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东北岛状多年冻土的冻土温度高、受地表植被及土质岩性和地表水影响大、分布面积小、冻土厚度薄等特征为依据,结合对已有的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的成果提炼后再创新,按预先融化冻土、控制冻土融化速率和保护冻土的路基设计原则,分别提出了冻土厚度小于2 m、大于2 m的路基设计技术方案,对东北岛状多年冻土区的公路路基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修筑公路,由于冻土土质、温度、水及荷载的作用引起应力场变化和重新分布,易使路基出现冻胀、翻浆、融沉等病害和桥涵出现冻胀隆起、融化下沉等病害。基于漠河—洛古河公路路基设计的实践,探讨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公路路基勘察手段、设计方法及工程中采取的措施,以有效减少多年冻土给公路建设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5.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214国道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大量调查资料,对路面病害的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了路面的单公里病害率和总病害率。120.675km水泥路面的总病害率为16.22%,202.325km沥青路面的总病害率为3.38%。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病害数量多,且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破碎板数目达到6472块;沥青路面沉陷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结合调查结果,对214国道路面的病害进一步分类分析,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与冻土的关系,为今后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建设、养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广泛,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向边远地区推进,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多年冻土地质病害.文中分析新疆和田地区南部藏北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特点、多年冻土分布特点,以G216线民丰段为例,阐述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多年冻土路基及边坡处理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简要介绍了青藏线多年冻土的分布情况、涉及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详细论述了几种多半冻土路基工程的处理原则,并对部分路基施工后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原则与设计高度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公路是我国高原多年冻土区最具代表性的公路,从1973年交通部成立青藏公路科研组起,已经对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与路基设计高度等问题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路基设计原则与路基设计高度是困扰在多年冻土区进行公路勘察设计的工程师们的关键参数,也是保持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它不仅影响路基稳定性,对工程造价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就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原则与路基设计高度等问题的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漠北公路沿线各试验段不同冻土条件和工程措施下各层土体沉降变形状况,分析东北高纬度岛状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土层部位及其破坏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完成后早期路基变形较大,主要由工后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变形主要由原天然地面下季节活动层的沉降压缩变形等引起,由于运营时间较短,由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沉降变形很小。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暖季,在冷季(11月~次年6月)路基基本保持稳定,变形很小。路基整体变形状况与冻土含冰量、冻土地温有一定的关系。高温多年冻土区比低温多年冻土区变形大。 相似文献
16.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修筑技术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修筑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走过了50年的历程。从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修筑技术的回顾出发,系统总结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冻胀、融沉和纵向裂缝等主导病害的发育性状、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就基于多年冻土稳定的路基设计理论和面向调控的路基稳定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路基修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全面回顾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路基合理高度、路基中的水热力过程、路基稳定性及路基病害理论、路基病害的预防技术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保护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拟修建的铁路和早已投入使用的公路路基工程的修筑和使用实践 ,简要介绍了保护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仅供青藏铁路修筑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嫩林铁路多年冻土地带路基下沉病害原因,提出综合整治措施,对保温护道的设置进行了深入介绍。 相似文献
20.