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软土地基中的桥头跳车问题,结合天然地基和CFG桩复合地基以及CFG桩联合泡沫混凝土地基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3种工况下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同时明确了CFG桩联合泡沫混凝土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有效性。天然地基工况下的最大工后沉降为22.5 cm,不符合规范要求,CFG复合地基的最大工后沉降为6.2 cm;天然地基工况的沉降最大值位于路基顶面,CFG桩复合地基工况位于地基与路基的交界面。采用泡沫混凝土进行台后15 m范围内的换填后,减小了台后的差异性沉降,15年后最大工后沉降为3.61 cm,有利于治理桥头跳车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具体的土质、地质情况,进行桥头引道路基沉降变形的理论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为桥台台后病害提出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妥善处理桥梁台后填土工后沉降,对保证结构安全,提高行车舒适度,降低养护费用,提高道路使用质量,节约工程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采用压力灌浆技术对桥台台后路基下沉病害处理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压力灌浆类型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跳车中的加固段长度时,若按规范计算常出现较大的偏差,原因是规范只考虑土工合成材料对台后填土的加筋作用,而未考虑到加固段在道路正常使用时还起到了对正常路基与桥台差异沉降的过渡作用。通过算例比较可以看出在考虑了加固段在道路正常使用时对正常路基与桥台差异沉降的过渡作用所得的结果更为合理。故在设计中应结合考虑土工合成材料对台后填土的加筋和加固段对差异沉降的过渡这2个方面的作用,更为合理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328国道绕城段,针对水泥路面较宽、桥台后填土较高、地质条件较差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难于控制等特点,提出了斜桥桥台台后渐变板的布置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高台背下的膨胀土地基,实现减小路基沉降、控制台背工后差异沉降、缓解台后跳车,一直以来就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介绍了一种新的方法———无砂砼小桩复合地基技术,通过桩土构成的复合土体、压力注浆对桩周土体产生的加固作用,使得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大加强;用其来处理高台背后较为狭小的空间及一定路段内的软弱路基,取得了明显的加固效果。还对无砂砼小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桥头跳车是由于桥涵两端台后路基与桥涵本身的不均匀沉降差造成的,其直接影响到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同时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故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桥头跳车是公路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在软土地区更易出现。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大多为后期施工,因与路基填筑不同步,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一旦出现结构物台后沉降,将严重影响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运输的加快,交通量的日益增长,高等级道路建设曰益增多.高等级公路的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较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桥头跳车是由于桥(涵)台后路基沉降造成与结构物的高差超过一定数值所引起的行车现象,已成为公路交通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与桥梁衔接时需特殊处理的地段)施工仍存在一些不足,造成公路桥梁过渡段存在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问题,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从桥梁设计、软土地基处理、台后填筑、台后防水排水、桥头特殊结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