国外大企业将大举进人中国,如果我国企业仍然还处在产品结构老化、成本高、效益差、新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缓慢这种状态,不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依我们目前的实力,在国外企业的角逐中很难逃脱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9.
订单式生产企业生产系统的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建模技术正成为用来提高企业性能的主要技术,企业信息模型适用于指导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率。本文以订单式生产企业为例,探讨了建立企业生产系统信息模型的过程,给出了生产系统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5,(11):21-21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的迅速增长,诱人的“蛋糕”不仅引来了通用、丰田等全球最为豪华的汽车生产军团。与此同时,荷兰TNT、挪威华伦威尔森等世界顶级的汽车物流巨头也纷纭而至。和其他领域的外资引进一样,这些物流巨头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同时又给我国物流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我国整车物流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